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国学经典>

我心中的国学经典研读(2)

坤杰分享

  我心中的国学经典研读篇二

  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而国学经典,更是经典中的精萃,对中小学生倡导国学经典研读的意义在于:

  第一,能使我们的学生对祖国煌煌五千年文化有着更多的了解与掌握,更多的亲近与热爱。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是一个著名的礼仪之邦,有伟大的文人武将,有璀璨的文学成就,有古朴的民俗风情,有深刻的为人之道,有辉煌的曲折历史……可是,在追求“潮流”、“时尚”的今天,中小学生手中所及眼中所阅的只是一些或朦胧或搞笑的杂志小说,国学经典在他们心中缺失了应有的一席之位。对于祖国的灿烂文化,学生们只听说是博大精深,却不知道有哪些文化,不知道精深在哪,因此难有真正的敬仰与热爱之情。倡导国学经典的研读,就是给了他们一个了解和亲近中国文化的有效途径。

  第二,在中小学生中进行国学研读的实验,这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心灵雕塑的负责。中小学时代,正是一个人成长中特别关键的时期,他们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环境的原因,他们多数人心中容易接受的是新鲜迷离的现实:前卫怪异的仪表打扮、颓废懒惰的学习态度,散漫叛逆的生活作风等,他们追求歌星影星,浮躁而空虚。在这时让他们读读经典,他们在名篇佳句、锦绣华章的书香中熏陶浸染,既能感受汉字内涵之深厚,又能领悟人生哲理之睿智,这不正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心灵的雕塑吗?从长远来说,养成爱经典、读经典的好习惯,在一个人一生的学习工作和为人处世方面,都会蕴含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按照新课标的意思,语文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一般智力、社会文化常识和情感品质等五个基本要素。那么,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开发智力、积累社会文化和陶冶人格,则构成了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国学经典中包括了丰富的各方面内容,研读国学经典,无疑是培养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极好方法。

  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最基本的国学经典著作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唐诗》等,这些经典作品朗朗上口,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是不无裨益的:既可以使学生认读大量汉字,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锻炼良好口才,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熏陶学生的好气质、好品质。综合来说,熟读和感悟这些国学经典的中小学生,必将在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方面都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但是,国学经典并不是学生喜欢读的书,现在的人一般很少读国学经典。不读经的原因用朱自清的话就是“一般人往往望而生畏,结果是敬而远之”。因为很多人对经典读不懂,读不进去,自然也就不想读了,所以作为老师的应该首先去研读,然后好好地引导学生去研读。

  从一名老师的角度来说,国学经典研读的基本模式主要有有三种:一,专门课;二,在语文课中巧妙穿插;三,课外读。

  一、用专门课研读国学经典

  专门课上,老师应该有计划地安排教学的内容,用诵读、故事、说理等方式,说古论今,使学生理解经典。并适当开展一些诵读、讲故事的比赛等,使学生深入地体会经典。或者是一节专门的展示课,让学生把他们在课外阅读经典的收获用语言、图画、文字、歌唱等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分享,使读经逐渐成为学生们的一种爱好。但要强调的是,无论哪种形式,课堂上的朗朗书声是最重要的。

  二、在语文课中巧妙穿插、背诵国学经典。语文课是一个强大的阵地,可以涉及各科领域、综合各科知识,当然也可以巧妙插入对国学经典的研读

  方法一,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这个小阵地要求背诵规定的国学经典篇目,每次轮二至三人。

  方法二,在教学课文时,善于发现与国学经典联系的内容,从而引经据典,使读经与课文学习一举两得。比如说,《三字经》和《弟子规》就是语文课中可以经常联系到的内容。学习《小巷深处》时,由“母爱”这个主题可联系“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谈到对父母的正确态度时,可联系“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学习《最苦与最乐》时,可让学生背诵“昔仲尼 师项橐 古圣贤 尚勤学 赵中令 读鲁论 彼既仕 学且勤 披蒲编 削竹简 彼无书 且知勉 头悬梁 锥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如负薪 如挂角 身虽劳 犹苦卓……”这段,以便让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尽学生之责——“学习”时的苦与乐。

  方法三,要求在写作时恰当引用国学经典中的语句,让经典融入学生的思维中。好的句子用得多了,就像自己的名字一样,随时可以吟出口,从而陶冶性情,所以在作文训练中,一定要鼓励和要求学生会引用相关语句。

  三、指导学生课外研读国学经典

  首先,要做好学生读经典的动员工作,要求学生由平时的功利阅读向经典阅读转化。功利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放松或考试,可是经典阅读在长知识、开眼界、净心灵等方面有更大的功效。读书,有长远之效,一个人,读什么书,可反映出什么样的气质与修养,所以,要鼓励学生多读国学经典。还要要求学生由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转化,即要注重阅读意志的培养和磨练。国学经典读起来没有平时看的课外书这么容易懂这么轻松,所以要向学生讲明诵读的意义和作用,鼓励学生的意志阅读。同时,通过在课堂上开展比赛活动、展示活动,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效和深化学生阅读的成功体验,增强学生阅读的动力和兴趣。

  其实,要对学生进行国学经典阅读的方法指导,主要是“三读”方法的指导。“三读”即是“素读”、“泛读”、“精读”。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针对不同的经典内容,指导采用不同的读法。大力提倡“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其实是先记住经典的内容,记住之后,在以后的学习运用中反复背诵,自然就慢慢理解了。学生课外的精力时间有限,所以还要教会“泛读”,就是初步了解经典的内容,或者说读一遍,知其大概。之后就是“精读”,让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或者老师指定一些段落让学生反复读,弄清楚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

  动员工作和方法指导都落实之后,学生在课外可以汲到更多国学经典的营养。

  要指导学生学好国学经典,对老师有一定的要求。

  现在我们老师都是接受现代教育而成长起来的,受国学经典熏陶过的极少,真正喜欢和热爱国学经典的更少。所以,老师对在国学经典的研读方面,首先要思想重视,加强自身的意志阅读。

  其次,老师在给学生“一杯水”之前要先给自己“一桶水”。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要做足功夫,多读、多背,能随口引用、吟诵,多看一些评论性的文章,对经典内容力求有更多的理解和拓展。像易中天、于丹,讲经典之所以能成名,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对经典的独到见解。

  国学经典,是一份文化大餐,应有更多的老师与学生共同分享。只是,“吃”的方法,还需我们好好研究与探索。

  看了“我心中的国学经典研读”的人还看了:

1.我心中的国学经典作文

2.阅读国学经典读后感

3.读国学经典的思想感悟

4.国学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5.读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作文

6.阅读国学经典有感

7.国学经典阅读体会

249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