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扬州中秋节传统习俗一览

和杰分享

在古代,江浙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扬州中秋节传统习俗一览,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扬州中秋节传统习俗一览

扬州中秋节传统习俗

1、祭月

老扬州在遵循着传统的祭月习俗。这天晚上,女性们都要竟相在阳台、庭院,陈设果品糕点,点燃香烛,向月祷拜直至深夜。在扬州,敬月的供品十分丰盛,有菱角、嫩藕、莲蓬、柿子、石榴、芡实、栗子、芋头、南瓜等,还有一盘鱼,加上“月宫饼”,举凡中秋时节成熟的瓜果都可以上供,越丰盛越好。这是妇女的节日,男性当然不应参与其中。

2、月饼贴纸

在扬州民间传说中,吃月饼与农民起义是联系在一起的:元代末年,老百姓想起义造反,但统治者监视严密,采取了十户连坐的制度,老百姓不敢公开约定起义日期,有人提议把写明起义时间的字条藏在饼馅里,分送给大家,届时一呼百应,揭竿起义,约定的时间是八月十五日。至今,扬式月饼的底部还贴有薄薄一小块方形纸,其来源就出于此。后来,民间就一直有八月十五吃月饼的习俗。

3、瘦西湖赏月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人自古就有中秋赏月的习俗。传说中秋月圆之夜,在瘦西湖畔看五亭桥下,每个桥洞都能看见一个月亮,一共可以看到15个月亮。因此,每到中秋扬州人都争着到五亭桥边看这一月亮奇观。

4、照月求子

在扬州,有“照月求子”的旧俗,认为久婚不孕的妇女,在中秋圆月当头时独坐院中,清沐月光,此后便可怀孕。婚后的夫妻,也必须双双携带中秋月饼等礼物,向父母回报养育之恩。但是妇女又必须在中秋月夜之前返回夫家。凡外出办事的人也都要尽可能在中秋节前返家,以便与全家中秋节团聚。

5、点亮“宝塔灯”

老扬州人认为月亮是一位神明,尊称为“月亮公公”,而在祭拜“月亮公公”的时候,不光要摆上祭品,还要点亮“宝塔灯”(由铜丝将玻璃片扎成宝塔形的灯),必选购藕节相连、小枝不缺的“子孙藕”和籽粒饱满、无空房的“和合莲蓬”,还要供西瓜,并把瓜镂刻成城垛形,谓之“狗牙瓜”,寓意吉祥,祈求“月亮公公”的护佑。

6、包圆烧饼

中秋当天,家家忙着包圆烧饼,应该是扬州城乡一个特别的食俗。圆烧饼,顾名思义,寓意团团圆圆,另蕴含庆祝秋熟丰收之意。至今,许多老扬州包烧饼,还分供饼和食饼两种。供饼是五只大小不同的圆饼,到敬月时垒成宝塔形;食饼的大小和数量不等。

7、分食月饼

扬州人拜月后分食月饼,又讲究由家中主妇掌刀,按全家人口计算,不论在家或外出的人口,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每人一块,既不能破碎,又不能少切,未归家者由其子女代食,如家中有孕妇,还要增加一块,由孕妇之夫代食,以示家庭生活和美之意。

8、吃“馊月饼”

古扬州还有一个有趣的风俗,就是八月十六,出嫁的女子带着小孩回娘家吃“馊月饼”。同样的风俗还有端午节的第二天,出嫁的女子带着小孩回娘家吃馊粽子。

9、吃烂面烧饼

在扬州,还有一种在中秋前后非常盛行的吃食,那就是烂面烧饼,由于制作精细,吃起来唇齿留香,松软味美,所以广受欢迎,不过由于烂面烧饼制作费时费力,且需要一定的技巧,所以现在会做烂面烧饼的市民已经不多了,只有一些老扬州还保留着这个传统习俗。

中秋节美食

1.麻糖

中秋时节是丰收的季节,人们自然而然也会有吃麻糖的习惯,糖浆凝固后加上芝麻,润肺滋阴,一口下去,香甜美味,甜而不腻。

2.桂花鸭

桂花鸭外焦里嫩、肉质肥而不腻,香、酥、嫩俱全,是下酒佳品。一盘美味诱人的桂花鸭,伴上一杯桂花酒,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3.桂花酒

桂花酒色泽浅黄诱人,伴有桂花的清淡馨香,醇厚绵柔,余香长久,酒质优,味佳美,香甜可口,是老少皆宜的美味饮品。

4.莼菜

莼菜是中秋家宴必不可少的美味菜肴,不仅碧绿清香,鲜嫩可口,而且营养价值丰富,开胃鲜美。

5.芋头

芋头营养价值丰富,含有大量的元素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无论是何种烹饪方式,都香甜诱人,惹人喜爱。

6.月饼

月饼作为中秋节的象征美味,内馅丰富营养,通常人家喜食核桃仁、杏仁、莲蓉、红小豆、枣泥等馅料,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口感丰富,老少皆宜。

7.藕饼

藕饼以鲜藕、葱、盐制作而成。双面金黄,酥脆诱人,鲜香异常,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

8.田螺

中秋前后,正是田螺肉厚肥美的好时节,爆炒田螺,佐以葱姜蒜的香味,一口下去,尽是满口田螺肉,唇齿留香,令人久久回味。

9.醉蟹

醉蟹是中秋佳节十分宜食的美味佳肴。以螃蟹为制作原料,加以米酒香料等醉制而成,口味咸甜适中,味道鲜美异常,营养丰富,口感优异。

10.烟熏鸭

烟熏鸭上桌时带以荷叶饼,人们通常沾面酱,加葱,卷鸭而食。烟熏鸭色泽金红诱人,肉质细嫩精道,烟香浓郁四溢,令人回味无穷。

中秋节意义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地被赋予了思念亲人的色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期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寓意着家人团圆圈家欢乐,正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圆很亮的原因,所以这个节日又被称“团圆节”。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是全民的节日,但从前有的地方妇女在中秋有她们独特的节俗活动,如“拜月”,俗传中秋是月亮生日,月亮被称为女神。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吴地有“走月亮”之俗,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直到天明鸡唱,犹婆娑月下。妇女拜月之俗的形成,可能和古代月亮主生育的民间信仰有关,有些地方拜月活动结合求子仪式,是其证明。闽南及台湾地区的妇女,中秋节有“听香”之俗,听香人燃香礼拜后,或静立或出游,注意窃听别人语言,以占卜吉凶。

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当然,现在看来,名义上拜月亮,其实念念不忘的应该是自己的祖先吧,还有就是思念那些远方不能够团圆的亲人们。总之,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扬州中秋节传统习俗一览相关文章:

中秋节的习俗及来历

中秋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关于中秋节各地习俗

中秋节民间习俗活动大全

中秋节各地的习俗习惯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大全

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中秋节习俗有哪些

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中秋节的简单介绍


    1566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