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思修论文>

关于中国梦的思修论文2000字(2)

坚烘分享

  关于中国梦的思修论文2000字篇二

  《教育承载中国梦》

  【摘 要】文章在认真学习领会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基础上,紧密联系高等教育特别是作者所在学院实际,初步探究了中国梦的历史逻辑、现实意义、实现基础,对于增强人才培养责任感使命感,以教育梦、人才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承载;中国梦

  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深情道出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在全国上下、各条战线、各行各业激起了强烈共鸣。在北京政法职业学院,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大师生员工纷纷学习、热烈讨论,兴起了学习中国梦重要论述、办人民满意政法高职教育的热潮。从中国梦出发,引申出强国梦、教育梦、成才梦的大讨论,不断激发和传递着圆梦的正能量,不断汇集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着学院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梦想之源:中国梦的历史逻辑

  人类有史以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梦想。无论什么时代,不分民族、肤色、性别、年龄,大凡世界上的每个成员也会有自己的梦想。习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和科学总结了包括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梦想和美好愿景,这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幸福梦,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本世纪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

  自从中国近代史亦即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满清王朝的腐败,教育科学的落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几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救国救亡、民族复兴,自觉浴血奋斗、奋起抗争,前赴后继、英勇牺牲。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封建官僚主义还是封建改良主义,无论是封建地主阶级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都没有完成救国救亡的历史使命。那时,灾难深重的四万万五千万同胞,心中充满了期待,期待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民族的复兴,期待着人人过上和平、公平、幸福、尊严的日子,期待一个东方大国的重新崛起,这就是中国梦的溯源。

  谁能带领人民实现梦想?谁能领导人民走上复兴之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以五四运动为发轫,掀起了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主义在中国迅速、广泛传播,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图存、民族复兴的革命真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事件。工人阶级是中国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救国救亡、民族解放之路,走上了国家独立、人民幸福之路,这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光荣传统、伟大贡献,以及党为人民、为崇高理想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无疑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亿万人民铭记在心、世代传颂。

  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党领导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积极艰辛的探索和伟大的实践,这为亿万人民实现中国梦奠定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道路基础、制度基础和前进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奠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为实现中国梦创造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实现路径和条件保障。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领导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天地、新境界,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21世纪,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迈出了更加坚实、稳健的步伐。

  本世纪初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亿万人民过上了更加富足、自信、尊严的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更加丰厚的物质、技术与文化基础。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出了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新论述、新观点、新判断,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斗志和信心,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习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近代以来中国发展振兴的主题主线,科学诠释了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生动描绘了未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愿景,成为激励亿万中华儿女为之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新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奏响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前进号角。从近代史出发,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梦,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经过改革开放,经历温饱、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几个历史性的重要阶段,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历史逻辑、发展路径和必由之路。

  二、梦想之行: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人民心中魂牵梦绕的中国梦是什么,就是一个共同的美好愿景。总体上看,这个愿景首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梦就是复兴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华夏儿女的代代梦想,曾经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将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中国梦就是强国梦。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成为世界强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强大,必然为世界和平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中国梦就是富民梦。人民群众都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人人享有良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幸福指数、满意度、尊严度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四)中国梦就是强军梦。我军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军队,也将建成最强大的现代化军队,不仅捍卫人民和平劳动、幸福生活和国家安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是维护亚太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五)中国梦就是和谐梦。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当然,在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人们心中,自然还有只属于自己个人或者家庭的梦想。是啊,当我们走在大街上,当我们步行在公园里,问问市民;当我们在教室里,问问每个学生;当我们到田间地头,问问辛勤劳作的农民……可能得到种种不同的回答,但是,笑意写在他们的眉宇间,喜悦洋溢在心中,每个社会成员那属于个人的梦想自然不同,但大家共同梦想却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上面简单描绘的复兴梦、强国梦、富民梦等。亿万人民个人梦想实现之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之时!我们期待每个人都梦想成真!期待农民朋友年年收成更多、纯收入更高、住上新楼房、开上新汽车、医疗有保障;期待工人师傅工资年年涨、住得更宽敞、技术有进步、事业有发展;期待人民子弟兵忠诚于党、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献身使命,练兵习武、苦练本领,筑牢军魂、永葆本色……

  习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诚然,一个人有梦想,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去奋斗,有奋斗才会有成功;一个家庭,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希望才会有幸福;一个单位,有梦想,才会有目标,有目标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发展;一个民族,有梦想,才会有信心,有信心才会有力量,有力量才会有美好的未来。从现实性来看,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正在汇成强大的圆梦正能量。总之,通过学习领会习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的确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必将成为推动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动力!

  三、梦想之基:中国梦的实现基础

  教育承载梦想,人才支撑未来。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在于教育,关键在于科技,根本在于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栋梁之才,因此,我们的梦想首先就是教育强国梦、人才强国梦。我们的梦想,就是不仅建成教育大国,还要建成教育强国,让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不断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让学生皆可成才。因此,我们有理由期待青年学生学习成绩好、身体锻炼好、思想有进步、技能有提高、全面发展好,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栋梁之才。为此,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推进精神和习关于中国梦重要论述“三进”工作,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中国梦重要论述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追逐中国梦、融入中国梦,托起中国梦、奋斗中国梦的主题实践教育活动。要教育大学生,实现梦想,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实现梦想,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梦想,必须弘扬时代精神;实现梦想,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实现梦想,必须推进科学发展;实现梦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实现梦想,必须依靠人民团结奋斗。

  青年成就中国梦,激发圆梦正能量。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大学生现在是实现中国梦的后备军,来日会是生力军,将来更会成为主力军。对他们来说,中国梦首先是成才梦,更是报国梦,也是创新梦,还是强国梦。对照青年学生时代特点,用中国梦来激励和引领青年学生,是高校思政教师的责任所在,我们要牢牢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深化理想信念和思想品德教育,着力加强“三个自信”教育,不断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激发他们助推中国梦、成就中国梦的正能量,也指导、引导、帮助他们努力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实现中国梦,青年勇担当。广大青年学生要在学习领会中国梦重要论述基础上,还要认真学习领会五四重要讲话精神。强调,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广大青年学生要始终牢记的教诲,胸怀理想,勇于担当,不辱使命;要切实践行的指示,明确目标,顽强拼搏,不懈奋斗;要认真贯彻的要求,坚定信念,自觉实践,全面成才。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景荪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教育是基础;实现教育梦,职教是关键。联系学院实际,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兴校强校梦,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更多的合格职业人才,以“三满意三认可”(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满意,行业、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认可)作为检验办学成效的首要标准;要立足政法面向社会,围绕“办什么样的学院、怎样办好学院”,加快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努力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开放性、国际化的政法类职业学院,为建设平安北京、法治北京做出更大的贡献。

  实干兴业,奋斗圆梦。作为党员干部、人民教师,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立足本职、面对现实,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甘为人梯、甘当蜡烛,潜心学问、教书育人,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实现中国梦、北京梦、兴校强校梦而不懈奋斗!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学院2013年思政课题。

  作者简介:李进诚,法学硕士,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基础部思想理论教研室,副教授,学院纪委办主任。

关于中国梦的思修论文2000字相关文章:

1.浅谈中国精神的思修论文2000字

2.关于中国梦的思修论文4000字

3.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大一思修论文

4.大学有关理想信念的思修论文2000字

5.有关中国梦的思修论文3000字

245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