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管理论文>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

斯娃分享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设备管理在企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设备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篇一

  《 现代企业设备管理 》

  【摘 要】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还是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位置。如何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对促进本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ABC分类管理;设备台帐;5定管理

  生产设备是企业组织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是构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设备管理是工业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中,做好设备管理工作,不仅使企业的生产秩序正常,做到优质、高产、低消耗、低成本,预防各类事故,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生产,而且有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生产发展水平实现扩大再生产经营。

  一、生产设备进行ABC分类管理

  ABC管理又称巴雷托分析法、主次因分析法、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它以某一具体事项为对象,进行数量分析,以该对象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重为依据,按比重大小的顺序排列,并根据一定的比重或累计比重标准,将各组成部分分为ABC三类,A类是管理的重点,占总数的10%左右,B类是次重点,C类是一般占总数70%左右。

  根据车间生产工艺要求和标准对生产设备进行ABC分类管理,做到全面管理、重点突出,确保车间生产设备的完好运行。对工艺程序控制要求严格设备做到专人重点管理,针对铝挤压生产加工企业如铸锭加热炉、模具加热炉、挤压机、矫直机、定尺锯、时效炉等生产设备做到A类管理,对辅助设备如冷却循环装置、物料输送装置做到B类分人管理、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行。其余不影响生产经营设备实施C类管类。

  二、建立完善管理台帐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台帐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以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种类,降低生产成本,做到安全生产,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对于新建企业更应该加强设备台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设备移交使用时建立台账,如设备名称、设备型号、制造厂家、出厂年月、出厂编号、安装单位、安装年月、投入使用年月,安装地点、使用部门等主要参数;以及设备使用后继续补充的台账,如设备资产折旧率,当期折旧额及累期折旧额,设备评估后变动的重置资产值、折余资产值,设备改造或部分报废后的资产变动额,设备改造后与设备移交使用时的变动内容等重要信息。

  三、设备故障、隐患排查治理

  首先动态管理—是指在设别管理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隐患,及时安排整改,对于暂时无法整改的隐患,及时制定有效的监护措施,并随时掌握其劣化趋势,根据条件限期整改;其次全过程管理—从隐患的发现到最后消除,均有项目负责人按照定措施、定责任人、定整改时间以及未整改前强化监护、强化整改的全过程管理、强化考核的“三定三强化”的原则来指导、执行,使设备隐患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最后设备故障、隐患建立相应台账,包括:相关隐患项目名称、隐患内容、隐患发现时间、当时计划整改时间、实际整改时间、项目负责人等。

  四、加强备品备件管理工作

  备件库存是企业维修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必要的库存是保证生产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但库存过多,会形成备件资金积压,造成备件浪费;而库存过少,又会影响备件供应。实施备件的ABC分类管理法,是备件管理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根据备件品种规格多、占用资金多等特点,以及各类备件的库存时间和价格差异大等情况,利用ABC分类控制法的分类原则而实行的库存管理办法。其特点是,可使备件管理人员既能集中精力抓重点问题管理,又能兼顾到一般性问题,从而实现企业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按照ABC分类法进行备件分类时,是将消耗量大的易损件和储备金额较多、采购比较困难,对设备和生产运行影响最大的备件定为A类。把资金占用少,采购容易和处于设备辅助部位,发生故障时暂不会对设备功能、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等产生即时影响的备件,定为C类。将重要程度介于A、C类之间的备件,定为B类备件。根据实际情况,将部分非标件也列为了A类,实行重点控制,而把部分可就地采购到的通用件、标准件和所有的非生产用料等都统定为C类,采取简单方法控制,为简化管理,降低采购价格,将部分c类备件按计划的需用量实施一次性订货,适当延长订货间隔时间,减少订货次数,采取零库存管理和实行限额发放。

  五、设备日常维护管理

  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做到:清扫、清洁、润滑、紧固四个方面,保养好坏是影响到设备是否出现故障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按照机械保养使用说明书制定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并与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抽查督导保养的落实情况。在润滑过程中做到润滑五定,1.定点---确定设备的润滑部位,按照设备润滑五定图或卡片对设备润滑部位加入润滑剂。2.定质---根据润滑卡片规定的润滑剂牌号、规格加入润滑剂。3.定时---按照规定时间给设备加油、换油,大型设备的油箱定期取样化验。4.定量---按照规定数量给设备加油和补充油。5.定人---明确负责设备各润滑点进行润滑的专职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及各自责任。同时建立奖惩机制,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保养、安全运行、消耗费用等列入奖惩内容,以加强广大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六、设备技术改造、培训学习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生产设备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设备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运用新技术队设备进行技术上革新和结构上改进,以改善提高设备性能、精度及生产效率、减少能耗和污染。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要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不断地加强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和技术,科学合理使用机械设备。企业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就应采取“集中培训”的方法,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选拔和培养一批懂技术的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今后的发展需要。同时,有重点地组织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参加机械设备操作竞赛,形成学技术、比技术、钻业务的良好氛围,并根据实际具体情况,采用示范表演、技术知识讲座、观摩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以点带面,逐步提高操作人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化生产的基础。它标志着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做好设备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对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保证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薇.机械设备管理大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张友诚.现代企业设备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3]王汝杰,石博强.现代设备管理[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篇二

  《 浅析钢铁企业设备管理 》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化企业生产主体已日渐由生产操作人员方面转向设备管理方面。因此,设备管理已成为钢铁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提高钢铁企业设备管理也是提高钢铁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钢铁企业 设备管理 提高

  钢铁企业的设备管理是指钢铁企业根据经营方针和目标,从设备的调查研究入手,对有关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大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相应地进行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随着现代化钢铁企业制度的改革的深入,钢铁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在逐步提高。建立新型的适合钢铁企业现状的设备信息化管理方式就成了钢铁企业领导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1、钢铁企业设备管理的现状

  1.1 钢铁企业管理机构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

  长期以来,很多钢铁企业对钢铁企业设备的管理的最大问题表现出管理不规范,企业缺乏完整、严格工程钢铁企业设备管理的制度,对钢铁企业设备没有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往往只是凭经验、凭感觉来管理钢铁企业的设备。钢铁企业钢铁企业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方面的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往往表现出无章可循、管理无序,并且对钢铁企业的钢铁企业设备的维修保养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系统进行分析与研究,始终停留在依靠说明书和经验进行维修的层次上,设备管理工作中主观能动性较大。

  1.2 钢铁企业钢铁企业设备超负荷工作

  钢铁企业不少项目负责人往往只考虑眼前利益,并且没有从长远打算,短期行为严重,往往只注意产值与效益挂钩,在设备管理使用上表现为“重用轻管”,为了赶工期、抢进度,而不惜拼设备,就会造成钢铁企业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况工作,在钢铁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生产任务重,大多数钢铁企业设备都要加班作业,如炼钢钢铁企业设备更是不能停歇,每天运行20小时以上。这样就造成了钢铁企业设备的超负荷运转,甚至在带病作业,以及温度,湿度均超出钢铁企业设备本身的工作环境要求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了炼钢钢铁企业设备的工作环境恶劣。极大地影响了钢铁企业设备的技术状况与使用寿命,加速了钢铁企业设备的老化。

  2、设备管理在现在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情况下的重要性

  (1)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生产的不断发展,利用设备体系进行生产活动,生产过程大型化、高参数化、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化是现代钢铁企业的重要特征,先进的生产设备多数是机电一体化,集光电技术、气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激光技术为一体而制成的。

  (2)由于生产过程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生产已逐步转向由人操纵自动化控制设备、由控制设备操纵机器设备直接来完成,逐步完成由操作的技术含量逐渐下降而维修的技术含量却逐步提升的转化。

  (3)随着科技发展,自动化程度日益提高,现代化企业生产主体已日渐由生产操作人员方面转向设备管理方面。因此,设备管理已成为钢铁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也就是说管理也是生产力。

  3、钢铁企业设备管理改革

  设备管理要以设备的寿命周期为对象,力求设备在一生中消耗费用最少,设备综合效率最高,因此,设备管理要从采购作为起点来抓。其一,将采购部门与专职维修部门合并,承包一定的总费用,包括购置费和维修费,二者相互约束,这样,部门若要效益,就要限制高成本采购,低质量要求,维修费用增大的现象出现。当然,操作工人违反操作规程造成的维修费用除外。其二,部门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对采购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进行管理和培训。

  4、钢铁企业设备管理新举措

  4.1 设备管理信息化

  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对设备的运行、检修、备件、固定资产、设备调度等全部业务的管理,主要由以下功能模块组成:ME系统(设备资产基本资料管理)、MA系统(设备资产实物管理)、MW系统(协力外包和约管理)、MB系统(维修预算与费用报支管理)、IM系统(备件采购管理)、IN系统(备件库存管理)、MH系统(设备履历绩效管理系统)、MO系统(设备工作计划排程管理)。其中,MW系统包含维修工作申请、工作任务单管理,MO系统包含维修结果登录管理和报支管理,设备维修的发包、结果登录、费用报支等过程即在此两个系统中实现;备件消耗在IN系统中实现,包含领用申请、审核、发料和抛账;然后在MB系统中实现对维修成本的控制。

  4.2 TPM管理体系

  全员生产维修体制(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简称TPM,施行TPM管理体系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为目的,实行高效的设备维护工作。加强计划检修,达到设备运行的最经济高效状态。在实际中要划分重点设备,突出设备ABC分级管理。首先由TPM设计组协助设备管理组对连铸机各设备及动力设施分别打分评比,划分出A、B、C三级,然后确定维修内容和标准,实行分级管理。

  4.3 设备系统绩效管理

  设备系统能够有效实施绩效管理,借助系统性的方法收集有关工作的各种信息,明确设备系统各作业区各个职位的工作目标、职务和任务、权限、工作中与组织内外的其他人的关联关系、对任职者的基本要求等,通过制定指标和评价标准、组织实施与管理、定期评估、定期绩效反馈与沟通,创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推动炼钢厂年度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达成指定目标的一系列活动过程。而设备系统绩效评价体系则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按照系统论方法构建的由一系列反映设备各个侧面相关因素的指标集合而成的评价系统。评价指标是设备绩效评价内容的载体,也是设备绩效评价内容的外在表现,是设备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

  5、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钢铁企业设备技术经济指标及使用效益的分析,并且不断找出设备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建立健全钢铁企业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手段,才能全面掌握设备的经济运行情况,才能积极探索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并且降低设备费用消耗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张洪,陆文湘.设备管理工程学[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6.

  [2]郑国伟,文德帮.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企业设备管理论文篇三

  《 企业设备精细化管理 》

  【摘 要】:我国大型企业的设备正向着正规化,大型化,集约化发展,这就给我们的设备管理人员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跟得上企业设备的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这是摆在我们设备管理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企业设备;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企业设备管理工作以做好常规设备管理为一体,继承传统管理经验,不断创新的管理实践,在健全设备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有效融入了计划管理、设备全面全面集中预算管理、设备状态监测管理、设备技术管理等先进管理方式方法,也有效融入了设备管线防腐修复、设备节能降耗等先进技术和工艺,持续推动了设备管理科学健康发展,有利保障了基层设备良性发展。

  一、设备现场管理的一般特点和问题

  现场管理的特点:1、技术性要求强,涉及范围广泛;2、信息量大具有动态性;3、易受管理基础与技术因素影响;4、易受管理体制与人为因素影响。

  一般设备现场问题包括:设备的利用和综合效率低;设备故障频繁,现场混乱无序;跑冒滴漏等情况不能根治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效率低;企业没有明确的管理理念等,这些都是影响企业发展和生产的严重问题所在。

  二、企业精细化管理措施

  1、设备管理与生产相结合

  设备是天然气生产单位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管理工作,必须适应天然气生产任务的变化,为生产服务。应当树立重视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为天然气生产服务的思想;要根据天然气生产任务、设备修理工作的难度,确定重点设备;对重点设备实行维护、修理、备件供应、改造、更新五优先;根据生产变化情况,随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以保证设备满足生产需要和最佳工况运行。

  2、设备管理与现场工艺相结合

  设备和工艺在天然气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密切结合,互成一体。设备配置、技术改造必须从现场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设备使用的工艺要求和使用条件,做到设备与工艺流程相匹配。如多级离心污水提升泵的配置必须考虑扬程、排量、吸入高度、介质粘度等;南二区污水管线压力、耐腐蚀、耐酸碱、耐结垢就会影响污水回注运行,改变喂水泵、注水泵的运行参数,超出喂水泵性能承受能力后就会导致其故障频繁、部件损坏等。

  3、基层设备管理与岗位培训相结合

  设备管理必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首先,油田设备管理包含了机械、电子、采气、储运等许多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缺乏这些知识无法合理地使用设备、管理设备。其次,正确地使用、维修气田设备,还需要掌握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流体力学、石油机械、石油工程、压力容器等专业知识。因此,基层设备管理需要工程技术作为基础,不懂理论就无法联系实际分析、解释设备故障表面现象中瑥藏的实质原因,不懂技术就无法结合实际提出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同样作为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对所用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即四懂为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为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因此,加强设备岗位培训与学习,不断提高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素质是抓好基层设备管理工作的关键。

  4、基层设备管理与多个岗位相结合

  基层设备管理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衔接岗位、程序较多。从主管领导到岗位操作员工,从上级部门到基层班组,从兄弟单位到设备厂家都存在纵向或横向的联系。

  (1)设备管理工作必须得到主管领导的重视,这是搞好基层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与保证,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设备管理人员对单位设备管理状况勤于向主管领导交流和汇报,使得彼此熟悉单位设备动态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基层设备管理必须与材料管理相结合,设备配件储备和采购必须做到合理、及时、准确,两个岗位之间必须加强沟通,熟悉设备配件库存和使用情况,以防设备出现故障无配件维修。

  (3)基层设备管理必须与安全管理相结合,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整个过程中,设备的安全评价必须到位。设备结构不合理、配置不齐全或存在超温、超压都会引发设备事故或机械伤害,因此定期开展设备安全检查、及时整改设备存在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安全程序。

  (4)单位之间应保持相互沟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掌握设备信息,特别在设备调剂、故障处理等方面。

  (5)基层设备管理需要建立自修和外修为一体的设备维修网络,保证各型设备出现故障修复及时、可靠。

  5、设备管理与诊断技术相结合

  设备诊断技术是设备使用情况判断分析的重要手段。现场设备诊断技术应该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一是传统设备状态诊断是靠听、看、摸等直接手段,凭借现场管理经验,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二是通过现场自备的一些诊断仪器(如测温仪、油品分析仪、测厚仪、硬度仪、探管仪、可燃气体测报仪、H2S检测仪等)实施精密诊断;三是通过与设备监测单位结合进行一些主要设备的能耗、效率、安全性等的监测。应用设备诊断技术可以很大程度上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能耗,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确保设备安全、平稳运行,有效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

  6、设备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

  生产实践证明,设备管理工作应执行以“维修为主,检修为辅”的原则。没有正确的维护保养,就不可能有周到的计划检修。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之间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如果计划检修只是抢进度,忽视检修质量而遗留下设备隐患,就会加大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反之,如果维护保养不精心,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操作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不仅会带来“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的后果。为了避免突发故障影响企业生产,设备管理必须具备应付突发故障、承担意外突击任务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基层设备管理中信息渠道畅通,设备配件储备充分,维修技术力量能够随时为现场提供维修服务。

  7、设备维修与技术改造相结合

  在设备管理工作中,延长设备寿命和保持设备良好状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无止境地延长“寿命”,不能不惜工本地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应通过技术经济评价,正确处理设备维修与改造关系,把维修与改造结合起来。一方面利用检修的机会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来代替技术落后、能耗大、效率低的设备和零部件。一方面对陈旧落后,进一步维修价值不大的设备,按手续进行报废,更换先进的设备。

  8、设备管理与使用评价相结合

  设备使用评价是设备更新、设备购置的重要保证。作为基层设备管理工作,从新设备的现场调试运行开始就应该准确建立设备运转记录,详细记录设备基本参数、运转情况、故障处理等,阶段性收集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形成该设备阶段性评价,一方面可以把握该设备的运行规律,为设备维修、操作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这将为相关部门设备选型、设备引进等提供必要而可靠的信息,有效避免设备管理中决策性失误。

  结束语

  总之,化工设备现场管理系统工程相对复杂,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工艺与设备配置层面,而且涉及到企业的整体组织架构、管理思想、管理要求层面;不仅涉及到设备技术管理,而且涉及到设备工作管理;不仅与设备要素本身有关,而且与生产、供应等其他要素有关。设备现场管理要以专业标准化、人本长效化为目标,使现场管理由无序向有序管理转变,实现突击性管理向常规化管理转变、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参考文献

  [1]卜家繁.工业工程在优化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铁道运营技术,2003,9(3):38~40.

  [2]冯胜利,牟英.积极探索设备现场质量监督的新途径[J].中国设备工程,2006,4:12~13.

  [3]曾明星.目视方法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07,9:14~16.

  [4]李翠华,刘伟丽.优化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有关企业设备管理论文推荐:

1.企业设备管理论文

2.有关企业设备管理论文

3.有关现代设备管理论文

4.设备管理硕士论文

5.现代设备管理论文

6.浅谈机电设备管理论文

    166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