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企业管理>企业管理>

2017如何做好企业应急管理工作

晓敏分享

  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工作的形式依然严峻,我们企业又是如何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呢?小编为你带来了“做好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相关知识。

  如何做好企业应急管理

  2015年2月28日,国家安监总局就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专门颁布第74号总局令,即《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该规定可以说是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行动指南,也是最低要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安全生产突发情况多,应急管理工作必须未雨绸缪才能及时应对。

  在安监总局74号令的基础上,刘洪亮先生用精彩的PPT为大家解析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如下,请大家认真学习。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一、必须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层层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责任体系。

  二、必须依法设置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

  三、必须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或与邻近专职救援队签订救援协议,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物资,危险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

  四、必须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相衔接的应急预案,重点岗位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五、必须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六、必须向从业人员告知作业岗位、场所危险因素和险情处置要点,高风险区域和重大危险源必须设立明显标识,并确保逃生通道畅通。

  七、必须落实从业人员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的权利。

  八、必须在险情或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做好先期处置,及时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并按规定立即如实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九、必须每年对应急投入、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工作进行总结评估。

  如何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当前,国家改革和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安全生产工作的形式依然严峻。基层应急管理机构成立时间较短,人员编制较少,应急装备水平较低。如何做好这一时期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我认为要克服困难,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借平台,大力开展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要充分利用地方“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宣传活动平台,向全社会深入宣传事故预防知识和应急救援知识。要借助安全监管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操作人员等培训班,宣传应急管理知识和应急操作技能,提升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

  二、严谨求实,定期开展应急资源普查工作。要精心组织,严谨细致,对本地区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器材、装备等情况进行定期普查登记,对变化情况进行及时进行更新,确保数据的详实、可靠。要摸清资源底数,建立活页台账,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高效的信息支持。

  三、协调有序,共同开展突发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指导建立本地区应急管理专家库,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指导。要与110、120等应急平台建立事故通报机制,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事故伤亡等情况,为领导重要决策提供依据。要与公安、煤炭、卫生等部门建立应急救援协同作战机制,确保在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能力得到最大发挥。

  四、严格审核,认真开展应急预案备案工作。要制定备案工作流程,严格审批程序,对企业要备案的应急预案要从合法性、完整性、可操作性等各个方面认真进行评审,经判定合格的要抓紧时间为企业办理备案手续,不合格的给企业说明原因及修改意见,为企业搞好服务。

  五、力求实效,切实抓好应急演练工作。要把抓好应急演练工作作为提升应急队伍应对突发事故能力的抓手,督促高危行业企业认真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对演练活动要高标准,严要求,力戒企业应急演练搞形式,走过场。要通过实战演练,切实提升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协调指挥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企业如何做好安全工作

  1、强化责任落实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全面的领导责任,分管领导负具体的领导责任。要强化安全生产的主动意识,由过去被动抓安全变为自我主动抓安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理念,充分认识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从高层管理人员到项目经理人员、现场操作人员,把安全责任落实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环节,形成人人抓安全的局面。

  企业各级安全管理机构要认真履行其监管职责;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落实主体责任的具体组织者;项目技术负责人、工长和安全员是施工现场安全措施的制定者,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现场仅靠几个安全员管理安全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动广大职工参与现场管理。控制自身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最大隐患,只有加强对人的安全教育,不断强化人的安全意识,提高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增强人的防范意识,规范和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行为,才能筑起牢固的安全生产的思想防线。

  单位领导要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负起责任,把“安全第一”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根据施工特点进行安全教育,针对不同工种和不同部位,告知他们本岗位存在哪些危险及危害因素,如何消除隐患,控制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企业应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现代安全管理对安全管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专业素质要求,他们不仅要组织开展风险防范工作,还必须了解本单位的施工生产,掌握并熟练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参与并指导,监督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具体实施,高素质的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变得越来越迫切。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把责任心强、具备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强、熟悉管理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安全管理岗位上来,让他们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4、强化施工现场管理

  企业生产施工现场是动态的,要结合施工现场环境,合理布置施工设备、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确保各项安全防护和用电设施到位,做到施工标牌化,材料堆放标准化、安全标志规范化、环境防治意识化、作业过程有序化,对施工机具和人的各种不安全行为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及时整改,认真排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对于检查出的问题,必须按照“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加大安全投入

  安全投入是企业和工人的“救命钱”,也是预防事故的最有力保障。安全投入减少,导致安全技术装备、防护设施不能到位,不安全因素不能及时消除,极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因此,要预防和杜绝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持续有效地进行安全投入。购买新设备时,必须同时购买与其配套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使之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维护、保养、检测应当作好记录。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操作人员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预防事故的发生。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管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工伤保险是劳动安全的“保护伞”,企业要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6、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

  安全生产工作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和各个生产环节的系统工程,安全不是单纯哪一个部门的工作,单靠某个部门的努力是绝对不行的。这就要求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在履行好自身职能的基础上,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如安全培训作为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手段,是一项涉及面广而又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也不应该由人力资源部单独完成。如果将安全工作看作是某个部门的事情,那么安全工作肯定做不好。

  7、 严格奖惩,增强员工爱岗敬业的责任心

  安全生产同时建立奖罚机制,目的在于奖勤罚赖、奖优罚劣。对那些提出重要建议,消除事故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要给予奖励。尤其对那些对认认真真、任劳任怨、在工地上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专兼职安全员,要给予必要的激励和奖励,使他们在安全管理的岗位干的更踏实、更有干劲。


猜你感兴趣:

1.2017如何做好企业应急管理

2.有关企业应急管理论文

3.企业应急管理九条规定

4.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纪要

5.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论文

6.2017年最新版企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7.应急管理学习心得3篇

    165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