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生活小常识>

丹参的栽培技术

玉叶分享

  丹参,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下面跟着学习啦小编一起来看看丹参是如何栽培的吧。

  丹参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地质地势 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地块种植。平地要作排水沟;山地、岭地宜选向阳的低山坡,坡度不宜太大,10°~30°较好。土壤有机质含量应大于8以上。PH值为6.5~7.5之间。

  整地施肥

  丹参根深,入土约33cm以上。因此,在前作收获之后,深翻土壤35cm以上,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2500~3000kg,加过磷酸钙50kg9翻入土中作基肥。于栽前,再翻耕1次,整细把平,作成1.3m宽的高畦,四周开好深的排水沟,以利排水。

  栽培方法

  选苗栽培 丹参栽苗成活率较高,容易达到苗全、苗旺、苗壮,产量高且稳。春栽于4~5月,秋栽于10月下旬进行。宜早不宜迟,早移栽,早生根,翌年早返青。栽种时,在畦面上按行距33×23cm挖穴,穴深视根长而定,穴底施入适量粪肥作基肥,与穴土拌均匀后,每穴栽入种子繁殖的幼苗1~2株,栽植深度以种苗原自然生长深度为准,微露心芽即可,栽后浇透定根水。大面积栽植的,也可半机械化作业,即机械开沟,人工散苗,机械覆土并镇压。

  种根栽培 选择用种子繁殖的,生长1年、健壮、无病虫害的丹参根段,大小粗细分开,分别截成5cm长的段;将整好的地做成80cm宽的高垄,按株行距25~30cm×30~40cm挖穴,穴深4~5cm,将截好的根段,浸泡于生根粉溶液中30分钟,边捞起边栽植,每穴直立顺栽或斜栽1~2段,不要倒栽,栽后覆土4~5cm,再将周围土壤压实,保持土壤湿润,15天左右即可出苗。大面积种植的,可半机械化作业。

  田间管理

  松土除草 丹参前期生长较慢,要及时松土除草,一般在封垄前,结合追肥进行1~2次,封垄后要及时清除杂草。

  及时追肥 可在6月中旬亩追施硫铵50kg。在植株侧面开浅沟撒施,然后覆土。

  防治病虫 丹参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和地老虎。根腐病发病后使根部发黑腐烂,地上茎叶枯萎死亡,6~8月多雨高温季节易发生此病。防治上可及时排水,忌连作,可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地老虎危害嫩苗,可用3%马拉硫磷粉剂1∶10拌毒土,撒在行间进行毒杀。

  采收加工

  采收时间 春栽的于当年晚秋至上冻前,秋栽的于栽后第2年的10~11月上旬,当地上茎叶枯萎时可采挖,收获时,先挖动根周围的泥土,再顺行,将根部全部挖起,注意,尽量不要保持根茎完整。大面积栽培的,可采取机械收获。

  加工方法 挖起根条后,不要用水洗,要在去毛、修芦,剪去细尾后,摊放在干燥通风处,晾干至5~6成时,堆闷发汗2~3天后,再晒至全干,即可出售。

  丹参的功效

  1. 用于胸肋胁痛,风湿痹痛,症瘕结块,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

  丹参活血祛瘀作用亦非常广泛,尤以治疗胸肋疼痛、症瘕结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具有良效,常与川芎配伍应用。对于这一点,《本草纲目》中就有详细记载!惟药性寒凉,用于血热瘀肿病症尤为适宜。在治疗胸腹疼痛属于气滞血瘀方面,往往配合砂仁、檀香等药同用。

  2. 用于温病热入营血、身发斑疹、神昏烦躁等症。

  丹参性寒,入血分而能凉血,入心经而能清心,故可用治热入营血、身发斑疹,以及神昏烦躁等症,常与鲜地黄、犀角、玄参等药同用。

  3. 用于心悸怔忡、失眠等症。

  丹参还有养血安神的作用,用于心悸失眠,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药配合同用。

  此外,临床常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血栓、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迅速缓解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胸闷、头痛、头晕等症状;有效防止中风、偏瘫、猝死等心脑意外的发生。

丹参的栽培技术相关文章:

1.丹参怎么种植

2.怎样种植丹参 丹参种植方法

3.种植丹参的效益如何

    2411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