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管理学论文>旅游管理>

旅游毕业论文投稿

秋梅分享

  当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对旅游规划越来越重视。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旅游毕业论文投稿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旅游毕业论文投稿篇1

  浅谈巩义市旅游业发展动态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原有的、常规的旅游资源、旅游景观已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再加上我国的旅游模式已经从粗犷的大众旅游转向了更为舒适、更为精细的休闲度假旅游,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发掘新的旅游产品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随之而来的便是旅游新业态的不断出现,比如滨海旅游、温泉旅游、冰雪旅游、森林旅游、工业旅游、乡村旅游、科技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健康旅游等等。旅游业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要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伴随着旅游业态的发展,关于旅游业态的研究也逐渐浮出水面。旅游业态发展的驱动力和发展模式研究成为关键。

  巩义市位于嵩山北麓,西距离古都洛阳市76公里,东距离郑州82公里,东与荥阳为邻,西和偃师、孟津接壤,南与登封、新密依嵩山为界,北和孟州、温县隔黄河相望。整个城市属季风暖温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位高山区,中部为浅山丘陵,北部为邝岭。伊洛河自偃师入境,向东北流入黄河,形成东北――西南向的冲积平原。由于东南部山区对东南暖湿气流的抬升作用,该市雨量分布也是有东南向西北递减,在冬半年,由于太行山、中条山的阻挡,寒潮不易入侵,所以冬半年气温和全年气温都比同纬度地区偏高。郑西高铁、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均在市内设站。巩义为“郑州――巩义――洛阳工业走廊”核心城市之一。巩义市历史文化积淀特别丰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原旅游黄金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拥有国家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3处。

  作为一个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大量的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使得巩义市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在国家对环保问题严格把控的局势下,巩义市原有的工业经济必然会受到剧烈冲击。另外,巩义市作为黄土高原的最底端,整个城市属于丘陵地带,山势高低起伏,纵横交错,很少有大片成规模的农田可以进行耕种;土地相对比较贫瘠,作物产量也普遍不高。所以未来巩义市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不能成为理想的产业支柱,要想持续发展,仍需进行深思。

  通过对巩义市资源进行梳理,发现巩义市发展旅游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首先,巩义市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巩义境内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1.庞大的宋朝黄帝陵墓群。

  宋陵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著名皇家陵墓群之一,分布在今巩义市的西村、芝田、回郭镇和市区等地区。陵区有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等“七帝八陵”,围绕八座帝陵藏有皇后陵、皇室宗亲墓、名将勋臣墓近千座。宋陵地面现存石刻近千件,是一座浩瀚的大宋历史博物馆。

  2.康百万庄园。

  康百万庄园比山西的乔家大院大19倍,延续了历时12带、400年的财富神话。康百万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是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比山西的乔家大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康百万家族连富12代,400年久盛不衰,一直被誉为“豫商的精神家园”。豫商文化,将是河南文化元素的重要促成部分。

  3.杜甫故里。

  世界10大历史文化名人的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故里位于市区东10公里的站街站街镇南窑湾存的笔架山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诞生在笔架山的窑洞里,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4.寺庙文化。

  开凿于北魏的石窟寺是全国10大石窟之一,其中的18幅“帝后礼佛图”浮雕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珍品。帝后礼佛图、飞天,被定为全国美术教材的封面,文化品位之高可见一斑。慈云寺为千年古刹,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七年,是佛教传入中原后,由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创建的第一座佛教寺院,素有“释源”和佛教“祖庭”之誉。慈云寺是佛教传入中原后的第一座佛教寺院。

  5.河洛汇流。

  河洛汇流处则是“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的发源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和洛神赋等传说故事都发生在这里。此外还有唐三彩一直、白冶河瓷窑、汉代冶铁遗址、刘镇华庄园、伏羲台遗址、隋唐洛口仓遗址等。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使得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还能通过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已被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所广泛运用。巩义市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也可以大力开发文化产业,通过文化的开发增加旅游产业的内涵,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使得深厚的文化底蕴得到更好的传承。

  其次,巩义市农村资源特色明显。因为巩义市大部分为丘陵地貌,就形成了丘陵地区独具特色的民居形式――窑洞,部分地区还有地坑院。窑洞作为我国古代先民的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杰作,具有冬暖、夏凉、防震、防火等特点,这种民居建筑只有在黄土高原以及边缘丘陵地带才存在,对很多生活在平原的人,尤其是南方水乡的人,可能从来都没有体验过。巩义的农田保留着完整的北方农业尤其是旱地丘陵农田的耕作习惯。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林地主要以果树、桃树、杏树、枣树等北方树种为主,虽然比较缺水,但是却非常适合这些北方树种的生长,这些都有利于搞乡村采摘经济。

  这些独具特色的农村资源,为巩义市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具有投资少、回报高、见效快、无污染、可持续等特点。基于这两者各自的特点,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乡村农业休闲旅游不失为巩义市未来发展旅游的一种明智的选择。

  综上,未来巩义市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力于产业融合,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乡村休闲旅游,积极推动巩义市旅游业的转型,开发自己的优势资源,扬长避短,紧紧围绕河洛文化、豫商文化、佛文化、杜甫文化来发展文化旅游,借助农村地形地貌、农民民居特色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推动巩义市旅游业产业融合与升级。

  旅游毕业论文投稿篇2

  浅谈生态体育视角下贵州体育旅游开发策略

  所谓生态体育,就是指人类――体育――环境的相互协调、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建的关系或联系的活动,即通过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1]。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体育运动发展过程中所需的物质资料都从自然环境中直接或间接获得,自然环境提供了体育运动运行和发展的场所、资料,并影响和制约着体育的运行和发展[2]。生态体育是生活中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体育活动,是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健身运动方式。

  一、贵州户外运动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一)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优势

  贵州省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山川秀美,文化多样,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全省山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87%,丘陵面积占10%,土地资源的岩溶特征比较明显,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贵州省有“山的王国”、“瀑布之乡”、“漂流之省”、“洞府迷宫王国”的美誉。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溶洞分布最广、发育最典型的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喀斯特地貌之乡,全国经过考察探险发现的几十个长度超过10公里的溶洞中,贵州就占了2/3之多,贵州溶洞不仅囊括了世界溶洞所有的形态和类别,还包括很多世界上罕见的溶洞形态。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开展登山、攀岩、洞穴探险、山地自行车、汽车越野、定向越野等户外运动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

  贵州水资源丰富,储量居全国第九位,全省每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21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即河川径流量在1035亿立方米[3]。贵州境内八大水系中的重要河流有乌江、锦江、北盘江、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清水江、舞阳河、和都柳江,由于贵州地貌落差大,境内自然形成了桃源河峡谷、掌布峡谷、马岭河峡谷、南江大峡谷、飞云大峡谷、北盘江大峡谷和黄果树瀑布,以及十丈洞、四洞沟的激流、和险滩,是开展龙舟、溪降、溯溪、垂钓、漂流、垂钓、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的理想之地。

  贵州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暖湿润,境内林草资源极为丰富: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国际级公园22个,麻阳河、草海、茂兰、雷公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是开展徒步、野外生存、定向越野、探险、狩猎、露营、滑草、等山地户外运动休闲的必要场所。

  (二)贵州省体育旅游发展的弱势

  贵州省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作为一个不领边不靠海多民族聚居、贫困问题最突出省,在全国省际经济发展中属于落后省份,2014年,贵州省生产总值达到925.01亿元,全省人均GDP为26414.7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个地州市人均GDP看,其中贵阳市为55226.12元,六盘水市为36275.18元,而毕节市最低,为319350.89元,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大,对贵州省经济的整体提升造成了影响,而经济发展的滞后将影响贵州体育旅游的开发。

  贵州省位于我国的西南部,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这一特殊的地貌特征导致贵州省交通运输条件差,通往一些山区的路况复杂,道路狭窄,是的一些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点隐藏这种深山区中,而贵州省道路交通的影响,导致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差,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这是制约贵州省体育旅游开发额瓶颈。

  (三)贵州省体育旅游发展的机遇

  为了实现贵州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贵州省人民政府根据省内基本情况制订了《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贵州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历史性跨越,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扶贫开发,消除省内贫困和减小发展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和切入点。当前,我省在实施“十二五”规划过程中,充分尊重自然规律,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突出特色,规模发展,并加大了财政投资力度,充分利用贵州省贫困山区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推行了“绿色生态、立体经营,一业为主、多品共生,以短养长、滚动发展”生态经济模式。这为贵州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从而从根本上减缓或消除贵州省内的贫困问题,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

  (四)贵州省体育旅游发展的威胁

  在生态体育视角下,如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体育旅游项目协调发展是贵州体育旅游发展的首要威胁。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有其自身更替的规律。当外界干扰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调节与自身适应的承载限度,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和环境质量下降[4]。随着贵州体育旅游的开发,大量游客的涌入和各种体育旅游配套设施修建以及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开发,将会给原始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和破坏。因此,体育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应以保证在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有序开发,科学规划体育项目功能区,要把重点放在生态脆弱区、环境敏感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旅游项目,生态旅游要实现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贵州省体育旅游开发策略

  (一)科学规划体育旅游资源

  体育旅游资源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基础,制定科学的旅游规划是正确开发的前提。生态体育理念强调人、体育、自然协调发展,贵州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要科学规划体育运动场地,强调以生态为背景,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贵州省发展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

  (二)营造投资环境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实现贵州体育旅游快熟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首先,要加快贵州省绿高速公路建设以及通往旅游景点的道路建设和道路升级,为游客出游便利,以及为体育旅游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其次,发展贵州体育旅游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制订积极性的旅游开发政策,为旅游投资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采用股份、承包、租赁等多种方式吸引各方投资,共谋发展,最终实现区域体育资源有效利用和利益共享的发展目标[4]。

  (三)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

  进入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游客的旅游活动是以愉悦心情和满足求新、求奇、求异等个性化心理需要为主要目的。因此,依托贵州省得天独厚“山、水、林”等山地生态体育资源,从中选择资源赋存量大且富有特色、竞争力和自然景观完好的景区景点,开发特色体育旅游产品,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提升旅游地的吸引力和知名度,以当前贵州省生态环境建设为契机,依托当地丰富的山地资源,构建“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生态旅游发展平台,努力培育体育生态旅游精品地,精心打造运动休闲绿色生态产业品牌。

猜你喜欢:

    350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