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食材知识>

白术的食用方法及药用价值

淑贤分享

  白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有调理的功效作用。怎样食用白术?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白术的食用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白术的食用方法

  1、生白术:拣净杂质,用水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季节、气候变化及白术大小适当掌握,泡后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2、炒白术:先将麸皮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麸皮10斤)

  3、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

  4、土炒白术: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术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时取出,筛去泥土,放凉。(每白术片100斤,用伏龙肝粉20斤)

  在《本草蒙筌》中记载:“白术咀后,人乳汁润之,制其性也,润过陈壁土和炒。”;在《本草备要》中记载“白术,用糯米泔浸,陈壁土炒,或蜜水炒,人乳拌炒”,这也白术的两大食用方法。可见,白术入食,历来已久。

  白术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药方偏方:

  1、治虚弱枯瘦,食而不化:於术(酒浸,九蒸九晒)一斤,菟丝子(酒煮吐丝,晒干)一斤,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三钱。(《纲目拾遗》)

  2、治脾虚胀满:白术二两,橘皮四两。为末,洒糊丸,梧子大。每食前木香汤送下三十丸。(《全生指迷方》宽中丸)

  3、治痞,消食强胃:枳实(麸炒黄色)一两,白术二两。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一倍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不拘时候,量所伤多少,加减服之。(《兰室秘藏》积术丸)

  白术的药用价值

  白术,别名桴蓟,于术,冬白术,淅术,杨桴,吴术,片术、苍术等,属于菊科、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山区湿地。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1、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2、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

  (2)、降血糖作用。

  (3)、强壮作用:有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

  (4)、抗凝血作用:白术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白术有血管扩张作用。

  (6)、抗肿瘤作用。

  (7)、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

  (8)、抗菌作用。

  (9)、促进造血功能。

  (10)、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

  3、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4、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补脾。

  (1)、用于脾虚泄泻,表现大便溏泄、饮食减少、上腹胀满、舌淡苔白、脉沉,多由于胃肠功能差,肠壁吸收功能减退所致。常见于慢性消化不良、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此时宜以白术配木香、砂仁、枳实等,能健胃消食,止泻除满,增进食欲;一般情况下和参苓白术散亦好;如虎寒较甚,则配党参、干姜等,方如理中汤,此方为治疗脾胃虚寒泄泻的代表方。

  (2)、用于脾虚水肿,有肢体浮肿、面色苍黄、食欲不振、大便稀烂、神倦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等症状者(例如肾性水肿、营养性水肿以及妊娠水肿等)。多与利水渗湿药配伍,轻症者可用五苓散,或在五皮饮内加入白术,增强利尿作用,此方对妊娠水肿疗效较好。如脾肾虚寒显着,则需配附子、干姜(或生姜),方如实脾饮和温阳利水汤(旧名直武汤)。

  (3)、用于脾虚自汗,特别是治疗小儿病后食欲不振,体弱自汗,白术常不可少,可与淮山药、糯稻根、芡实等配伍。阳虚自汗,平日易伤风感冒者,可与黄芪、防风配伍,方如玉屏风散,能止自汗,提高肌表抵抗力,预防感冒。

  (4)、用于关节风湿痛(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功用与苍术基本相同,常配威灵仙、防己、桑枝等,取其有健脾去湿和镇压静止痛作用。

  (5)、用于安胎,与黄芩配伍。


猜你喜欢:

1.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芍药花的功效与作用

3.白芍的食用禁忌

4.天麻的功效与药用价值

5.白术的功效有哪些

    3807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