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理学论文>数学>

七年级数学论文2000字

秋梅分享

  七年级即初中一年级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学习知识的一个关键点和转折点,因此,上好这个阶段数学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七年级数学论文2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数学论文2000字篇1

  浅析七年级数学困生的转化

  【摘要】一般来说中学的初中生源普遍较薄弱,七年级新生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比例较大。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今天,如何转化数学学习困难学生便成为我们数学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

  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在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

  1 改变观念,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

  我国传统教育从来都是有形无形地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以施于不同等级的教育。而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每个人均有独特的天赋,都有培养价值,关键在于要按照他们早期所表现出来的天赋,适应其特点进行教育。有材料表明,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的某些指标不仅在学生总体中具有中等水平,有的还具有较高水平,这为教师端正教学观,改革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实证性的依据。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现状是暂时的,必须承认通过教育的改革,他们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面对学习不良学生,教育观念的核心是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使自己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意识,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提出适度要求,用自己的信念去鼓舞学生获取进步,这是做好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工作的前提。

  2 实施成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自信心

  学生数学学习困难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由于在学习上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不断成功,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逐步转变失败心态,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如实施成功教育,创设成功教育情境,为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世界观、品质、性格正在形成的青少年一代,七年级新生是中学的起始年级,教师在他们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无论教师自己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我们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求知精神、行为作风、处事态度,乃至气质、性格、习惯,都对学生起到熏陶或感染甚至感召的作用。事实上,每个学习困难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不过因各种原因冲淡而已。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习困难学生在教师的“成功圈套”中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信心,进而感到经过努力,自己是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达到转化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目的。

  3 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是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教育管理、教学论等多方面的综合科学。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学习困难学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因此,教师要偏爱他们,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刚参加工作时,任教七年级数学,我和七年级新生从陌生到熟悉,从未知到已知,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我帮助后进生补习,并不断鼓励他们肯定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和他人一样取得好成绩。对于所教班级的两名学困生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先找到他们个人,分别问明是什么原因使他们不喜欢数学?上课为什么不用心听讲?又分别找到这两个同学的家长,得知他们都是单亲家庭,工作忙,负担重,还经常加班。
以至于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为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也无人辅导。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利用课间进行单独辅导,认真讲解各种类型题,在上课时,鼓励他们尝试发言,并对每一次发言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对他们提出希望,希望他们能够克服自身困难,取得更大的进步。事实证明我的方法是正确的。他们的听课状况明显好转,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还能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这让我感受到评价的重要作用。我认为及时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就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肯定.正如我们学校教务处主任所说的那样“鼓励学生时,不要吝啬你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每一句赞美的话语,每一次微笑,眼神的交流都是教师对学生的一个肯定。例如:当学生总结出数学中的定义或规律时,我可以表扬他们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数学家能总结出的定律,今天让我们也总结出来了”“某某同学总结的非常准确,如果声音在大点儿就更好了”这种评价即肯定了他的回答,又提出了建议。希望他有更大的提高。

  4 科学选取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实践证明:数学课一味的讲授,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和滋生抽象乏味的感觉。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心情大多处在厌烦的抑制状态,常感到学习数学很无聊、枯燥无味,学习没劲头,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家长及教师的责备,而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原动力,对学习的厌恶和抵制则日盛一日。但我们知道,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都有敏感性、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和好胜心理,根据这种心理,应改变传统的讲授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引发其产生进取心。

  七年级数学比较贴进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现实性和趣味性。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一个好的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最终达到转化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目的。

  如何转化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其方法、措施是多种多样的,体会也各不相同,还有待于我们共同的研究和探讨,真正能使每一个学生成才。

  七年级数学论文2000字篇2

  浅谈我校七年级数学活力课堂

  摘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一个核心理念。要让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现实,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的行为,关注每一位孩子,关注他们的心灵、情绪、智慧与体验。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充满人文色彩,让数学课堂焕发每一名学生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活力课堂 生动性 趣味性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当前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最迫切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坚守“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面对日新月异数学教学改革,如何改变旧模式教学下讲风过盛,师生身心疲惫的填鸭式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四十分钟讲到尾”。真正达到“用活教材、练活习题、激活课堂”的教学新模式,使师生身心充满快乐呢?然而,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合理选择,灵活运用,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校在实施课堂改革以来,本学期又在七年级全面推行活力课堂。近期通过一些主体性教学实践课,心中有了一点点浅显的体会。

  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很多学生对各学科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有的学生上数学课没多久,兴趣就慢慢消失,这几乎成了七年级数学教学的普遍性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活力课堂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从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本学科。我们可以利用课外活动举办自由形式的讨论,开展新生进校园数学快乐大本营活动,可利用切豆腐的方法,化难为易,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力课堂要以求新、求活保持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以“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新教材抓住了七年级学生情绪易变、起伏较大的心理、生理特点,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一)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

  在课堂引入中,设计各种形式、运用各种手段把学生调动起来,唤起他们的参与意识。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相信在这样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会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操作

  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当然,在教学中语言的精练、语调的变化得当、板书设计合理、字体优美雅观、知识丰富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科情感。

  三、活力课堂要重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兴趣教学入手,体现课堂活力,侧重于从以下几个环节中进行:

  (一)培养提前预习的习惯

  具体方法是预习前出示内容---导学案,学生预习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预习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预习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预习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预习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预习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讨论的习惯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三)生龙活虎培养观察能力

  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四、活力课堂要开辟课外业余小组活动,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陶行知做过这样的实验:强迫一只饥饿的鸡吃食,它不仅不吃,还要摆脱束缚;而让这只鸡自由去觅食时,却能快乐的去找,去食。同样,学习的过程也要让学生自主的探索。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在儿童的内心世界更为强烈。”让学生自己去参与、去实践、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佳化。

  参考文献:

  [1]赵萌 《陕西教育》 2009 第1期

  [2]张旭 《中国成人教育》 2007 第19期

  [3]彭娅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0 第4期

猜你喜欢:

    34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