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国学书籍>

论语别裁读后感为政篇

坤杰分享

  论语中“为政”一词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显得特别遥远,感触也不是很多,但是却为解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不错的解题思路。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论语别裁读后感为政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论语别裁读后感为政篇篇一

  国学大师南怀瑾对《论语》的别解确实令人耳目一新。回想到初中年代初次接触《论语》一书,特别是《学而》一章,我一直只是机械地理解,但是此次经南怀瑾大师一点化,可谓是茅塞顿开,顿时生出无限的感叹出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前只是从字面上理解:“学习而能经常地复习,不是很愉悦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对自己不了解而不怨恨,不是君子的胸怀吗?” 可是南怀瑾大师却完全超脱了字面,敢于质疑自古以来沿用的朱熹的研究成果,强调回归原著,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品味《论语》。虽说《论语》是本古书,可是南怀瑾却将它巧妙得与时代接轨,读来朗朗上口。对于《论语别裁》,南怀瑾大师可谓用心良苦,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小学生到大学者,一个个恰到的鲜活的例子,犹如一剂剂催化剂,令人品味之余多了几分感慨。

  孔子的学问即是做人的学问,一点不错。南怀瑾大师仅就《学而》一章已经阐述了各个阶级,各种角色做人的道理。目前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在校大学生,也就就自己的生活谈几点感想吧。初入大学,我们仿佛笼中之鸟重获新生,自由得在空中翱翔。可是天空广阔了,鸟儿便失去了方向,人也如此。很快,我们就在人生之路上失去了方向,厌倦了每天重复的虚度光阴,时常不禁想到高中那段目标明确的奋斗生活,总算有点体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快乐了。尽管南怀瑾提到:其中“学“的含义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学习,学问。而是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原则,所以孔子又有每日三省其身之说。就是告述我们,经常的反省自己做人做事的方法,既有自我批评,也有自我肯定,如是,人方能得到提高,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吗?但我觉得“悦”是相对的,只有经历了失去的痛苦,才会回味曾经拥有的快乐。时习之,时而回味之,快乐自会油然而生。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点我深有体会。从前,只是一心埋头于功课中,根本无心交朋友。毕业了,同学们各有去向,偶尔有老同学千里迢迢赶来作客,真的是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着实令人费解。尽管南怀瑾大师作了详尽解释,也许是入世不深,还不能完全领会。“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拿现代的新观念来讲,就是讲究人生哲学的开始。”可是世上能够做到不怨天尤人的又有几人?倘若只有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在未达到君子境界的前期就不该做学问了吗?又如何提升自己成为君子呢?按照南怀瑾的标准,很多人是没资格学习人生之道的,可是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任何人都应当在学习中进步。南氏有这样的著作问世自然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是也不乏值得审思的地方

  “为政”一词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显得特别遥远,感触也不是很多,但是却为解决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不错的解题思路。其实换个角度想想,生活不就是一个政治舞台,有风雨,也会见彩虹。“子曰:为政以德,其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形形色色的人群构成了一幅巨大的生活图景,人与人的交往就运用到了诸多政治技巧。于是又想到:孔子的学问就是做人的学问。如果《学而》是为了修身,是为了个人修养,那么《为政》就是在《学而》的基础上拓宽了范围,融入到与别人的交往中。孔子只提出了“为政以德”,至于怎样才称得上“德”,还是各执己见。对否?全凭个人把握。

  南先生说,儒家如同百货店,人生每天都必须,这话实然。当今的人,物质越来越丰富,生活也越来越便利,科技也越来越发达,可是,心灵却越来越茫然,对于人生之道的思考相对古人来说也越来越少,问题自然越来越多,可是没有几个人能确切地回答你的问题,因为更多的人处于茫然,和你一样的茫然。人就像生活在迷雾中,寻不到归路也找不到出路。“在路上”成了最时髦的词汇,路的尽头是什么?思索过吗?也许《论语》能够告诉我们最确切的答案。

  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心灵感到的是慰籍,有一种跨越时空,俯视千年的感觉。我想,这应该算是在智者精神的感召下,应有的心领神会吧。

  书尚未读完,陶醉仍在继续。

  论语别裁读后感为政篇篇二

  孔子不谈政治

  第一篇《学而》是讲个人作学问的内在修养,接着下来第二篇《为政》则是讲学问的外用。

  不过提到为政,有一点要注意:我们常发现在一些著作中,许多人认为《为政》是孔子的“政治思想”,或者用现代的语汇来说,称之为“政治哲学”。在我个人研究的结果,认为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孔子很少提到完整观念的“政治”,孔子只说“为政”,这点我们要特别注意。站在学术的立场,态度要非常严谨。我们常说一句话:“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服真理。”作学问的立场,就是“在学术面前,态度要非常严谨,服从真理。”孔子只讲“为政”,不谈政治;“政治”如国父所说的:“管理众人的事。”孔子所提的“为政”是教化,教化是中国文化的名词,不能看成是教育。教是教育,化是感化,但过去又不叫作感化,而叫作风化。为政的意义包括了教化。这个重点我们必须把握祝因此第二篇《为政》,也是谈到学问外用的道理。

  大政治家的风范

  子曰:为政以德,其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共”即“拱”。这几句话,表面上看来,非常容易懂。孔子提出来,为政最重要是“德”。说到这里,我们要注意,春秋战国时代,“道德”两个字,是很少连篇来用的,那个时候,道是道,德是德;魏晋南北朝以后,到唐宋之间,才把这两个字连起来,变成一个名词为“道德”;到现在年轻人一提到道德,都当成讨厌的名词。这是文化思想的演变。所以我们要知道,秦汉以前,德是德;而“道”与“天”,在当时可说是最麻烦、最难于界说的两个字,同样的有无穷意义。有时候“道”字,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的代表;有时候是道路之道,有时候是原则或法则,像《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这个道就是法则的意思;有时候又是道德的代表。“天”字也是这样,包含有四五个意义之多。在同一本书,甚至在同一句里,前后的道字,所代表的意义就不同。这个好像是中国文化的毛病,其实也是长处,尤其在古代印刷术还没有发明,一个观念用一个字来代表,用刀刻到竹简上,在当时就足以完全表达。

  再说到这个“德”字的意义,过去“德”是表示好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时人解释“德者得也”。因此我们了解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也和后世讲的“道德”意义差不多。如果不作深入研究,一般在学校里,就告诉学生,这里的“德”就是“道德”,因为学生不到相当的程度,老师也无法多搬古董来为他们作详细解说。孔子为什么提出这个“德”字,这是第一个问题。

  论语别裁读后感为政篇篇三

  若不是于丹,自己可能决不会对《论语》感兴趣,也就与博大精深的国学失之交臂了。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受于丹的影响,附庸风雅地,买了一本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买来之后就锁进了抽屉,总是自我推脱没时间看。今年暑假,应学校读书、做笔记的要求,总算是强迫自己静下心来读了读这本口碑极佳的《论语别裁》。

  如今的我们,对国学望而生畏,这与古文晦涩难懂有关;对国学不感兴趣,也是因为“之乎者也,迂腐守旧”的缘故。初读这本书时,确实有读不下去的感觉,但坚持读十几页后渐渐地就想读了,而且越读越有味,听南怀瑾先生侃侃而谈,古今逸事,娓娓道来,人生家国,信手拈来,以微言释大义,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颇有感悟。

  这本书告诉我们,对于单个人个体而言,一个人思想所在的高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宽度:包括眼界的宽度,思想的宽度,心境的宽度,和前途的宽度。我认为说的很有道理。

  在我看来,通篇所讲,不过两个词而已:“为人”,“处事”。简单的两个词,几乎可以概括所有人的一生。每个人,都不过是站在不同的位置上,用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状态,去“处事”而已。不同的处事,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而这个不同的处事的方法的根本原因何在?就在于为人。“为人”其实是个人一切一切的根本。而一个人为人的出发点,或者说,一个人为人所体现出来的,乃是一个人的思想。

  或许,《论语别裁》是印有南怀瑾标签的南怀瑾的论语,但正是这种谈古论今,纵横开阖,旁征博引,磅礴大气的风格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很多读者不在意它是不是纯粹的孔子的论语,在意的是,这本书带给思想上的冲击。

  南怀瑾先生言:《论语》传今,历经朱熹等所谓儒之大家注解,已经成皇权御人、愚人的工具,实在污秽不堪,有悖孔子思想的本意,如同“百年老店”卖了假东西,砸了“金字招牌”。所以剥腐取真当做,孔家店却砸不得呀!作者在此书中注解《论语》,不借皇权,不假虎威,而以人文视角来诠释“仁”、“忠”、“孝”、“礼”、“义”,恢复其本意,让人倍感亲切,符合我们现代社会人的精神需要!

  作者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注解《论语》时就对现行的教育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他认为,今之教育,最大的失误,在于教育的功利性。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在这个物质的天堂、人文的沙漠里,和谐何从谈起?!对于这一点我非常认同。这个世界,人是决定性力量。若是人文尽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这个世界何能不乱?!

  上面凌乱的文字是自己借到的和想到的一点感悟,其实直到今天才匆匆地把这本书看完,虽然以自己现在的学识和眼光还不能完全领悟本书的真谛,但看完本书之后,心里仍感叹不已!不停的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孔子思想的人性光芒。所以,《论语》跨越几千年、传承至今,而且必将继续延续,以其人性的光辉照耀着人类前进的历程!

论语别裁读后感为政篇相关文章:

1.读论语别裁心得体会

2.论语别裁读后感精选3篇

3.《论语为政篇》读后感

4.论语为政篇读后感600字

5.论语别裁读书心得体会

    231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