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脑力开发>思维方式>创新思维>

新闻采访和报道的4种创新思维

家辉分享

  创新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在英文中,这个创新Innovation,它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新闻采访和报道的4种创新思维,欢迎大家参考和学习。

  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创新思维(一)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指思维的主体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不拘常规,围绕某一问题多向思考,通过知识观念和不同事实的组合,探求尽可能多样的想法和结论。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它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无一定的范围,是对不同现象和观念比较、“嫁接”后产生新思路的重要手段。

  发散思维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不断求索的联想品质,经得多,才能见识广。有厚实的储备,丰富的学力,思维的“触角”才能多向发散,而不断求索的联想品质无疑拓展和掘深了思维的空间及深度。2006年3月14日,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农民日报记者问:“在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以及社会各界关注度最高的一个话题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中央也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从今年起全部取消农业税,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达到3397亿元。请问,现在为何还要专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与中央过去一贯的农村政策是什么关系?”这问题就很到位。

  首先,记者关注了代表们议论的热点问题,熟悉中央对“三农”问题采取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其次,在阐述了有关农村热点问题的基础上,记者将问题引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层次,并将此与中央过去的一贯政策联系起来发问。此一问,引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点思考,政策性、指导性强,令人振奋。记者如果没有“三农”政策的知识垫底,思维就难以发散而上升,就难以提出有如此深度的问题。

  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主要特征。其中,变通是关键。变通,记者才能思维敏捷,为新闻采写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变通,记者才能临事不乱,巧借情境,化难为易,变难题为成功的契机;变通,记者才能因时因地因势不同而灵活处理问题,充分发挥新闻采写的主体意识和独创意识。2006年9月,北京大学周忆军(阿忆)副教授所谓“哭穷”事件引起社会广泛的反响。媒

  体从阿忆自己列出的收支情况,到反映受众对阿忆兼职及“哭穷”一事的不同声音,再到阿忆的回复及北大师生对教师兼职的看法,进行了全过程多视点的报道。不同方面的看法及见解表现了新闻报道的多向性、丰富性和灵活性。从某种角度看,这也是新闻思维的发散与变通。因为发散得较充分,有人得出“弱者对弱者的讨伐让人心痛”的结论,认为阿忆“这样一个凭能力吃饭的人不应成为公众的靶子,公众的矛头更应对准那些不合理、不合法的高收入者,对准那些靠权力而非能力获得资源分配优势的人,对准那些不敢公布收入的问题官员、垄断行业高管以及科研‘包工头’等。弱者联合起来与强者博弈才有意义”。新闻报道的发散,引发了受众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从就事论事,到剖析新闻事实内涵,揭示新闻意义,进行价值的深入探讨,无疑加重了新闻的份量,提升了新闻内容的人文精神含量。

  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创新思维(二)辩证性思维

  大千世界丰富而复杂。新闻事实或问题往往呈现出多面性。新闻采访的立体式挖掘,多面入手,综合各方观点,其实就是辩证思维的具体运用。记者用矛盾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思考某一问题或观照某种事态,不仅是应该的并且是必须的,因为报道对象本身就具有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在记者采写和报道过程中,这种对立统一规律不断地在起作用,辩证思维应成为形成中心思想的主要思维形式。

  例如,一些媒体以“安徽省原卫生厅女副厅长以色谋权内幕曝光”报出新闻。“以色谋权”成为吸引受众眼球的所谓“亮点”,其实这反映了报道者在思考时的偏颇与片面。“以色谋权” 无异于“红颜祸水”的翻版,而若以辩证思维直击之,这种报道岂不是放过了有权有势的男人(更大的腐败者),岂不是放过了不合理的官员任免制度?这样写,赢得了注意力,却忽略了根本的人文精神和法制精神,确实值得新闻业界辩证地反思。

  辩证思维对于形成新闻报道的宏观构架也是必不可少的。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国家发生印度洋海啸大灾难。媒体迅速将灾情向世界报道,国际社会的救援行动大规模展开。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受灾国展开了政府救援和民间捐款救灾活动。报道中,我国主流媒体宣传了中国人民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热心救助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为我国在世界上树立大国形象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遗憾的是,在救灾活动开展后,我们的主流媒体又沿袭了“报喜不报忧”的思维定势,全力报道救灾捐款的场面、数字和感人的事实,几乎忽略了严重灾情的后续报道。而且,即使报道灾情,也是干巴巴的数字,灾民的泪水、灾区的悲惨等种种触目惊心的场面和事实被淡化、虚化了。受众充分感受到了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有情”,却难以直观地、深刻地体会到灾难的“无情”。传播信息不均衡,是报道思维片面造成的结果。其实,灾难与救助本是辩证统一的。我们选取惨不忍睹的灾难场景,展现灾民悲痛欲绝的形象,不正是对捐款救灾意义的有力诠释吗?

  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创新思维(三)探询性思维

  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记者如果不关心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的事情和利益没兴趣,对现实生活没有探讨的激情,仅仅浮在事相表面,就一定做不出有新意的新闻来。对记者而言,失去了头脑中的问号,就等于失去了创新思维的动力。密切关注社会动态、现实工作与群众关注的问题,下大力气深入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点子、新方法,是一个记者重要的思维品质。新世纪是个变化与发展迅速的时代,社会转型及改革深入,必然带来种种社会问题和人生困惑。

  将国家的政策、社会经济生活的难点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潜心于一线,广泛涉猎,多向探询,缜密思考,提炼研究,是写出既体现民心民意,又符合时代精神特质的新闻佳作的必由之路。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许多优秀作品都是记者运用探询性思维而创造的硕果。例如,《从邮局看变化》、《“我们穷得只剩下钱了”———精神文化建设备忘录》、《金牌不是名牌》、《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吉林省向“走读官

  ”亮黄牌》、《安徽省农业税费改革系列报道》、《关注食品安全》、《邱妻未能见到最后一面———专家建议增加临终告别权》等新闻,都是抓住社会转型时期的焦点、热点问题,关注改革进程,留意民生疾苦,抨击歪风谬误,弘扬真理正义,倡导人文关怀和精神文明。它们提出的问题是有典型意义的,因而成为社会的镜子,对社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探询性思维的微观层面是细致的追问和深入的质疑。中央电视台王志是质疑式采访报道的典型,他在2003年我国“非典”流行期间,以深入寻找问题、反映情况的采访博得了受众的好评。在《面对面》栏目的《王歧山:军中无戏言》节目中,王志言辞激烈,故意错问激问,引发了北京市代市长王歧山一席肺腑之言及切实的防“非典”措施。这对于稳定市民情绪,有效防控“非典”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创新思维(四)前瞻性思维

  前瞻性思维表现在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以及对有价值的事物的肯定,是记者思维的能动性成果。现在是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涌起、交汇甚至于泛滥,受众已不满足于获得浅表的动态新闻,而是希望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特别是对于一些新鲜事物的发展趋向与前景极为关注。因此,记者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超前思考的能力。一个好记者,往往能在大多数人都想不到的情况下,将昨天的事实背景与今天的事件联系,进而对明日的前景预测,揭示新闻事实内在的意义。

  记者具备了前瞻性思维,能见微知著、由表及里,对未来可能的变化及走势提出自己的见解。前瞻性思维要求记者对事物细致观察,并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透彻地分析研究,科学评估,不把话说满,给受众思考和回味的余地。大凡对事物发展趋向的预测性采访报道,对事实有深度和见解的分析式采访报道都离不开前瞻性思维。

​创新思维相关文章:

1.创新思维给我们的启示

2.创造性思维生活例子

3.创新思维的例子

4.创新思维的训练环节

5.创新思维的名人事例

    304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