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社会学论文>伦理道德>

社会发展理论论文

斯娃分享

  社会发展目标具有导引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功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发展理论论文,供大家参考。

  社会发展理论论文范文一: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改善对策

  一、青岛市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职业学校布局不够合理,农村职业学校尤其是涉农职业学校太少

  一是截至2012年11月的统计,青岛市13所(不含特殊教育学校和师范学校,下同)市教育局局属职业高中有12所集中在中心城区(即市内四区,其中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位于城阳区),而五市(即墨、胶州、胶南、莱西、平度)没有一所青岛市市属职业学校,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二是各区(市)所辖的职业学校发展不平衡。除市内三区之外的各区(市)公办职业学校数量比较均衡,而其他类型的职业学校数则有较大差异,其中开发区和黄岛(原胶南)职业学校数量最多,黄岛(原胶南)11所,开发区8所。而作为人口最多的平度和即墨各有5所职业学校三是涉农学校和涉农专业少。截止2011年,在四市四区所有职业学校中,仅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和莱西市职业中专所设专业中有涉农专业。平度市职业教育中心崔召校区共设置5个涉农专业———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畜牧兽医、农牧技术工程、果蔬花卉栽培技术、农村电气技术。其中畜牧兽医专业202人,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432人,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165人,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130人,农村电气技术专业264人,共计在校生1200人。莱西市职业中专有5大专业:保鲜专业54人,园林绿化专业43人,果蔬花卉专业16人,畜牧兽医专业202人,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187人,共计在校学生为502人。也就是说青岛市每年涉农专业在校生共计1700人左右。相对于青岛四区四市约456万农业人口来说,所占比例微乎其微,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新农村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相距太远。

  (二)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当地职业教育发展需要

  青岛市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问题比较突出,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水平不高,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师数量不足。以平度为例,平度市职业学校的编制为1177人,实有在编教职工793人,其中专任教师665人,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特别是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具有熟练技能的实习指导教师缺口较大,特别是机械加工类、信息技术类、农林牧类、建筑类、服装设计与制作类等实习指导教师 2.“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目前职业学校缺乏掌握企业现代生产技术的高技能水平的教师,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来到学校,缺乏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导致实训尤其是生产性实训的教学质量不高。高质量的专业教师缺乏的问题虽然可通过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能工巧匠兼职,但受企业和职业学校现行管理机制制约,尤其是资金的制约,兼职教师的聘任存在较大困难。3.受教师工作量大及培训经费不足的影响,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青岛现有职业学校教师近40%缺少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难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由于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学校对专业教师的培训陷入两难境地。不培训则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适应教学需求;外出培训人员“过多”的话,存在经费如何解决、专业教学如何安排的问题。现在虽然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暑期通过参加青岛市级培训或者到企业实践锻炼等途径来提高自己,但培训的层次较低,而且绝大部分专业教师得不到这样的培训机会,导致知识结构的更新、专业技能的提高、综合素质的优化都受到很大影响,不能较好地适应教学要求。

  (三)对当地农民或外来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比较困难,政府缺少统一的培训管理

  一些职业学校为服务当地发展,利用自身在师资、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对当地农民和外来务工者进行技术培训,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也存在不少困难:一是此项工作的培训对象是农村劳动力,由于农民缺乏组织观念,纪律意识较差,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导致培训组织困难,人员不齐,特别是前期的动员工作很是费心费力;二是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导致鉴定考试、考核及格率较低;三是个别企业对职工的技能培训不重视,导致一些员工不能持证上岗;四是政府经费投入不足,培训师资薄弱、设施不完备,制约了培训的质量和数量。

  二、青岛市职业教育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及调研过程中有关学校和教职工提出的要求,笔者对青岛市职业教育如何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宣传,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由于受传统“升学观”“择业观”的影响,社会上对接受普通教育考大学非常重视而对职业教育则存在偏见,加之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和劳动强度都不理想,不少用人单位的唯学历倾向也直接影响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许多家长和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只是考不上普通高中后的无奈选择。因此,我们应在社会舆论和导向方面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如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职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形势,让广大民众尤其是学生家长认识到当今的现实问题:近几年由于普通高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与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少高校毕业生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越来越难,不仅使学生读书的成本难以收回,而且也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容易找到和自己学历相配的工作岗位,既满足了社会需求,也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经济的回报。尤其相对于农村学生而言,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进入职业学校掌握一技之长,既可以使他们依托农业科技进步致富,也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为了打消家长和学生的顾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观摩学生的技能大赛和课堂教学,向他们介绍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实际做法,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学校的技能教学和学生管理在最近几年取得的进步,消除他们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

  (二)调整布局,加大对涉海、涉农学校和专业的支持力度

  近期,青岛市政府做出调整职业学校布局,建设职教园区的重大决定。通过调整、撤并部分薄弱学校,重点扶持一批办学基础好、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克服发展瓶颈,争创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示范校,建成在全国中职教育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色学校、品牌学校。这一举措将对青岛市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次调整的主要对象是局属职业学校,对于农村职业学校而言,仍需继续关注。一是围绕全市现代产业体系,优化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充分发挥海洋优势,建立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在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新材料产业、现代海洋渔业等领域需要大量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对相关的中等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需求也会很大,所以在这些相关区域设置相关的职业学校或专业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前景的。西海岸经济新区、红岛经济区、蓝色硅谷等功能区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数量及相关专业远远不能满足蓝色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亟待调整,增加相关职业学校和专业的设置如涉海类职业学校和涉海类专业。二是加强涉农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的建设。青岛市约有456万农业人口,平度、莱西、胶州、即墨等市在种植、养殖等方面有许多优势产业,如平度葡萄、胶州白菜、崂山樱桃、黄岛蓝莓等都是知名品牌。现代化新型农业生产需要新型农民企业家和新型农民,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两条途径: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培训当地农民。青岛现有的职业学校中只有平度职业教育中心和莱西职业中专两所学校仅有几个涉农专业,与需求相去甚远。因此,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一定要重点扶持涉农学校和涉农专业的建设。三是尽快撤掉招生数量少、实训条件差、没有特色和骨干专业、当地没有产业依托、位置偏僻的职业学校。把人力和物力资源投入到办学条件好、社会声望高的职校,使这些学校的办学实力更加雄厚、专业设置更具特色,成为当地合格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当前新农村建设急需的技术人才主要是机电技术、汽车维修、建筑施工、服装制作、养殖、种植、农产品加工专业,农村职业学校应根据当地社会发展需求来设置专业,切忌跟风,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四是针对涉农专业日益萎缩的情况,政府部门对开设涉农专业的职校应给予财政补贴,将部分农字号学校建设成为农业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基地,适应新农村建设和绿色食品、农产品深加工、蔬菜水果保鲜、旅游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同时进一步落实青岛市按照四部委《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财教[2009]442号)文件要求,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

  (三)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实训基地和专业课教师缺乏问题

  调研中有关学校普遍反映,财政投入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尤其是一些职业学校由于缺少教学所需的实训基地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因此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为学校建设教学所需的实训基地。也可通过制定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优惠政策解决财力不足问题,对参与投资的企业,根据情况减税和免税。专业课教师不足也是困扰农村职业学校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应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配备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一是在招聘政策上,对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型师资,可由教育系统根据专业设置和实际需求自主招聘,劳动人事备案,以解决技能型师资紧缺的问题,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二是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将教师选送到企业和职业院校学习培训。特别是应组织那些原专业已被撤掉的任课教师和超额而无法安排的文化课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新设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生产技能,把他们培养成适应新专业要求的教师,以解决专业课教师不足的问题。

  社会发展理论论文范文二:循环经济促节约型社会发展

  一、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要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安排经济活动,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表现形式。从技术层次上看,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物质流动模式。它是将传统的“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废物排放”的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转变为“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废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和资源的再生化,其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长期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主要是以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从自然界开采资源和对资源进行多次加工形成各种各样的复杂产品。这种耗散方式多以物理和化学的生产过程所体现,向大气和环境排放出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严重造成环境体系的污染和生态体系的破坏。从科学范式的角度上看,循环经济不是简单的对三废的回收利用,而是基于技术范式革命基础上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所谓技术范式可理解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也是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循环经济的技术主体要求在传统的开放式技术范式的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产品生产纵向要求延长生产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的回收和再生;横向要求拓宽技术体系,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综合对废弃物进行产业化无害处理。因此,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资源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经济生产有效、生态效率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生产技术跨越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和能源形势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就业和物质消费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人们的生活物质及生存环境被严重污染的恶果,良好的生活资料和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十分短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我国的人口数量、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等方面,都存在着“增长的极限”趋势。资源无限制地采购,污染密集型产品的过多生产,使我国的能源和生态环境已达到了严峻的程度。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我国的生态系统本身是很脆弱的。在发展进程中,我国又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地位,总体科学水平还比较落后,环境生产率低,而且为了追求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目标,在发展自己工业的同时,还接受发达国家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较严重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另一方面,我国现有自然资源已无法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储量不足是一大关键因素。虽然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太阳能、核燃料、生物能、海洋能、风能、地能等自然资源的净储量均比较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可消耗量少,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了数量,我国的能源资源结构也不理想,其中煤炭资源占能源资源总量的75.2%,水力资源占22.4%,油气仅占2.4%,资源比重比世界油气比重(25.3%)要低得多。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的缺口将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基本能源消费占到世界总消费量的约10%左右,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超过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超过4.6亿吨标准煤。在石油需求上,我国今后新增加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而按照有关专家估算,我国煤炭剩余可采量为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石油剩余可采量为23亿吨,仅可开采14年;天然气剩余可开采量为6310亿立方米,可供开采不过32年。严重的能源资源危机已经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

  三、用循环经济领跑生态社会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人均GDP已接近1100美元,社会的发展正由生产型、温饱型向享受型转变,社会转型带来的结果是各种资源的紧张,并会因此造成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深加工、重型化发展的新阶段,单位能耗极高,能源需求巨大,能源供应体系紧张。与此同时,能源资源浪费现象比比皆是。我国的能源资源浪费与不科学、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密不可分,突出表现在资源生产与消费方式不合理、资源使用方式不合理、资源产权关系不合理等方面,从而导致节约意识和成本意识的严重缺乏。在此局势下,开源与节流成为经济建设的两大重点。加快对新能源、能源利用新技术的开发,已成为必然趋势。今年7月,国务院绘制出节约型社会蓝图,开始启动节约和替代石油、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绿色照明、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七项工程。用循环经济领跑生态社会,正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大亮点。做饭不冒烟、跑车不用油、三废零排放、利用太阳能将成为我国循环经济的一种模式。在世界石油价格越来越高、我国石油储量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开发石油替代品是一条解决燃油问题的重要出路。我们可以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从植物油中提炼生物柴油。这种生物柴油不仅价格低廉,而且以植物油为原料,燃烧彻底,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比普通柴油低50%,而且有害物质含量少,更有利于环保。为了节约成本,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还可以来自餐桌剩余的废弃物,将剩菜经过仔细过滤加工后,进行生物提炼。我国是个餐饮大国,每天餐桌剩余饭菜超过上亿吨。若将所有废弃食用油收集起来,作为生物炼油的基本原料,不仅能极大地节约石油资源,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杜绝不法分子用地沟油加工食品,保障人民健康。热电联产、余热利用应大力推广。热力发电厂在生产的链条中,同时为钢铁、炼焦、木业加工、地板砖加工业等提供剩余电力和热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等废料转入新的工艺流程,成为水泥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原料和养料。通过不同企业和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联合及资源共享,使废物成为下游工序的基本原料,实现增产不增资、增效不增亏的循环发展。塑料及其制品在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每年生产的传统化工塑料达千万吨,其制品废弃后埋在地下几百年不降解,被称为危害环境的“白色污染”。用玉米作原料加工“玉米塑料”将终结白色污染。学名叫“聚乳酸”的玉米塑料目前已在我国进入工业化试生产阶段。这种能全部降解的生物环保材料,可全面取代化工塑料,被视作继金属材料、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之后的第四类新材料,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这种玉米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可生产出无色透明液体“乳酸”,再经特殊的聚合反应过程生成颗粒状的高分子材料“聚乳酸”。这种玉米塑料颗粒可完全替代化工塑料中的合成树脂,根据不同需要,制成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纺织面料、日用器具、农用地膜、医用材料及生活用品和装饰品。当用这种生物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物品废弃后,可采用堆肥填埋处理方式,在自然界微生物作用下,彻底分解为无毒无害的有机肥料,施入农田,成为植物养料,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如果我国有100个年产10万吨玉米塑料的塑料厂家,我国将彻底告别白色污染。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开始大力发展化学纤维以来,目前化学纤维总产量已接近世界纺织纤维总产量的50%,其中人造纤维约占25%,合成纤维占75%。合成纤维由于可以节省大量棉田以及具有许多优良机械加工性能,因而得以在短期内迅速发展。但合成纤维是以大量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加工制成的,而人造纤维却是用某些废弃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棉短绒、甘蔗渣、芦苇、稻草、秸秆、木屑、豆渣等)为原料,经过化学和机械加工而获得的再生纤维。人造纤维的化学成分与天然纤维基本相同,具有良好的服用性(如吸湿性、透气性、柔软性等),这是合成纤维所不能具备的。用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制成的衣物,废弃后还可以重新作为原材料再回收利用,因此,大力发展人造纤维、降低合成纤维的生产比例,是实现循环经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又一条有效途径。

  四、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条件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社会的发展目标。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循环经济会议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制订了相关计划:到2010年,我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形成一批具有较高资源生产率、较低污染排放率的清洁生产企业。在重点领域,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为建立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国已加大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力度,为建立生态社会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加强宣传,使人们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逐步提高。同时,绿色服务业、环境标志认证体系、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营销等,都成为一些地方推进循环经济的工作方向;二是组织试点示范区,在不同层面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工业园区,创建生态工业园;在农村,推广生态农业;在城市,开展生态城市建设和循环经济试点。尽管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已有一定基础,但从整体上看,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有一些实际困难和障碍。循环经济不仅与政府部门和企业相关,而且与每个公民、每个家庭密切相关。但是,人们对循环经济在思想意识方面认识不足,对我国面临的资源危机还持乐观态度;在法律法规体系方面,还没有形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框架,环保着力点仍放在末端治理上;在激励政策方面,对再生资源分类回收处理体系和费用机制的政策可操作性不强,执行成本高;在资源共享和关键技术方面,缺乏相关的理论研究与信息渠道;在循环经济作为系统工程方面,体制尚未建立健全,各地方政府、各部门还未协调一致。全国各地、各级政府都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全面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1、尽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2、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循环经济的发展,利用经济手段,采用激励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3、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形成社会氛围。在推广循环经济的过程中,积极采用三全管理模式(全员参与管理、全过程管理、全面管理)进行循环经济的制度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人人有责的强烈的节约意识。政府可采取激励机制,激发全国公民的责任心。4、在企业,生产任何一种产品,从资源开发、生产、流通、消费乃至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将每个环节和所有因素都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综合的循环经济体系。5、在全社会,组织编制循环经济规划,加强宏观引导,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用循环经济理念,合理调整经济区域布局。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真正形成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公众行动的运行机制。

社会发展理论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社会发展的论文

2.关于社会发展论文毕业论文

3.浅谈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的主体论文

4.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论文

5.关于社会学的论文

6.社会学论文

    117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