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哲学>

人的需求的哲学论文(2)

坤杰分享

  人的需求的哲学论文篇二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命题,也是一个弥久常新的话题,但是对于怎样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学术界有这样那样的争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其萌芽和发展的过程,最终由马克思为它作了全面的解释,使这个理论由空想转变成为了科学。本文便是依据经典,运用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从“全面发展”的对立面“片面发展”入手进行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历史沿革的追溯和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过程的考察,并分析了资本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双重影响。

  关键词:人 异化 全面发展 片面发展

  一、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的历史沿革

  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什么是人的片面发展,或什么是片面发展的人呢?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作了明确的表述。他说:“生产的社会管理不能由现在这种人来进行,因为他们每个人只隶属于某个部门,受它束缚,任它剥削,在这里每个人都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个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过程或者某个部门的一部分。”[1]

  什么是全面发展的人呢?从理论的渊源上讲,它出自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句经典论述,一是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下的那句名言,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二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论述人的三大历史形态时的一句话“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3],而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提到的“人”,马克思认为这个概念包括了人类、群体、个人三种形态。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是以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为前提的。因而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是在其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或者换句话说就是,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满足其需要,发挥其能力和张扬其个性的存在物。

  历史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考察,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过程。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作为新兴市民阶级的代言人,否认人在神面前的无知、无能和无助。这一切都有“人的全面发展”的意向。不过这种意向还包容在人道主义思想中。人文主义者提倡恢复与发扬古希腊时“身心和谐”的传统,“以复古为解放”。他们把身心和谐发展问题提出来时现实地向前看,但是思想本身还是很朦胧,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现实,而且越往后发展崇古气息越浓,身心和谐发展流于空谈。

  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战斗传统,尽管同样未能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但大多数都赞成“身心和谐发展”,并赋予了它新的内涵,给予这个思想有力的论证。启蒙思想家,特别是十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天赋民权”理论,并由此引出“自由、平等”的口号,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

  十九世纪初,随着近代产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日益暴露,在这种条件下,以圣西门、傅立叶为代表的空想主义者脱颖而出。空想社会主义者已经注意到了社会经济制度主要是劳动制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但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能从根本上了解资本主义的罪恶,也就不知道消灭资本主义的道路和承担这个任务的社会力量。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证明了的真理。

  二、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

  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预测出发,马克思立足于实践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论证。他早期的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便是他的理论根基。在这本著作中没有出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但反复出现这样的提法:“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时刻的感觉的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4]在这里他用“异化劳动”论证人发展的全面性和片面性,从对劳动异化考察入手,考察了劳动者与其结果的关系,考察了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的关系,引申出了人与人的关系,由此证明了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只有到劳动和社会关系中去寻找。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更进一步,文中将实践作为了全部认识的基础,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到:“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意义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把人作为不同社会关系的人格化。马克思用“社会的人”取代了“自然的人”,才使抽象的人变为了具体的人,把人兽区别的问题转向了社会的人的范围内问题。如:不同社会人的区别,社会上不同人之间的区别,以及片面发展的人和片面发展的人之间的区别。所以尽管在《提纲》中依旧没有直接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但他促使人的发展问题向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推移。这个意义不可低估。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并在阐述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过程中考察了这个问题。他指出:“至于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更不用说了,因为他本身就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5]这就是说要最终实现社会关系的改造和人的自我改造,必须从夺取政权的无产阶级革命入手。另外他用分工的理论将人的片面发展与全面发展同现实联系起来,把用全面发展的个人归结为“分工的消灭”,就内容而言,这里提到的分工有的是指合理的分工,有的是不合理的分工,所以,笼统的说法不得当。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由不成熟到成熟,从思辨到立足实践的渐进过程。如果说《手稿》中关于人的发展是建立在异化的范围之上的,那么《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异化”作为“哲学家易懂的话”,而不作为基本范畴。所以将《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理论不为过。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前两部著作的巨大贡献。

  三、资本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影响

  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抨击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损害,他说:“私有制使我们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于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所拥有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它被我们直接占有。总之,在它被我们使用时,才是我们的。”[6]“因此,一切肉体和精神的感觉都被这一切感觉的单纯异化,即拥有的感觉所代替。”[7]由此,马克思提出,私有制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如果说马克思在此处对人的全面发展还过于关注人的精神世界,那么到后来,他更注重从整个身心看待全面发展的问题。《资本论》第一卷提出:“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是工人畸形发展,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使工人受劳动的折磨,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并且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过程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8]关于科学使工人异化的问题,马克思还有另外的说法。他说:在我们的时代里,“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表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9]他将此称为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之间的对抗。

  在认为资本主义剥夺了工人全面发展可能的同时,马克思认为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剥夺了资本家全面发展的可能。精神空虚的资产者为他自己的资本和利益、利润欲所奴役;他们受专门技能的限制,一生束缚于一门专业,造成了畸形发展,一切“有教养的等级”使他们自己的肉体和精神被奴役。正是由于这一状况的存在,“全面发展”应是全人类的目标而不只是“某些人的发展”。

  资本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阻碍是否有绝对的意义呢?从方法论而言,马克思是将“人的全面发展”与一定的社会状况联系起来考虑的。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一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农业社会或自然社会形态;二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社会形态;三是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形态,即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他承认,唯有在第二个社会形态中,个人之间的“全面关系”和个人多方面需求相适应的“全面能力”才会形成起来。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发展在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却又客观地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人在向全面发展不断前进的路上,片面发展像铺路石一样既是必备条件又不时地会牵绊我们前进的步伐。人类实现“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形态过程中,必须经过其前提阶段――“人对物的依赖”的社会形态。只有“人对物的依赖”日益进步,发展到一定程度,人类才会真正跨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见《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71页.

  [2]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3页.

  [3]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7―212页.

  [4]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123页.

  [5]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4页.

  [6]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7―708页.

  [7]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07―708页.

  [8]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页.

  [9]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看了“人的需求的哲学论文”的人还看了:

1.人与哲学的论文

2.关于生活的哲学论文

3.关于哲学的论文

4.人的价值哲学论文

5.人的全面发展哲学观论文

2573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