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收藏>

书画鉴定的方法有什么

思行分享

  在收藏字画的时候你要学会对于书画的鉴定,具体的方要求你知道多少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书画鉴定的方法有什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书画鉴定的方法

  书画鉴定作为一门学问,属于美术史,主要是中国美术史的范畴。但它涉及的面却相当之广:文学、历史、建筑、服饰、风俗、地理,都是研究书画鉴定必不可少的参照。可以说,它是综合了多门学科的一种边缘学科。书画鉴定要注意哪些问题?

  书画鉴定的目的,主要是为美术史学、博物馆学的研究服务。美术史不单是关于美术的文字记载的历史,更是美术作品流传的历史。比起文字记载来,美术作品是更直观、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但自从有了美术作品,也就有了美术作品的作伪。因此,对书画进行鉴定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书画鉴定的对象,是指已故书画家手书、手绘在纸、绢、绫等材质上的书画,如立轴、手卷、册页、扇面、镜心等,不包括壁画;书法里的碑帖、拓本,属于另外一门学问,启功、秦公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至于年画、书画复制品以及在世书画家的作品,不属于书画鉴定指向的范围。

  出土的书画,其年代基本一目了然,所以也没多少鉴定的必要。辽墓中出土的《深山会棋图》和《竹雀双兔图》,它们的年代应与墓的年代相近,即10世纪末到11世纪初之间。

  书画鉴定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辨定真伪,二是品定高下。前者是“鉴”,后者是“赏”。一件作品,它是否真实可靠,这是最重要的,否则即使再好,也没有意义。书画大师张大千不仅诗文书画俱佳,同时也是个作伪高手,生平所作历代书画的赝品数量相当可观,质量也很高。他作的石涛、徐渭等人的赝品更是得心应手、惟妙惟肖。连黄宾虹这样的大师也曾被他骗过。

  这一方面说明了张大千作伪水平之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书画鉴定之难。这还仅是现代人作伪的例子,古代高手所作的赝品,就更难鉴定了。

  因此,书画鉴定的任务,就是对传世书画作品还其本来面目:判定真伪、界定年代、证明伪作。

  书画鉴定基本上属于经验科学,一个人鉴定水平的高下,与他所接触过的书画真迹、他所掌握的书画知识以及相关知识成正比。就比如我们十分熟悉的一个人,你只要远远地听到他的一声咳嗽,就知道是他来了。同样道理,如果我们对于某个时代、某个书画家的作品看得比较多了,产生了一定的认识,总结出了一些特征。那末我们就可以触类旁通,对于这个书画家其他的作品,也能够识别它。

  书画鉴定之学,其历史也十分久远。鉴定是与收藏联系在一起的,中国最早对卷轴画的收藏,可远推到魏晋时期,此后,书画着录、笔记之类的书层出不穷。虽然没有正式命名为鉴定学之类,但其中包含了鉴定知识在内,只是还不成系统。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有一章“论鉴识、收藏、购求、观赏”,谈到通过服饰、建筑来鉴定书画年代的方法;宋代出现了一大批鉴藏家和书画鉴定着作,米芾的《书史》、《画史》就是其中的代表。

  到了明代,随着经济的发展,民间收藏之风很盛,出现了专门的民间收藏家,书画鉴藏着录、笔记大量出现。张丑在他所着的《清河书画舫》中,对“鉴定之学”作了较为深入的叙述:“鉴赏二意,本质不同”,指出了各种鉴赏的方法,认为应该先看精神、气质,再看有无皇家收藏记载,有无名人题跋;要买纸画,不要买绢画,因为“纸寿千年”。等等。

  到近现代,书画鉴定已逐渐成为一门专门的学问,20年代,已经有了面向公众的博物馆。许多学者参与到美术史,以及书画的研究中;从这以后,出现了一大批专业、系统的关于书画鉴定的着作,如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的《关于鉴别书画的问题》、张珩的《怎样鉴定书画》、王以坤的《书画鉴定简述》、以及谢稚柳的《鉴余杂稿》、徐邦达《书画鉴定概论》等。

  50年代以来,随着流入西方的中国古画逐渐增多,西方学者对中国书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用西方的方法,运用到中国书画、以中国书画鉴定的研究中,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书画鉴定方面,有几个代表性的人物,如方闻、高居翰(jams gahill)等人。

  解放以后,国家对文博事业十分重视。由于各博物馆收藏的书画不断增加,当时曾组织鉴定小组到各地进行鉴定工作,后因“”中断;1983年,由文化部成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在全国范围内,对现存的古画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查、鉴定并编印目录、图录及大型画册。

  随着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相对而言,古老的书画艺术,以及书画鉴定已经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远。一方面,社会的进步给书画鉴定工作带来许多便利;同时,社会情境、文化环境的改变使从事书画收藏、鉴定的人们需要更多的“定力”,付出更多的努力。

  大致说来,从事书画鉴定应注意如下一些问题:

  首先得熟悉中国美术史,熟悉渊源流派,这样才能从大的坐标里认识具体的书画家、作品。

  对历代书画家(可定为真迹)的作品的风格特点要有系统的认识。这是验证同一书画家其它作品的标尺。

  历代书画着录、笔记,有关书画家的传记、年谱以及其它相关的文史知识可有助于我们对古代书画作品进行更为精确的鉴定。着录书上就记载有一些常见的作为情况,例如:吴应卯常伪造祝允明的书法;朱朗是文徵明的学生,即以造文徵明的假字为业;至于王石谷,就常为王荦专造他的假画而苦恼。等等。

  如果对书画创作的方法、过程有很深的了解,无疑大大有益于书画鉴定。历代鉴定家、收藏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书画家,如近现代的吴湖帆、张大千以及启功、谢稚柳、徐邦达等人。

  最关键的是实践,从大量的鉴定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已故鉴定家刘九庵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大师。长时间鉴定实践中的观察、比较、分析、研究,才能逐渐获得鉴别门径。

  正确收藏书画的方法

  一看作品——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

  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才是衡量其价值的主要因素。这涉及到书画的三境界:景物境界、笔墨境界和人文境界。一幅作品本身对山川自然“象其物宜”的描绘,就是景物的境界。可以看到它的技法、景色之美、章法布局之妙。如果在景物的基础上,还有“笔精墨妙”的笔墨境界那就更好。中国的山水画以笔取气得其阳刚之美,以墨取晕得其阴柔之美。笔墨的精妙可生发气韵,气韵生动乃画之高境。书画作品的人文境界可以体现在题材、画旨、画趣、诗词题跋等方面。就像李可染《童趣》的题画诗“忽闻蟋蟀鸣,容易秋风起”,一句题跋使整个画境因之鲜活,渗透出一股田园诗般的质朴深情。

  二看书法——书法水平的高低

  老一辈艺术家张仃曾呼吁“守住中国画的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书法。书法表现在国画中,一是书法用笔,二是题跋书写的艺术美。中国画讲究书法用笔,“以书入画”是古代画家一直在实践和追求的。“骨法用笔”指的就是书法用笔。苏东坡、倪瓒、徐渭、黄宾虹等都是以书入画的高手。书法是一门需要长年累月练习的艺术,写书者要平心静气才行。同样的作品,题跋较长者比穷款者价值要高一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书画家的学术水平会影响他创作的深度和可持续度。理论指导实践,这也是古人要读万卷书的一个原因。通过阅读、创作与交流,久而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或是对艺术的独特视角,这对艺术家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这种知识还包括文学、史学、音乐、舞蹈、中医、太极等,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和深化创作内涵,作品才有格调。

  三看修养——综合修养

  人们常说“画如其人”、“书如其人”。画是人格的显现,人格是修养的结果。如果一个画家画得很好,修养也高,那他就一定是潜力股。综合修养的提高,需要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方面的知识,要融会贯通,并在情感生发之时,配合意象诉诸笔端,形成独特的面貌。

  名家与非名家,是衡量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的重要界限。在某种程度上,艺术品投资就是投资名家的作品。这里名家也分大名家和小名家。一些影响力和知名度特别大的书画家作品,虽然收益比较高,但投资成本也高。

  四看阅历——年龄结构

  评论家在赞扬一些年龄较大的艺术家时,常用到“人画俱老”、“人书俱老”的字眼。这是说书画家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对书画的理解,对笔墨精神的把握会更独到。这一点在中国画的写意画种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有些作品需要艺术家更多的精力,所以在画家年富力强的时候也是多出精品的时候。比如一些工笔画、油画、大构图的山水等。

  五看悠闲——画家的财富自由度

  古代舞文弄墨者多是士大夫文人,在悠闲中,弹素琴阅金经,陶身心养浩气,有大量的财富来保证其充裕的创作时间。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据说画了4年,这位大痴道人怀着对山水自然的崇拜和对友人的敬重,笔耕不辍,不遗余力,才有流芳千古的佳作产生。

  六看德行——画家的品德与人脉

  德高望重的人,大家都乐意接触,他们的书画作品也照样喜闻乐见。人品既高,画品不得不高。待人接物有风度,提携后进,自然人人敬重,就像齐白石、黄宾虹、启功、沈鹏等书画家。如此一来,有着高古情怀和澡雪精神的画家作品自然会受到欢迎。

  七看渠道——交易平台的选择

  书画收藏是文化,是学问,也是乐趣。然而鉴赏并非易事,鉴是指鉴别藏品的真伪、优劣,这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支持,而且需要学识修养,博览群书,广积资料和实际经验,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对于普通书画投资者来说,除了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外,专业的交易平台的选择是关键,能把收藏风险降到最低。

  看了“书画鉴定的方法有什么”的人还看了:

1.书画造假方式方法有哪些

2.书画造假常见方法及其特点

3.书画造假的方法

4.书画收藏的基础技巧

5.投资书画有什么看点

    1467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