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其它论文范文>

关于传承弘扬红军长征精神论文5篇(3)

斯娃分享

  二、革命老区人民对长征精神的宣传和弘扬现状

  (一)对长征(革命)精神的认知

  1.对当地革命遗址、革命事迹认知不足。在调查中被问到:“您对本地革命遗址、革命事迹了解多少?”有31%的人认为不了解,44%的人认为了解一点;仅有9%的人认为非常了解,16%的人认为比较尹解当地的革命遗址、革命事迹。可以看出,仅有四分之一的当地人对当地革命遗址及事迹有比较熟悉的认知。并且,在访谈中了解到,革命遗址的整合还正在进行,需要进一步科学规划,革命事迹正在逐步挖掘与完善。

  2.长征精神的影响有待扩大。当被调查者被问及:“您觉得红色革命精神对你的生活影响如何?”认为影响大的占11%,认为影响比较大的占34%;44%的人认为有影响,但影响不大,11%的人认为完全没有影响。这显示,长征精神对老区人民绝大多数生活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也存在宣传教育不足的问题,未能使长征精神的激励作用完全发挥出来,有待进一步挖掘,扩大影响效果和人群。

  3.对弘扬长征精神的态度需要进一步明确。在受调查者被问到: “您认为,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是否有必要继续弘扬长征精神?”以绝对支持的态度83%的人认为应该支持,弘扬长征精神,但也还有8%受调查者认为没必要,9%的人认为弘不弘扬长征精神都无所谓,与自身关系不大。调查显示,大力弘扬长征精神是顺应民意,民心的,但也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对弘扬长征(革命)精神的期望

  1.长征精神有待强化。调查显示,对“您觉得长征(革命)精神会不会一直淡化直至消失”的问题,认为长征(革命)精神会淡化直至消失的人占被调查者的17%,认为有可能会的占9%,有63%的受调查者表示应该不会,另外,11%的人表示对长征精神是否会一直淡化直至消失不知道。然而,当被问到“您是否愿意担当一位长征(革命)精神的传播者”时,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愿意充当这一角色,其中13%的人表示很愿意,56%的人表示愿意,14%的人表示服从安排,仅有17%的人表示不愿意。调查表明,有待增强长征精神的影响力,让长征精神长期激励我们的生产生活,对宣传长征(革命)精神,当地有充分的人力保障即群众基础。

  2.长征(革命)精神有待普及和教育。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群希望进行长征(革命)知识普及和长征(革命)精神教育。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当被问及“您觉得是否有必要进行长征(革命)精神的普及和长征(革命)精神的教育”,24%的受调查者认为很有必要进行长征(革命)知识和精神的教育及普及,67%的人认为有必要进行长征(革命)知识和精神的教育及普及;6%的受调查者认为没有必要,3%表示无所谓。并且,在问到“您是否愿意接受更多的长征(革命)精神宣传教育”,绝大多数群众表示,愿意接受更多的宣传教育,其中16%的人表示很愿意,67%表示愿意;但也有6%的人表示不愿意,另外有11%的人表示无所谓。调查表明:进行长征精神的普及和教育是老区人民的共同心愿,做好弘扬长征精神工作是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为人民之所需。

  (三)革命老区当地对长征精神的宣传教育现状

  1.以政府为主导的长征(革命)精神宣传教育不足。通过走访调查,利用调查问卷调研显示,革命老区当地政府进行长征(革命)精神宣传教育,仅有22%表示当地政府经常组织学习宣传长征(革命)精神,57%的受访者表示很少受到当地政府组织长征(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21%的人表示几乎没有受过宣传教育。调研表明,革命老区以政府为主导的长征(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还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2.宣传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据调查表明,革命老区在进行长征(革命)教育时采取的主要形式,23%的受访者表示参加过集体组织学习长征精神,40%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展板、报纸等实物媒体受到长征(革命)精神的教育,44%的人表示通过网络和电视媒体受到教育,32%的人表示通过参观革命遗址受到教育,30%的人表示通过悼念革命先烈、教科书受到长征精神的教育,20%的人表示通过亲友、长辈口述受到长征精神的教育,另有6%的人表示通过其他方式受到过长征(革命)精神的教育。当地在进行长征(革命)精神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调查显示:24%的人表示,宣传教育的形式单一,34%的人认为,教育内容枯燥,41%的人认为,当地的组织力度不够,另外有14%的人认为是其他原因。因此,当地在进行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过程中,要加强组织力度,注意丰富教育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

  三、弘扬长征精神,促进老区发展

  (一)转变认识,谋发展老区

  长征(革命)精神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取胜利的力量源泉。革命老区的人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老区与城市或其他发达地区农村相比,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底子薄、发展不平衡、民族问题关系重大仍然是老区的基本区情。因此,我们要加强长征(革命)精神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区情和发展形势教育,号召老区人民大力弘扬长征(革命)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形成合力,共谋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1.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万众一心、共同致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社会主义中国凝聚人力,激励人心的强大动力。革命老区要充分考虑当地青年群众,有意充当革命精神的宣传与教育者的心愿,顺应民心民意,整合人力资源,推进人力资源强区建设。加大对当地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众的教育培养,展现老区风貌,尽显老区人民革命精神素质,使当地淳朴的民风、民情带给世人一种全新的视野。使当地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成为长征(革命)精神宣传教育的活品牌。把一切有利于团结当地群众和各民族的积极因素凝聚起来,把一切有利于和谐老区建设的力量都调动起来。紧紧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转型,产业转移,加强基础配套建设,做好产业承接工作;紧紧抓住国家工业反哺农业,东部支持西部的战略机遇,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促发展;紧紧抓住科技强区,人才强区,知识强区的机遇,培育老区青年,以知识反哺老区,以科技服务老区。促进老区发展,兴民、强区、富民。

  2.弘扬长征精神,提高老区民众素质。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密切配合,这是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时期,红军各主力部队之间互相支援,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步调一致。在政治上同心同德,生活上互相帮助,对群众保护、尊重、组织与帮助,赢得了各民族群众的支持与拥护。长征中体现出来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当前的老区建设中,依然激励着我们。通过长征(革命)精神的教育,深化老区人民对长征精神的认知。充分利用长征精神的凝聚向心价值,不断地武装、教育、塑造、规范、统一人民的认知,帮助老区人民寻求心理上归属感、亲和感,使长征精神在老区得到长期的普遍渗透,让老区人民表现出长征精神的理想、信念、情操、气概、风格、作风;充分发挥长征(革命)精神的感召价值,感动召唤、激发鼓励老区人民,用长征精神把老区人的活力、激情、信念、力量鼓动起来,燃烧起来,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藐视困难、克服困难、乐观豁达;充分利用长征(革命)精神的规范价值,规范引导老区人民信仰的确立、人格的形成和价值取向的确定;充分利用长征精神的教育塑造价值,教育人、培养人,对老区人民的行为方式、情感寄托、价值根基进行教育塑造,使老区人民有一种深厚的,有着与社会责任、民族命运相通的旷达胸襟和精神品格。

  (二)优化资源,促文化建设

  1.加大教育投入,促进资源优化。革命老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政府为主导,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强化人员支持,加强长征精神的宣传教育,保护好革命遗址,创新红色文化的宣传弘扬形式。采取大众参与,相互协调,整体运作整个产业的形式,保护和创造革命遗址,革命事迹的教育载体,整合资源“以线串景”,充分利用自身在“川陕苏区”的独特位置,继续建设利用好“长征丰碑”的地位;充分把握四川省力推“重走长征路,将帅故里游”的经典红色旅游线路的机遇。不断挖掘当地质量品质好、革命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资源。同时,有机结合当地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与雄浑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使老区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旅游精品基地。此外,革命老区也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气候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精心打造当地的特色产品和文化。

  2.挖掘教育题材,促进老区文化建设。老区当地党和政府要尽力创造条件,不断满足革命老区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加大以政府为基金主导的投人,不断挖掘和整合当地自然资源和红色资源,以线串点,形成系统的文化。如继续加大像天全县人民政府整合当地红色资源文化,出版《红军长征在天全》等系列的红色书刊。同时,老区还应丰富文化宣传教育形式,如借鉴重庆当地以红岩文化为载体,不断挖掘红岩文化故事情节,出版《红岩》系列图书,拍摄红岩系列宣传教育片,红岩系列电视,电影等。出版当地“长征”系列图书,拍摄当地“长征”系列电影、电视及宣传教育片,占领电视、电影、网络等宣传媒体,使当地长征精神的宣传有机结合传统与现代媒体的优势。此外,老区还应加强长征文化长廊宣传,以实物景观感染人,激励人,促进革命老区的文化创收。

  (三)密切联系,促进老区关系和谐

  1.密切老区党群关系。推进长征精神教育,需要党的领导,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和谐乡村,关键在党。老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突出构建和谐乡村社会建设在全局工作的位置,在革命老区的长征(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上引领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扩大党内民主,严格党内生活,明确责任分工,严肃党的纪律,推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老区社会和谐。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长征(革命)精神的深化认识,不断提高老区各级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稳定、协调利益关系、激发社会创造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坚持群众路线,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千方百计把群众工作做细做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合力,提高实效,营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

  2.密切群众关系。通过宣传教育长征(革命)精神,通过对长征(革命)精神的心领神会,老区人民群众坚持团结,万众一心,真正显示出老区人民巨大的凝聚力。老区人民为实现革命老区的跨越式发展目标而团结起来,一心一意搞建设,全心全意谋发展。充分发挥老区群众革命精神“传帮带”的作用,通过长者、亲属、朋友等心领神会的对长征(革命)精神的宣传教育,把简单、枯燥、抽象、单一的革命事迹变得生动、具体、形象。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将革命事迹讲得栩栩如生,引人人胜,使人听起来如身临其境。在此过程中,做到以情感人,以行动人。这样就会密切老中青、亲朋好友的关系。在革命老区建设的过程中就能够正确处理个体与整体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谋利与奉献的关系,以和谐的人群关系推动老区的发展。

  传承弘扬长征精神论文范文三:浅谈长征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70年前,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伟大壮举,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英雄业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永难磨灭的印记。“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的胜利,不仅实现了革命大本营的伟大战略转移,从此打开了中国的新局面,而且证明了共产党员和红军指战员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分子,更是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克服艰难险阻,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长征精神是伟大的,是永不凋零、永远开放的,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长征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七律诗,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长征,是一曲响彻云霄、震撼神州的革命凯歌,是一部气壮山河、雄壮豪迈的英雄史诗!而在这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路程中铸造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不断从失败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新的历史时期弘扬长征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领会长征精神的内涵,切实践行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引领思想、指导行动。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现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中,革命理想主义是长征精神的深层内涵,甘洒热血、不怕牺牲是长征精神的直接体现,紧密团结、顾全大局是贯穿长征过程中的一根精神主线。

  1、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但是军事斗争的失利并没有动摇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理想信念。在长征期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中国革命何去何从”的问题,经历了无数让人难以想象的艰苦。无论是面对雪山草地的自然屏障、饥寒伤病的折磨,还是面对敌人的穷追猛打,中国共产党都毫不退缩,人民和士兵始终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信革命理想高于天。邓小平曾经说过:“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正是这种无比忠诚、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促使万里长征取得了最终胜利。

  2、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以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翻越了茫茫雪山,跋涉出渺无人烟的草地,冲破国民党数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经受了难以想象的千辛万苦,纵横跨越十几个省到达陕北,赢得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胜利,即长征的胜利。

  在人类历史上,至今还没有哪支军队像红军这样能吃苦,他们在长征期间,苦战穷山恶水,笑对饥寒交迫,于草滩泥泞上安扎营盘,浴血奋战嘉陵江,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些种种超乎想象的事件,都展现了全体红军战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上,天气变化无常,时而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时而电闪雷鸣,冰雹雨雪倾盆而下;时而又烈日当顶,无情地炙烤红军的皮肤。面对这样环境恶劣的雪山,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退缩,不是害怕,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跨越它。“无畏的英雄红军依靠着自身的体力、意志和为翻山所做的有限准备工作,抵御和克服所遇到的重重艰难困苦,向大雪山发起了挑战”,“残酷的斗争环境使红军指战员在平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同舟共济,而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又总是毫不犹豫地把生命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种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让人敬畏和仰望。

  3、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

  1934年10月7日下午,刘伯承代表总部向教导师宣布突围命令,他简单地对还没有思想准备的干部们说:“现在苏区大部分地区被敌人占领,不好再展开大兵团作战,也不可能彻底粉碎敌人的‘围剿’了。面临如此严峻的局面,……,我们不能死守苏区等待灭亡,打出去就是胜利,我们相信应用的红军指战员一定能够取得突围胜利!”这是红军指战员根据当时的敌情及反“围剿”情况宣布的决策,反映了实事求是的创新胆略。同年10月10日的遵义会议中,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纠正了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此后的长征成为实事求是精神的典范。此外,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自己解决自己内部事务的举动为后来的独立自主开创了先河。所谓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要有自我意识,充分认识到自我存在的理由、权利、利益以及自身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在长征中,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地探索和开辟革命道路,正是这一创新胆略使历时两年的长征最终取得胜利。

  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团结精神

  紧密团结、顾全大局是贯穿长征过程中的一根精神主线,它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民族大义为重。长征是在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红军一边同国民党作斗争,一边又广泛地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把共产主义理想同北上抗日的奋斗目标融为一体。第二,以党内大局为重。在长征途中坚持了党内斗争的正确原则,即对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和张国焘的分裂行径进行了斗争,又避免了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最终实现了三大主力军在会宁胜利会师。第三,遵纪爱民,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红军每到一处都广泛地开展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关心群众的疾苦,为人民解除苦难,严守对群众利益秋毫无犯的准则,将人民群众放在首位。

  红军战士在长征过程中,面对重重困难,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充分体现出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方面的事迹不胜枚举,如在翻越海拔4900米,空气稀薄,终年积雪的夹金山时,就秉着“强帮弱,大助小,走不动的扶着走,扶不动的抬着走”的原则,使每一个战士都顺利安全的通过了。

  5、联系群众、革命为民的崇高思想

  长征途中,红军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利益,处处为民着想,帮人民所需。1935年冬,土豪劣绅把湖南尼溪、激浦等地农民收到手的稻谷都抢走了,然而红军一到,就开展打土豪的斗争,把抢走的粮食收回并分给群众。

  长征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人民群众是红军最坚强的支柱与后盾。正如革命家兼诗人陈毅在《赣南游击词》中写道“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战士始终不忘“人民是革命的母亲”的道理,始终把遵纪爱民作为事关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主力红军长征开始时,红军总政治部就发出指示,强调要争取群众,发展新苏区,要保证部队与群众的正确关系,坚决与脱离群众、破坏群众纪律的现象作斗争,不许丝毫损害工农群众的利益。这种始终密切联系群众,依靠人民群众,革命为民的崇高思想为红军的生存和长征的胜利打下了根基,铸造了靠山,提供了力量。

  长征精神凝聚了红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深刻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长征精神是永恒的、永存的,是我们的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给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带来重要的启示。

  二、长征精神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回顾昨天,红军长征已成历史,但长征精神将永远存在并传承发展,鼓舞着人们开拓进取,积极向上,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明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弘扬长征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深刻的启示。

  1、弘扬长征精神,启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

  报告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化”发展战略。在深化改革、稳步发展的过程中,党和国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经历许多意想不到的考验,但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想想长征两万五途中的艰难,想想红军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最终取得胜利,我们也应该并且能够在艰难险阻中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克服种种困难。

  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仍然离不开革命理想和信念的指导。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要在继承长征精神的前提下,培养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2、要发扬光大艰苦奋斗的精神,加强党的纪律性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长征留下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党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艰苦奋斗,不奢侈,不浪费。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保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的迫切需要,是保证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迫切需要。但是,当前个别领导干部将艰苦奋斗的精神抛弃了,忘记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重要原则,如__、周永康等腐败官员,他们贪求安逸享受,追求奢侈浮华的生活,形式主义和官僚作风严重,缺乏吃苦耐劳等廉洁品质。长征精神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党的纪律性,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并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

  3、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方针政策

138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