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安全知识>旅游安全知识>

旅游出行必备安全小提示

卓洵分享

  在旅途中总会发生小意外,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告诉你旅游出行必备安全小提示,一起来看看吧!

  旅游安全小提示

  旅游前做好健康检查

  请务必注意有下述情况的患者应暂停外出旅游:患急性病未愈者;患有较严重的心血管、肝、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处于各种传染病和炎症发作期的患者;患有慢性疾病正处于急性发作期或活动期者;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贫血患者;新近发生脑血管意外病情尚未稳定者,以及大中型手术后,处于恢复期的病人等。

  旅游前必备药品的准备

  (1)抗生素类药物,如乙酰螺旋酶素等,另备黄连素片,专用于肠道感染。

  (2)抗病毒药物,板蓝根等感冒咳嗽类药物。

  (3)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去痛片等。

  (4)消化系统常用药,如胃舒平、痢特灵等。

  (5)呼吸系统常用药,如速效伤风胶囊、银翘解毒丸、西瓜霜含片等。

  (6)镇静类药,如安定等。

  (7)心脏血管类药,如硝酸甘油、心痛定等。

  (8)防晕头病药物,如乘晕宁、晕海宁等。

  (9)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息斯敏等。

  (10)防暑药,如藿香正气丸、清凉油等。

  (11)外伤药,如正红花油、云南白药、碘酒、绷带、创可贴等。

  旅游中意外伤害及应急处理

  (1)对溺水者的抢救。在旅游过程中发现有人溺水,不要慌乱。会游泳的脱去鞋袜及厚重的衣服下水救人;不会游泳的人,除了呼喊他人外,应赶快将木板,竹竿等物体抛向溺水者,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2)旅途中骨折的急救。若伤员休克,应立即让其平卧,骨折处要保暖防凉,并给伤员服用止痛药及镇静药。开放性骨折首先止血。脊椎骨折时,要防止因搬动不慎损伤脊椎引起瘫痪。四肢骨折后,为避免损伤局部的肌肉、血管、神经等,要防止骨折端错动,也不要勉强去复位。找固定材料如木板、竹板等为伤肢进行固定。

  (3)旅途中踝关节扭伤的治疗。发生踝关节扭伤,要高抬患肢先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以减轻疼痛和皮下出血,然后用活血散瘀的药膏外贴患处。在旅途中即无药物又无胶布,还可以用一只手握住扭伤的脚踝,另一只手抓住脚趾,由外向里摇晃,再让脚趾尽量向下弯曲,然后使脚尖尽量向上弯曲,反复多次,会有所好转。如果是严重扭伤,如韧带完全撕裂,踝关节不稳定者,严禁乱按乱揉,要立即送医院。

  (4)路途中小腿抽筋的防治。小腿抽筋的预防比较简单,在活动前、活动后、睡前,按摩腿肚肌肉即可。常常抽筋的人在游泳前将生姜捣烂的生姜汁涂在腿上,充分按摩,便能收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治疗的方法较多,如扳脚法:取坐姿,一手用力压迫痉挛的腿肚,一手抓住足趾向后扳脚,使足部背曲,再上下活动一下脚,抽筋就能得到缓解。若是在游泳时发生抽筋,可将大腿尽量向前蹬,用手使劲往身体方向扳脚拇指,反复多次,直至症状消失。

  旅途中大小外伤的止血方法。旅途中不幸因外伤而出血,应尽快止血。止血的方法有很多,小伤口出血,且伤口内又无异物的可采用局部按压法,就是用手帕、纱布等直接盖在伤口上用手压住,把伤肢放在高过心脏的位置,便能很快止血。或者用手掌稍用力拍打两脚的跟腱,各拍数次,亦能止住小伤口流血。如果用药物止血,云南白药是首选良药。如果是四肢较大面积的伤口出现,可采用止血带或手帕、围巾等,用力绑在伤口靠近心脏的一侧,每隔一小时松开几分钟,再绑扎,在止血的过程中,要保持伤肢高于心脏的水平线。

  享受异地美食,需提防食物中毒

  外出游玩要十分注意饮食卫生,预防食物中毒,避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在旅游期间购买食物需注意商品质量,不要购买“三无”(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厂家地址)商品,发现食物不卫生或有异味的变质情况,切勿食用。出门旅游,应随身携带矿泉水及干粮等食品,以备不时之需,注意请勿喝生水。不要接受和食用陌生人送的香烟、食物和饮品,防止被他人暗算。旅游期间要合理安排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和贪吃杂食。

  不在设有危险警示标志地方停留

  1、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旅游信息,避免到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游览,不爬野山和野外用火,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在拍照、摄像时注意往来车辆和禁拍标志,不要在设有危险警示标志的地方停留。

  3、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出发前,应主动向旅行社了解必要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避免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况发生。

  06

  购物需理性消费莫贪便宜掉陷阱

  1、选择正规商店或管理规范的市场购买纪念品,不要轻信老乡店,更不要随其前往,以防受到胁迫。

  2、理性消费,不要冲动购物,不贪小便宜,谨防上当受骗,购买商品时索取发票(收据)等商家凭证,以作为依据。

  3、购物时要注意随身财物安全,把包拿在手里,不要随手放下,以免在挑选物品或转身时丢失。不要带钱物围观看热闹,以防坏人趁乱抢劫。

  外出旅游安全小提示

  一、家里安全别忽视。外出游玩前,一定要对家中的消防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要确保家中水、电、气阀门关闭。

  二、乘车安全很重要。无论乘坐哪种交通工具,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都不能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三、入住酒店要警惕。大部分市民没有查看酒店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位置的习惯,但其实这种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假期酒店人流量大,发生危险的可能也大,一旦发生危险,第一时间逃生就成了关键。

  四、遵守规定不能忘。天气渐暖,气温明显增加,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事故,因此,市民在旅游景区应遵守其防火安全规定,不能随意生火野炊,也不能随地乱扔烟头。

  五、消防通道勿堵塞。开车外出游玩的市民要注意停车的位置,不能因为停车位不好找,就胡乱停车,要有消防安全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堵塞消防通道。

  六、安全教育要做好。带娃出行要提前教会孩子安全常识,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危险不能碰。同时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视线,以免走丢。

  七、发生火灾别慌乱。一旦发生火灾,不要自乱阵脚,及时拨打火警119求助,并按照工作人员指示,安全逃生。

  外出自助旅游装备提示

  有人说装备不是万能的,但对于背包客来说,有些装备会在你关键的时刻起到关键的作用。网上有很多关于装备的讨论,但太多太杂反而让人眼花缭乱。我收集整理了一些,并根据自己经验,提供一个简单的装备大全。但都是新驴入门的基本装备,不包括一些专业登山、攀岩等资料。

  1.背包:

  背包客的第一装备,否则何来背包客(hiker)的说法。背包的大小视路程远近而定,一般在深圳周边25升左右即可。长线旅行的话,MM需45-55升,GG需55升以上,负重能力一定要强;另购买背包时一定要试好,要向店员请教背包的正确用法,否则上路时可能不能起到减轻负重,均匀负担的作用。有关背包的选购及使用资料很多,如果有需要,以后再整理一些资料上传。

  2.鞋子:

  鞋子的重要性其实应该大于背包了,因为它最直接关系到你的人身安全。一定要是防滑鞋或登山鞋,普通运动鞋不考虑。登山鞋最好还是要高腰的,可以保护踝骨,人在长时间徒步时踝骨很容易受伤。

  一双好的靴子会在野外给你的双脚提供多年可靠舒适的服务.如果你常去野外,花在选择如意靴子的时间,精力和费用是非常值得的投资。有关登山鞋的资料简直可以著一本书了。以后再做讨论。

  3.外衣裤:

  一定要长衣长裤,无论季节。在山上乱草中行走时会很好的保护身体,最好是防水。推荐有条件的穿冲锋衣裤或快干衣裤。长途徒步登山千万不可穿牛仔裤,严重影响两腿的活动,而且一旦打湿就会成为你的很大的负担;

  4.内衣裤:

  贴身衣服建议不要穿全棉的,在国外登山界,全棉内衣被称为“死人穿的衣服”,原因是在高寒地带运动后,全棉内衣的吸汗性会冻死你的,当然对于我们不去高寒地带的话,没这么恐怖;

  5.护膝和护踝:

  对于任何长距离的徒步都应带上一对护膝和护踝。膝盖的损伤很难恢复,其损害可能是终生性的;

  6.帽子:

  宽檐帽比较好,不仅仅是为了遮阳,有时在山间行走时,也是为了挡避齐人高的乱草,下雨时也很管用;在高寒地带,帽子还能够减少你头部的散热;人体的热量有相当大的比例都是从头部散发掉的,气温低的时候尤其如此。

  7.手套:

  在乱草中和山石中行走时有很大的保护作用,但要注意一点的是,手套会带来的一个危险就是,会降低手的敏感度;

  8.墨镜:

  遮阳需要。但肯定会带来视觉误差,所以在危险路段时慎用;

  9.贴身防潮袋:

  这个好像没看到哪个功略里提到过,但个人认为是必需品。你可以选择将钱包、证件、手机等重要物品装入其中。这样即使在溯溪摔进水里也不用担心有损失了。

  10.毛巾:

  擦汗用的。你会感觉很方便,在灰尘多的地方可打湿蒙在口鼻处,抵挡灰尘。

  11.洗漱用品:

  长线行程时可将洗漱用品适当带上。

  12.拖鞋或凉鞋:

  如果装备不特别多且重可带上,休息时可用。当一天行程下来时,换上拖鞋是一件很FB的事情啊;

  13.防晒霜、唇膏:

  户外日光强、风大,可少量携带,以防烈日与口唇干燥;;

  14.帐篷:

  防水指数要好,建议在1500左右或以上。不登高山的话,从实用角度来看,防风性能可不着重考虑。其实根据我的经验,一般露营地会选择在避风的地方,所以很多攻略上介绍要怎样怎样的性能,可能都用不上。

  注意重量。3kg以上不予以考虑,现在都是玻璃纤维撑杆的,一般在2.5kg左右;

  建议不要买单人的,因为双人帐篷重不了多少,且集体活动时可帮助同组人减轻负担,更何况,两个人的时候还可不时去大小梅沙浪漫一把,月色海滨啊……;

  15.睡袋、防潮垫:

  有帐篷就当然就需要睡袋和防潮垫了。如果以后在深圳周边活动较多的话,适用温度不用太低;经常去较寒冷的地方的话,适用温度应在零度以下。如果长线有地方住的话,带上睡袋也会有干净卫生的作用。

  16.头灯或手电:

  我们不能总是精确地计算自己的行程,当延误行程时,我们就一定需要;十一在三峡登神女峰时,我们有几十人(还有国内其它驴友)下山时已经天黑,头灯起了救命的作用。

  如果有露营活动,头灯或手电也会用上的。露营灯可以暂不考虑。

  17.雨衣:

  不管长短线,我们途中碰上下雨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有一件雨衣会让我们免去淋雨之苦。当然一次性白色塑料雨披也行(FB时可做桌布铺在地上)。

  18.火种:

  最好是防风的;

  19.刀具:

  锋利的多功能军刀应该是你的首选,它的锯子和刀有可能是你在户外使用频率最高;而且刀有时可能会与药品配合使用,比如遇到了被蛇咬的情况,所以一定锋利。

  如有可能,再配置一把大点的匕首会让人比较安心些。我曾在一潜水用品店看到一把潜水匕首,心动不已,只可惜近2K的价格让我……

  20.指南针:

  在野外活动必备,具体作用就不必说了吧?但前提是你必须知道怎么使用它。

  21.口哨:

  集体出游时,是与同伴联系的有效工具,独行时,紧急情况下有救命的作用。但一定要懂得正确使用,懂得一些必要沟通的方式,如求救、询问情况等,比如说两声长音表示紧急情况。至少全队要有统一的哨音规定。否则乱吹一气不如不吹。

  口哨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发泄你的自豪感与成就感,因为你的嗓子很容易就喊哑的。我用这个用途好像还多些,呵呵。

  22.药品:

  单独出游适量携带,集体出游时可公共购买,以免增加背包负重。主要有以下常备药品:

  藿香正气水、活络油/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云南白药(粉剂、喷剂)、息斯敏、酒精、红霉素软膏、绷带+纱布、创可贴、蛇药、感冒药;

  23.绳索:

  对于绳索,我感觉团队出行时的必要性大过独行。但你一定要熟悉各种结绳法。带上30米登山绳应该足够应该大多事情。我好像一次也没用过它。

  24.炉头、气罐、灶具等.

  它们的好处是能让你有口热的吃,尤其在长线和天气寒冷的环境下时。这样对补充能量会有好处。

  但我不建议配置此类用具。原因是负重过多会让你徒步的乐趣大大减少。当然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25.摄影器材:

  长距离行走不建议带三角架,胶卷最好备足;

  26.通讯器材:

  以备联系;

  27.干粮和饮水:

  少量携带,延误行程时可用上;

  28.证件:

  身份证,其它证件


看过“旅游出行必备安全小提示”的人还看了:

1.游乐园安全提示语

2.差旅安全须知

3.儿童旅游需要注意什么

4.旅游安全须知和温馨提示

5.出境旅游安全温馨提示

6.出国旅游安全提示

    3707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