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新闻资讯>国际>

美国年轻人的长不大危机

超财分享

  现在美国的年轻人都呈现出一种长不大的状态,这是美国社会潜在的危机。其实这何尝不也是我们中国的社会的危机。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美国年轻人的长不大危机分析,让我们一起共勉。

  年轻人的长不大危机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参议员本·萨瑟(Ben Sasse),在2017年5月出版了一本书《正在消失的美国成年人:成年危机及如何重建自立文化》(The Vanishing American Adult: Our Coming-of-Age Crisis--and How to Rebuild a Culture of Self-Reliance)。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美国出现的年轻人长不大现象。但其实,在中国我们也有同样的感觉。

  本·萨瑟说,现在美国出现了一种现象,年轻人有一种长不大的趋势,20岁左右的年轻人跟10岁孩子之间的行为模式差不多。一个表现就是,在像Twiitter和Instagram这样的社交网站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话题标签:“做成年人”(adulting)。比如,刚刚“按时付了这个月的账单#做成年人”。这个词被用来描述所有成年人该做的事,像做家务、付信用卡账单等这些琐事。本·萨瑟说:“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来说,表现得像个大人似乎是在进行某种角色扮演,好像做大人份内的事很可笑,需要进行模式转换。”

  另一个表现是,年轻人开始更多跟父母住在一起,而不是成年后搬出去自己住。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数据说,在2016年,18-34岁的成年人中,住父母家的比例要略高于自己住或者跟伴侣一起住的比例,这是美国130多年来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25-29岁的美国人中,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人有25%,10多年前还只有18%。

  因此,本·萨瑟说,美国正面临一场年轻人长不大的集体危机。原因有经济方面的,也有社会文化科技方面的。年轻人已经被经济繁荣、物质丰富、提心吊胆的父母以及科技给宠坏了——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悉?

  本·萨瑟自己是三个孩子的父亲,最小的6岁,最大的15岁。他从自己教育孩子的亲身经历来讨论,如何把孩子培养成能够自立的“成年人”。

  本·萨瑟指导年轻人如何长大

  第一个方面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需要”和“想要”是两个不同的词。比如,当他6岁的儿子指着玩具说“我需要那个”时,他和妻子会告诉儿子,他并不“需要”那个玩具。因为他的生存与否跟能否得到那个玩具没有关系。他只是想要。学做成年人,首先就要把代表实际需求的“需要”和代表欲望的“想要”区分开。因为,成熟和自立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能够接受在物质不富足的情况下保持快乐。毕竟,除了王思聪,谁年轻时没穷过呢?

  第二个方面是,培养对工作的热情

  本·萨瑟发现,自己遇到的几乎所有有趣的人,“都有很强的职业道德,都专注地做着哪怕十分低微的工作”。这种对工作的热情,是他们年轻时候就养成的。受此启发,本·萨瑟去年就把自己当时14岁的女儿送到养牛场去帮忙一个月。养牛场的工作很辛苦,但女儿乐在其中。虽然在养牛场喂牛这种实习工作,并不会在大学面试时加分,但是,本·萨瑟说,它很重要,因为“我们的孩子不仅需要对有幸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心怀感激,而且应该特别重视自己是否有解决人生难题的能力。”

  第三方面是,让年轻人多跟隔代的老年人交流

  隔代交流已经变得非常少。《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在2014年曾有一篇文章说,根据一项研究,60岁以上的美国人中,只有25%在过去六个月与36岁以下的年轻人谈论过重要事情。如果不算亲属,比例只有6%。在中国同样如此。而让老人跟年轻人交流,其实好处很多。比如,年轻人可以学习到老人的经验,以及会更早懂得耐心和以长远眼光看待事物的重要性。

  第四方面是进行有意义的旅行

  旅行可以让青少年离开平时熟悉的环境,走出舒适区,了解从前不了解的东西。旅行过程中,还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克服困难的乐趣。去哪旅行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怎么旅行。因此,不要参加日程被规划好的团体游,最好是自己在旅行中去发现、体会和寻找。

  第五方面是培养阅读习惯

  本·萨瑟和妻子会帮助自己的孩子挑选一些经典的作品,“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他们了解自己在天地间的位置,而且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继承的这些传统的价值。”

  年轻人没有长大的表现

  1、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

  这是我在很多年轻人身上看到的一个共性。迟到时,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时,把事情搞砸时,我看到太多年轻人用各种理由搪塞自己的失职。

  培训主持人时,我分配下去写串词的任务,把素材整理好放在群里,留了一天的时间。而我布置的串词,最多半小时完成。男生A没有交,晚上可怜巴巴的给我打电话,说,学姐,我睡过了,手机静音……

  这样的年轻人很多,包括我自己。我们擅长给自己的过错找理由,擅长遮掩自己的失职,无能。所有恶劣后果都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事实上呢?很多错误都是可以避免的。而我们之所以成为那个背锅侠,究其根本,是因为自身经验匮乏,或是根本就不用心。

  承认自己能力不足,有那么难么?为自己的错误买单,有那么难么?

  就有那么难,因为我们害怕承担后果。当那个后果超过我们的承受得范围时,本能驱使我们和这件事撇开关系,蒙蔽自己的双眼。这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是一种纵容。

  年轻人,你为什么长不大?因为你没有承担错误的勇气。只有摆脱一犯错就潜意识为自己开脱的死循环,客观地思考问题,才能把吃的亏都嚼烂了咽进肚子里。这些错误,乃治病的良药,滋润百体。如果你选择视而不见,你同时也选择了一个不思进取的自己。

  2、没有尊重前辈的基本礼貌

  网红“咪蒙”说过,90后很真实,他们喜欢钱,喜欢装逼,从不掩饰,因为这是人类的本性,他们不会因为你资格老,你年龄大就服你,但会因为你牛逼而对你五体投地,甚至给你跪了,他们心里就是,“哇,你好牛逼,你说什么都对”。

  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喊出“陈思聪是我老公”毫不羞耻,他就是富二代,有钱就是牛逼,我就是要给他生猴子。喊马云“爸爸”毫不羞耻,他就是有钱,就是牛逼,我服。

  与此同时,很多年轻人又把尊重前辈视为谄媚。好像对领导或是上级太尊重,表示我们向这个潜规则横行的世界低头了。

  得知在医院工作时,要向每位护士老师低头问好时,我们为自己鸣不平。每次展示自己的成果时,要加上感谢老师的指导,我们觉得无法理喻。这个世界是怎么了?为什么人人都这么虚伪?为什么这么多套路?

  一些年轻人,对待领导简单粗暴,粗鄙无礼,还自以为自己有节气有个性,别人都是怂包。事实上,我们不知道,只是因为我们受到关于礼节的教育还太少。对前辈的鞠躬,微笑,不只显示我们尊重权威,更是摆低自己的姿态,传达谦虚的信号。没有一个前辈会喜欢目空一切自视甚高的新人,我们的无礼,是在断送自己的前程。只有我们现在尊重权威,遵守游戏规格,等我们成为权威时,才会得到应有的尊重。

  领导既然身处高位,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即使他做的不好,自然有他的上司定夺。我们在其位,只要尽我们的本分,蓄势待发。这是涵养,也是处世之道。毕竟,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3、信仰的缺失

  信仰缺失,导致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稳定而深刻的三观。很多年轻人,漂浮不定随波逐流,追别人都在追的热剧,穿别人都在推荐的潮牌,做身边人都在做的事情,到头来却不明白自己做这一切的目的。如果一定要说他们生活的终极目标,归根结底大概是赚钱养家。如果一个人活一辈子只为了这个,多少有些悲哀。

  而在这种脆弱的价值体系以下,年轻人的抗打击能力,也异常脆弱。这也是他们人云亦云的原因之一,毕竟,躲在人群中永远不会成为被枪打死的出头鸟。我的很多朋友,拒绝一个人出去玩,拒绝一个人吃饭。如果有什么自己想做的事,找不到伴就会放弃。这是有多么缺乏安全感?一个人并不说明你是异类,一个人也不代表你被排挤,一个人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只是刚好一个人而已。

  而信仰,是一个人的软肋,也是一个人的盔甲。信仰,让我不害怕失败,因为我知道有一位上帝全然接纳丑陋渺小的我。即使跌倒再多次,都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那种感觉有多好,它让我放肆地做我想做的事情而毫无顾忌。因为无论我做什么,都是安全的,我的背后有一位高过万有的托住我。就像前段时间准备化蝶飞晚会主持人的事务,我焦虑到凌晨四点还难以入睡,只剩一周,作为主持人的负责人,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压力很大。但当我回想起我的上帝时,就重新得力。

  人是需要信仰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是钢筋铁打的,不是所有苦难都能自愈。一个人,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他约束着你又释放了你。他带你理解宇宙,领你深入人性,他教你,生而为人,如何自处。

  >>>下一页更多精彩“年轻人励志奋斗的话”

3498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