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文章>

初中家长育儿心得文章

淑贤分享

每个家长对于育儿的心得都不同,都是有自己的一套,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初中家长育儿心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家长育儿心得文章:我们的育儿心得

很多人都感叹我们养了一个好儿子,也常常有人建议我们写一下育儿心得。其实我们也蛮为难。因为也有部分人认为孩子优秀是天生的,后天的教育并不十分重要。而我们的想法是:孩子的聪明与懂事可能会有点先天性,但我们更认识到:孩子从他的出生到长大成才,他的生存环境对他的成长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孩子从他出生以后,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他的特点,并且有很强的可塑性。关键是家庭、社会、学校是不是共同给他提供了一个成才的环境,这其中家庭能否针对孩子的特点,给予正确的教育与帮助,对他的成长,是至关重要。我们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连续多年都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的企业,我们的员工大多数都是来自各个方面的优秀分子,我们的部分员工的子女也非常出色,这都是我们感到骄傲的地方,但是我们更期望有更多员工的子女,他们能够出类拔萃,能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较大的贡献,能够孝敬长辈与父母。也期望我们的员工能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得到快乐,晚年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为此我们把自己的育儿心得推荐给公司里已经当父母或是准父母的员工,希望对他们培养子女有所帮助。

培养一个各方面能力都强,深受社会欢迎的优秀孩子,就像我们生产一辆深受客户好评,质量优秀的高级车一样,从第一道工序到总装下线,都必须给予高度关注。为此我们把各个阶段的育儿心得告诉大家。

一:学龄前的教育和小学阶段

在我们中国的儿童教育方面,似乎一直在维持一种模式或方式(不太注重孩子们的个性)老师都希望孩子们经过教育培养后,成长的结果是整齐划一的,因此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有独立个性,没有特点。我们看了很多介绍如何培养孩子的文章,其中孩子的早期教育都谈到了:讲了父母给孩子讲故事,讲了如何教孩子背唐诗、数数等,原本应该在小学完成的教育都提前了。这些方法也许都有益。但我们认为:在学龄前更应该注重培养小孩的手脚协调性,观察周围环境的好奇心。

孩子教育,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环环相扣的。但没有统一的格式,也没有规定的模式。更不像有些人说的:孩子要成才,在几岁前要学会背多少唐诗、要学会认多少字、要学会多少数字以内的加、减法等等,我们认为学龄前的孩子最有效的教育是边玩,边学。父母要耐心、仔细地观察,善于和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加以引导。记得我们孩子在四个月左右时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带他去看电影,发现他那么小,竟然会瞪着好奇的眼睛跟随着电影画面,前后足足有四十分钟左右静静地在看电影画面,这说明孩子好奇心特别强。在七、八个月时坐上公交车他也会特别安静,似乎在细细的体会着什么……,然而当我们下车后,他又会急速寻找开走的车辆,仿佛想弄明白这大箱体是怎么动的,我们会很耐心地给他有寻找的机会,一起追寻孩子的目光,我们曾多次发现他竟然盯着汽车的轮胎,,而且每一次他都一直看到汽车开远才悻悻地将目光转换,再去追寻另一个会动的物体,如果我们是走在树阴下,他一定是高高地抬头,看着被风吹动着的树叶,他的神情有时很紧张,有时又会很激动,这种时候我通常是很耐心陪伴着他,尽可能用心去理解他的好奇心,用他能理解的语言与他交流。

好多人认为婴儿是没有认知能力的,只要吃饱喝足就行,教育的问题可以放在以后,我们的体会是: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好奇心应该从很小开始,这对他今后自学课外读物,增加知识面很有帮助。现在年轻的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常常顾不上孩子,只能让双方的老人带。但一定要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如果你关心了孩子精神生活的,孩子一定会跟你亲热,这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亲情。而那些生下孩子后,就完全将孩子托付给老人的年轻父母,现在看起来很轻松,将来也许会后悔,因为做父母的不仅是生他,更重要的是养育他,当你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时,他也会给你带来喜悦。另外培养子女的经历,也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份。现在大多数老人带孩子,是只顾满足孩子的吃喝,年轻的父母会想到孩子的其它兴趣,会给孩子更多的是物质生活以外的东西。

孩子出生来到这个世界,很多父母亲都十分爱孩子,甚至不惜放弃现有的好工作全身心投入了育儿教育,但我们认为:父母亲注重自身的学习,对孩子成长也有影响,一对有文化、有修养,又热爱家庭的父母才能营造出对孩子成长有利的环境 。

孩子二、三岁时,我们当父母的会经常交流,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力求统一思想,我们主张对孩子的教育应有张有驰,尽可能给他创造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不主张用很严厉的手段逼迫他学习。在生活习惯上、认知能力上一定要循循善诱、耐心启发,但在原则问题上(是非、诚信、礼貌和对待老人的态度问题等)必须从严,而且是一有问题及时教育,决不拖延,因为孩子小,如果你把前一段时间发生的事,延后了批评他,他会感到惘然、会不明白。那么教育的效果就会减半。而且我们不主张对孩子大声喝斥,并且决不轻易打孩子,但一旦要动手打他了,就做到打一次,就有一次的效果,决不含糊。而不是像有的家长,经常用手撩孩子、经常用粗话骂孩子、完全凭着自己的好恶,用自己的情绪来评断孩子的对与错。这是非常有害的,会破坏孩子对是非的判断能力。

孩子小时候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家长才有分析孩子的长处与短处的机会,才能仔细观察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认数的能力,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公交车上与孩子交流:见什么就说什么,玩“词语堆彻”“成语接龙”练习对数字的反应(读出每一辆从身边开过的车牌号)等,这种游戏让我们乐此不疲。在家里我们有时间就与孩子讲故事,如果突然有事做,就让孩子复述以前讲过的故事,我们会随时提问,让孩子感到你是在认真地听,同时再不时地表扬他几句,以提高他的讲故事的兴趣。有时候孩子也会无理取闹,对孩子过分的要求,我们仍然坚持耐心地讲道理,一般不要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当你实在不能解决时,也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在冷处理的阶段是逼迫孩子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特别推崇这方法,有时候让孩子明白道理,并不是大人们教他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而是让他自己去“想”,自己去“悟”。当然任何方法都要适可而止,多用或滥用都会适得其反。

我们的孩子很小就表现出他的逻辑思维:我们在喂他吃饭一般都会说:“乖孩子多吃点,可以长大,长得像妈妈一样。”“那么妈妈长大了为什么还要吃饭呢?“妈妈吃了慢慢变老呀!”“那么奶奶老了,为什么还要吃呀?”……。他听过很多童话也会在生活中用:有一次他不听话我在责骂他,可他心里不服气,小嘴嘟嘟囔囔地说;“妈妈应该是怕我的”,“为什么呢?”“我是牧羊犬呀!”我忍不住地笑出声了,我属“羊”。孩子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就一定要让他融入同年龄孩子的群体生活中去(独生子女就尤为重要了)孩子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的责任在我们家长,上幼儿园前要有一段思想上的抚恤,可以简单地告诉他,我们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了该上幼儿园了,就象大人要上班、哥哥姐姐要上学,没有任何的通融余地,家长的态度坚决了,孩子是会接受的。告诉孩子在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有老师讲故事、有各种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多开心呀!有家长埋怨幼儿园的教育,但这就是社会现实,我们个人改变不了。孩子上幼儿园,是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与社会接触的第一阶段,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一定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生活在月球上,与其让长大的孩子感到与社会不协调的痛苦,还不如从小让他适应社会呢!平时在生活上对孩子不娇宠贯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必须从小时候抓起,在学习、认知方面则给孩子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在自主的学习氛围中逐步引导)这种环境也是一种健康的、向上的学习环境。

为什么我们特别强调“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国有很多的家长喜欢包办孩子的兴趣,喜欢将自己未尽的事业寄托在孩子身上(可能是希望“子承父业”吧,但事实上“子承父业”的成功率很低)孩子没兴趣了,在学习和生活上,就不会快乐,我们希望孩子有快乐的童年,我们所教会孩子本事的真正目的,就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儿童时代不开心,会影响孩子将来对人生价值的取向。

在孩子三岁半时,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带孩子去了少年宫玩,看见老师教画画,他很好奇就进教室坐在最后一排(那时业余学校的管理不是那么严)一堂课下来,见他的兴趣不减,我们就试探着与老师谈,请老师收这个小小学生,老师一问孩子的年龄,就说太小不合适,我们要求老师再看一节课(那时半天是三节课,前两课是老师讲,后一节课是家长可以进教室陪伴孩子画画)如果孩子能静下心听课的就收,不然我们就回家。老师勉强的答应我们要求。孩子在接下来的一节课表现很好,但手握笔有些不听话,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老师看了这个小不点能安静上课已经有些欢喜,很爽快的答应我们跟着上画画课,小家伙比同年龄的孩子静心的时间长些,毕竟年小握笔有点力不从心,当他跟不上老师要求时也会烦躁,他看着画得不怎么好的画面时,会哭着说:我怎么画不好啊!(实际上老师已经对他很满意了,在一边看的我们家长,也能接受他的画,可以看出孩子对自己很严格)我们马上就用他能接受的方法鼓励他,并且给画涂上颜色,用颜色修正后的画看起来真的不那么难看了,孩子就破涕为笑了,第一堂课效果不错。接下来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风雨无阻的送孩子上课,任何理由都不容孩子逃课,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我们的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一旦选择了就必须坚持做,是不是做好了和有没有去做是两个概念,前者是能力,后者是态度问题。孩子小,我们更多注重的是学习态度。有一次我们父母都有事,碰巧又是下雨,但我们还是让别人送他去上课。我们让他从小就知道:读书学本事是最重要的,没有任何理由可以逃避或拖延。

孩子第一次进课堂有了良好的开端,我们就希望孩子能提前上学,去报名上学时,老师不愿收,请来了校长(一个和气的老太太),校长与孩子对了一段话后,就欣然地收下了孩子。我想一定是孩子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说服了校长,孩子从开口学话时,我们就统一了思想,坚持用普通话和他对话(尽管我们大人的普通话并不标准)但这样做,会有两个好处。第一,学会普通话后,能培养他早些听懂少儿广播,第二,有利于上学后写作文,(可以直接将想要表达的写出来,省略了将口语再翻译成书面语的过程)。第一学期孩子不负众望果然拿了“双百分”是班级两个孩子中的一个呢!第二学期 班主任老师就只让这两个孩子下课能去操场玩,其它的孩子就只能在教室玩(我们不评论老师做法,对与错。但对我们家的孩子是一种奖励)孩子的双百分一直连续了三个学期。对我而言并不强求他必须拿100分,我更关心是孩子在学校的其它方面表现,如他能不能与同学结交做朋友,在课堂上能不能踊跃发言,体育课上的表现是不是让老师满意(孩子早读书,手脚的协调能力明显不如其它孩子)有一件事也让我们久久不能忘记:刚上学的那一年他早上去学校,中午回家吃饭时,坚持要换衣服。我们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换衣服。他说出了原因:早晨出操,老师就注意了他,上体育课时:老师还不放过他,老是注意他,他幼稚地以为是当天穿的那件红色运动衣引起了老师注意,坚持要脱了红衣服。第二天我们看了孩子的出操情况,才恍然大悟。孩子提前离开幼儿园,没有学过原地踏步,他的原地踏步是手脚步伐与其它同学相反才被老师注意的。从那时以后我就尽可能地带他运动,教会他简单运动的基本要领。也就是这件事情让我更意识到:孩子的学前教育重点应该是提高手脚的协调性。我们孩子学前的教育重点,不是在课本上,而是培养他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课本上的知识由老师教,回家作业的好坏也完全地交给老师,我们关心多一点的也仅仅是“学习态度,作业是不是能认真地完成?”在孩子学写作文时,很多家长看不惯,就握笔代写,这很不好,这让孩子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就产生了依懒性,以后是很难纠正的。有错误让老师批改,孩子的作业能真实的反映出孩子的学习状况,即使孩子学习成绩有起伏,我们家长要欣然接受。父母要帮助孩子一起分析,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不足,要一起研究,在学习时应该如何,才能准确,才能更好。这个分析过程很重要,家长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增加了互相了解。我不否认老师的关注会给孩子增添学习兴趣,我们父母的鼓励和欣赏同样也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孩子小的时候学习兴趣与老师的好恶、父母的欣赏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们也反对一味地迎合老师。记得在孩子进入三年级时,班主任换了老师,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女教师,教语文课的她板书写得很好,但对孩子们很严厉,我与之交流时隐隐感到她有些苛求,不够慈祥。似乎更多关心学生的家庭关系。这段时间孩子的学习兴趣不高,我们尽可能挽救老师的形象,反复告诫孩子学习的目的要明确,每次都很耐心劝告孩子尽可能地理解老师,让孩子知道社会上的人是各种各样的,每个人的好恶不同,表现出来的态度也不一样,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别人的问题让别人自己教育自己,学习说到底不是为了老师哦!为了培养孩子的忍耐心和相遇性了,让孩子经受挫折,早点长大。在孩子小学四年级时,我们从杨浦区转到虹口区他奶奶附近的小学,路上要转两部车子再走15分钟路。刚到新学校时,孩子不怎么适应,我对孩子第一要求,就是尽快融入新班级的学习环境,在以后与班主任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年轻的班主任老师不看好我们郑叶青,而年长的数学老师对孩子比较看好,因为当时孩子的学习总成绩在前十名之间徘徊(对当年每个学校只有1-2名进市重点中学的名额时)我们孩子进市重点初中的可能性很小。这时候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更要讲策略,要以鼓励为主,调整好我们家长自己的心态,不要用高压手段去强逼孩子。对孩子我们一直强调作“两手准备”,进市重点后迎接学习上的更大挑战,不进市重点的就要在中学阶段准备更多地付出,争取进重点高中。我们的体会是:父母对孩子在学习上的批评要中肯,表扬要恰如其分,让孩子感到父母和自己一起在努力。即使失败也没关系(家长要把担心放在自己心里,不要露在脸上,不要让孩子感受过分的压力)经常和孩子聊天,可以释放孩子学习的紧张情绪。通常情况下,父母面对的仅仅是自己一个孩子,要评价自己孩子难免会有偏颇,有时候会很严厉,把他们看成大孩子了,而有的时候又会盲目自信(加入了父母自己的感情色彩),所以我们家长不能轻视与学校的沟通,要学会和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同年龄孩子中的表现,老师看到的是相同年龄的孩子,判断孩子的优劣是有比较后得出的,通常是中肯的、客观的。好的表扬和准确的批评都会起到激励作用,而且会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和孩子自律的能力。

孩子在小学毕业时以247.5分(满分是250分)的成绩夺得全校第一,当时有上海中学和师大二附中的住校名额,我们权衡利弊后放弃了。主要考虑孩子比同龄人小,住校的话要承受生活和学习的双重压力,所以选择师大一附中读初中。 补充:最近不少年轻的父母亲对我说;我家的小孩不要读书,给他买的幼儿读物,看了没几页,就不看了,甚至还撕掉了,真拿他没办法。其实对一个从来没有看过书的小孩,一下子就让他看书。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看不懂,二是没兴趣。这时候我们家长要做好引导和启发,首先我们家长要对将给孩子看的幼儿读物进行备课,对每一页画面都要说出个小故事,最好还要针对孩子身边发生过的或他熟悉的事进行发挥,这样会提高他看书的兴趣,其次要求孩子能够复述幼儿读物每一页的内容,在复述完整的基础上,逐渐要求他背述每一页的内容,背述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让他先看一下画面,然后再背述。第二阶段:则直接要求他背述某一页或几页的内容。在要求他复述和背述的过程中,我们家长要做到二点:一,在孩子复述或背述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必要的纠正。二,在孩子有点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 。我们当家长的千万不要吝啬说好话,适当的鼓励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请家长花点功夫,千万别小看孩子早期的复述和背述的过程。因为复述可以培养与提高孩子的演讲能力,背述可以提高孩子的记忆力。现在回想起来,我孩子在小学时,就能流利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下课后,一般的课文,他看个二,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经常有很长的课文,他也能一字不漏地默写下来。在初中时:他就多次代表华师大一附中参加竟赛。在高中时:他就能熟练地主持大型会议。在大学一年级,他就当上了清华大学的学习与交流部长,主持过各种类型的学术交流会,并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辩论和英语竟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他本人也被誉为清华“一辯”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竟赛最佳主持人。他的英语辞汇量在10万以上,参加托福和GRE考试几乎都是满分,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他每周都要被国务院有关部委请去做同声翻译。即使到了美国,耶鲁大学的老师都称赞他的英语是Perfectly.另外,他在清华读书其间,还兼任了学生会的付主席,社会活动很多,因此他经常要缺课。但是看了他四年本科的成绩单,68门考试科目,其中18门100分,42门在90分以上,8门为89分。总成绩为2000年度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第一。我曾经问他,为什么缺课不少,还有很好的成绩。他告诉我:只要能去上课,他都认真听讲,努力记住讲课内容,他也很少记课堂笔记。临考前,他会再仔细看一遍书,他一天能看1500页书,并且能记住书中的主要内容。应该说,他读书以后,表达能力和记忆力还是不错的,我总觉得这和我们早期要求他复述和背述幼儿读物来提高他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有一定的联系。

怎样让孩子搭积木:我们大多数小孩都搭过积木,不少家长还对我说:我家的孩子搭积木一点耐心都没有,没搭几次就不愿搭了。其实幼儿搭积木是一个很好的活动,通过搭积木,可以提高孩子手脚的灵活性,可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搭积木的过程,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逐渐逐渐,他的耐久性和恒心和持久性也提高了。我们有不少家长都会说:我们家的小孩坐不定,立不定,学什么都没有耐心。如果小孩的耐久性和持久性不长的话,将来等他读书了,上课就会开小差,因为老师上课时间一长,他就会分神,从而影响听课效果。我们大家也知道:平时我们所说的某某人,他的学习或工作效率高,无非就是大家在相同的时间内,他集中精力的时间比别人长,学的东西多,干的活多。现在看到儿子能连续4小时进行同声翻译,能连续几小时一刻不停地打电脑,能一口气看完一本书,并能记住主要内容。在需要的时候,能最有效的利用时间。我现在回想起来,可能与我们在他快二岁时,有空就让他搭积木有一定的关系。现在我就介绍一下我们是怎样让孩子搭积木的:在儿子快二岁时,我们买了好几副积木,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孩子太小,他的手脚的协调性差,您不能要求他一开始就按照图纸样式,一下子就把积木搭好。这样的话,他一方面搭不好,另一方面他很快就没有耐心了再搭了。一开始,我们让他把二块积木搭在一起,二块积木搭熟练了,再让他把三块积木搭在一起,每当他有个小“成就”时,就给他鼓励。这时候他的耐心和持久性也有一点了,逐渐逐渐地,您可要求他按照图样,把整个积木搭起来了。再后来,您可要求他,不看图样,自己创造一个小建筑,当这个小建筑搭起来的时候,您要给他鼓励,并针对小建筑的对称性,美观性,牢固性提些建议。每当他搭的小建筑有进步时,您都要表扬他。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利用所有的积木,在桌子上,给您搭一个漂亮的建筑城。在这个搭建过程中,他协调了自己的手脚,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发明力。也训练了他的耐心,恒心和持久性。为了进一步提高他的耐心,恒心和持久性,我们要求他搭拼图。一开始先拼500块的拼图,一直到后来拼5000块的拼图。拼5000块的拼图时,小家伙要趴在地板上,一刻不停地操作7小时。当他在7小时完成了,我们就要求他下一次拼的时候,争取在6。5小时内完成。直至最后,他在4小时内就完成了5000块拼图,并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精力集中。我想我们大多数的小孩经过这样的训练,坐不定,立不定的情况也会有所好转。

初中阶段(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 )

如果我们把一个孩子的培养过程看成是在建一幢50层的高楼大厦,那么他的初中阶段就相当于在建大楼的11至20层。在建筑上,建11至20层对于50层的高楼来说仍属于基础建设。因此在他的初中阶段,我们注意了他下列几个方面:

1:学好各门课程

如果您的孩子初中课程学的好,他就会有自信,他就会想:以后我要进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

我儿子当时进华师大一附中时,他们班的同学都是各个小学的尖子。因此一开学,同学们之间就展开了竟争,谁都不甘心落后,不少同学在下课休息时还捧着书看。记得他参加第一次期中考试时的成绩,全班排名才25名。此时,我们并没有埋怨他,相反,我们还鼓励他说:只要您以后学习再努力点,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下次考试您的成绩排名应该在前15名。因为我们当家长的,此时心里很明白:在一个竟争氛围很浓的学习环境里,每一个学生都很努力,如果您想要超前,拔尖,必须在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率方面下工夫。现在回想起来,儿子初中毕业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与他在初中四年,注重了下列几方面有关:

1:把每次作业都看成是一场考试。儿子每天回家后,在做作业前,他都会再认真复习一下当天上课的内容,一旦他觉得复习充分了,就会把书本合上,开始做作业。即使在做作业时,遇到了困难,他也不会去翻书本,宁愿错了,让老师去批改,下次订正时,会加深印象。他平时会把各类做错的题目再抄在一本簿子上,过段时间再拿出来做一遍,这样,真到考试时,他的概念就很清楚了。由于他把每次作业都看成是一场考试,而每次考试他又把它当做做一次作业,所以很少会发生在考场紧张,临场发挥不正常的情况。儿子在作业结束后,会预习一下明天上课的内容。儿子告诉我:预习很重要,预习过了,第二天上课能跟上老师的思路,理解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更容易集中精力,上课效果好。回来后稍微复习一下,就可以做作业了,这样效率高,并可挤出时间学习其它知识。相反,上课时没认真听,老师讲的内容没理解,做作业时,又要花很多时间去翻书本,这样往往是事倍功半。还有一些朋友告诉我,他们的小孩在做作业时,经常会开小差。父母亲之间谈话他要插嘴,电视声音不响,他也会受干扰。其实这种情况很不好,一方面他做作业要花很长时间,而且容易出错,另一方面,他没时间预习第二天上的课,上课效果不好,回家又要花大量时间复习,进入恶性循环。

2:苦记,巧记英语词汇。孩子在初中阶段的记忆力还是很好的,利用记忆力好的阶段,多记,多学一点知识,对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是有利的。我最近在整理儿子书橱时才发现:他在初中四年,一共写了一万多张英语生辞卡片,他在记单词时,把同义词反义词及常用的短语一起记。这样一来,在相同的时间内,他记的词汇就比较多。儿子在初三时,已经能看英文版报刊了,可见,他已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量。

3.尽可能增加课外读物的阅读量,扩大知识面。不少朋友都不太支持孩子看杂书,就怕孩子看了杂书,会分散精力,影响正课学习。其实在保证完成正课的前提下,多读些课外读物是有利无害的。课外读物的范围尽可能广,可看些简单的哲学书,中外历史书,中外名人介绍,政治,经济,时事新闻,中外名著等。我儿子在初中阶段就看了很多杂书,扩大了知识面,在以后的学习中起到了触类旁通的效果。特别明显是:他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包括用英语写作)经常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内,就能写出一篇紧扣主题,用辞恰当,文笔流畅的好文章。儿子在初中阶段就有多篇文章在全国重点中学作文选上发表,不少文章编辑都写了很好的评语,有些文章还是期末考试写的作文,老师未做任何修改就推荐给有关期刊,期刊的编辑也未做任何修改就刊登了。编辑还会注明此文未做任何修改,可见文章写的非常严谨。

儿子不太原谅自己的粗心大意,也不认可别人粗心大意,有时表弟表妹考试成绩不理想,都会强调自己平时都懂的,只是考试时太粗心了,家长们此时大多也持谅解的态度了。但儿子此时会强调说:还是平时学的不够扎实,基础不牢固引起的,如果原谅自己粗心大意,今后永远不会取得好成绩。他还举例说:航天飞机在升天的过程中,有一小的失误,都会造成机毁人亡。如果当年考重点中学时,我错几个标点符号,扣掉1。5分,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因为当年全校10个班级150个学生报考重点中学,只录取了3名学生,其中第1名与第4名只相差1。5分。

4:尽量争取参加各类竟赛。孩子进了初中以后,学校里会有各类竟赛。这些竟赛有的是学校组织的,有的是区里组织的,有的是市里组织的。有数,理,化竟赛,有文科的历史,地理,英语竟赛,还有提高演讲力的朗诵和辩论赛以及提高判断力和反应力的福尔摩斯大奖赛。只要有可能我们都会支持孩子去报名参加,并且尽量抽时间陪同孩子去赛场,以提高他参赛的士气。我们并不担心参加竟赛会影响他的正课学习,相反,参加每一次竟赛对他的正课学习反而是一次促动,是一次提高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好机会。挺幸运!儿子在初中阶段多次参加了学校推荐的各类竟赛,通过参加这些竞赛活动,他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临场发挥能力提高了,知识面更广了。通过竞赛得奖,他对自己也更自信了。当然,每当他捧回每次奖状时,也给我们家长带来了喜悦。所以,我们当

家长要尽量支持子女参加学校的各类竞赛。

做好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与联系。儿子在初中阶段遇到了一个好老师,他的班主任李蒸老师(上海市特级语文教师)。李老师非常欣赏儿子的文笔及接受知识快的能力。当儿子在学校里还没拔尖的时候,她就对我们家长说:郑叶青是一个发展潜力非常大的学生。听了老师的这一评价,也增强了我们对培养好儿子的信心。儿子在美国至今还经常发信给国内的老师,致以他亲切的问候。以下我就介绍一下我们当家长的是如何与学校老师沟通的。经常有朋友告诉我:学校要开家长会了,不仅小家伙害怕,我们当家长也害怕,不知道老师在会上又要说些什么。我想这主要是家长与老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我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对他的教育与欣赏,是他进步的重要动力。但如何取得老师的帮助,充分利用好学校老师这个大资源,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充分意识到:我们家长是沟通学校,老师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因为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是一对不可分离的教育者。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家庭教育也需要学校给予科学的指导。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步调一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成功。如果教师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二者相互脱节,就会形成教育的盲区,不利于孩子的培养。二要做到与老师的交流要及时,主动。可能有些朋友认为和老师交流有家长会就行了。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在家长会上,老师没有时间针对每一个学生与每一位家长进行很好的交流。而在平日,我们孩子自身的传达作用也是不到位的,尤其是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时,更不愿意将学校或老师的信息传达给家长。所以我们在平日尽可能抽点时间找机会与老师沟通交流,这样您就可以知道老师是怎样评价您孩子的,您孩子在班级,年级里又处于哪个位置。三,与老师交流时注意方式方法。与老师交流时,既要诚恳虚心地听取老师讲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要中肯坦诚地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既要充分听取老师的意见,也要适当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即我们家长若发现老师掌握的情况有偏差或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奏效时,也可以开诚布公地同老师交换意见,不过此时更要注意与老师交流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是家人也是朋友。我们当家长的与儿子的关系很融洽,很轻松。儿子很尊重我们当长辈的,我们也把他当作朋友,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有时还会与他开开玩笑,我们在一起时的宽松氛围,真是很开心!但经常有朋友告诉我:小家伙的脾气现在越来越坏了,要么几天不理我们,要么发起脾气来喉咙比谁都响。对于这种情况,我也提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谈一点自己平时与子女相处时的一点想法。

因为在快乐的家庭中,家人间除了亲情,也可以当朋友。父母不只要照顾孩子,有时也该当孩子是最信任的朋友。而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下长大,长大后,将是父母最能依靠的支柱。青少年和父母的关系常常会出问题,每当孩子做了不该做的事,父母如果只会骂人,处罚,孩子根本无法解释。这样一来,下次孩子做了什么事,一定不愿让父母知道。我们当父母的以为孩子是被他们骂乖了,其实是孩子跟他们更疏远了。父母当然是爱子女的,想保护他们才会生气,可是孩子大了,父母可以试着和他们讲道理,不一定非要骂他。我们现在不高兴时,会找朋友,因为我们可以得到安慰,跟朋友都能做得到,跟家人更应该做的到。

由于儿子在初中阶段学习方法较好,再加上几分用功,在临毕业时,各门功课都已名列前矛,另外,还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竞赛,捧回了一大堆奖状,学校提前告诉他,免去高中入学考试,直升本校(华师大一附中)高中。但当时上海还存在四校理科班连考,即复旦附中,师大二附中,上海中学,交大附中各招一个理科班。上海的市重点,区重点近万名优秀初中毕业生都要来竞争这四所学校的160个名额,其中复旦附中的报考人数又为最多,我儿子在众多的竞争者中以总成绩名列第四被复旦附中理科班录取,开始了进重点大学前的拼搏。不过,根据我现在的记忆,我感觉到儿子在初中毕业时已经明白,今后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享受什么样的生活,现在开始再要付出何种努力。换句话说,他已经知道要了,不需要我们当家长的再叮嘱了。

高中阶段(进重点大学前的拼搏阶段)

初中毕业后能进一个好的高中,对于一个想进重点大学深造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相对而言,重点高中学校的教育设施好一点,任课老师的业务水平也高一点。如果学生觉得自己的老师挺厉害,心里挺佩服他,学习也就自觉了。我儿子所在的复旦附中理科班的同学都是各个初中考进的优秀学生,他们凑在一起互相竞争,谁也不甘心落后。当然学习方法好一点,用功程度再高一点的学生,成绩会更好一些。但总体来说,复旦附中理科班的整体水平还是比较高的,高中毕业时,全班40名同学,基本上都被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和中国科大录取了。目前已有30名同学在美国的各所大学深造,个别已毕业了的学生也在美国找到了较好的工作。以下我把儿子在高中阶段,我们当家长的平时比较注意的方面以及儿子做的比较好的情况介绍给感兴趣的朋友。

充分利用周末与孩子多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儿子进了复旦附中读书,住校了,要到周末才能回家。与初中相比,我们不能每天与他见面,与他交流的机会少了。但是我们充分利用周末见面的机会,比如一起聚餐的时候,交流的范围可以广一些,可以问他本周学校里有什么活动,同学之间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本周有哪些课程,进行了哪些课目的考试,考试成绩怎样?其他同学的成绩怎样?当他告诉您,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您可轻松地对他说:没关系,我们总结一下失误的原因,下次肯定会提高的。当他汇报本周考试不错时,我们的表扬要及时更进,并希望他下次考试成绩会更好。当他告诉您,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时,您要向他表示祝贺!并希望他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当他告诉您,他班里某某同学取得某项好成绩时,我们同样也要表示出祝贺与欣赏的感情,让他感觉到我们父母亲是挺看重荣誉的,他下次也会努力去取得好成绩,让我们父母亲高兴。我们对他的压力也在这一次次交流中逐渐逐渐地施加给他了,让他感觉到父母亲时刻在关注他,他不能松懈。反之,您好长时间不与他交流,待您发现他成绩不理想,给他一顿训斥时,他经常会不接受,反而会认为您父母不尽责,早了您干什么了!所以,建议我们的朋友,当您的孩子在寄宿制学校读书时,当您的工作很忙,应酬很多时,千万别忘了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当然与孩子交流时也别光问孩子的事,也可告诉孩子他不知道的社会趣闻,单位里,家里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他感觉到:与父母亲交流也是蛮有意思的。

早点学好学深高中课程。孩子的高中三年,其中高一这一年的起跑最为重要。高一的课程学好了,成绩名列前矛,他会对自己有信心,脑子里会有考重点大学的想法了。到了高二,高三时,他自己也会抓紧了。相反,如果孩子高一时的成绩不理想,他的自信就差了,脑子里会在想:自己大概不是考重点大学的料吧?如果此时没有好的纠错方法,成绩不能较快的提升,家长再盯的紧些,孩子会很痛苦,整天顾虑重重。因此,高一的起跑好了,整个高中阶段会顺利些。就像刘翔跑出12。88秒成绩时,他当时的起跑也是历来比赛最好的一次。当然也不是绝对的,高一成绩不理想,高二,高三通过努力,后来居上的情况也有。只不过会更累些,相对而言,考不进重点大学的风险也要大些。我儿子在高一时,学习抓得很紧,除了把各门功课学好学深外,还自学了高二和高三的课程。这样到了高二和高三时,他反而有时间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类竞赛,并能每天抽出时间听英语广播,看英语节目,看原版的英语书了,我所知道的他已看过的英语原版小说有“简爱”,“飘”等。他英语水平的提高,很大一部分与他在高二,高三时有“闲”有关。

不放弃各种竞赛活动上海的四校(复旦附中,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学)都很看重国际,国内的各项中学生竞赛。也许通过学生参加竞赛得奖能体现学校的教育质量。当然各项数理化竞赛,学校一般都派理科班的同学去参加。各学校对参加大的竞赛都很重视,都会精心准备,都会派出尖子选手去拿各个单项冠军。我儿子被指定去攻化学竞赛,当然其它类竞赛你也可以参加,学校方面只是希望你能拿化学大奖。儿子还算争气,当时全国各个类别的高中生化学竞赛一等奖都被他拿到了。有关方面组织了得奖选手参观复旦大学,学部委员化学家谭家桢接见了他们三位学生,希望他们能成为他的弟子。1999年10月份在北京有一个由瑞士雷达表集团赞助的中国青少年科技英才奖大赛(简称雷达杯竞赛)选手由中国四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组成,每个城市选派10位选手。竞赛内容既广又深,有数理化,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生物,英语,时事和演讲(给您一个题目,10分钟以后分别用中,英文演讲10分钟)整个竞赛为五天时间,竞赛的重点是考核学生的知识面和综合能力。评委都是来自北大,清华的教授,都是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这是一场体现一座大城市培养青少年科技英才水平的大赛,各地政府的教育和科技部门都很重视。上海的100所市,区重点中学,每所学校都推荐10名学生参加选拔赛。这1000名学生通过多轮竞赛,最后选定了10名学生去北京参加竞赛。我记得当时去北京参赛的学生,复旦附中有2名,师大二附中2名,控江中学1名,上海中学1名,上外附中2名,格致中学1名,交大附中1名。上海去的选手挺争气,拿了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我儿子以低于一等奖1分的成绩得了二等奖。上海市科委和教育局的领导很高兴,也通知我们家长去虹桥机场接机,当看到儿子接过有关领导送上的鲜花时,我们心里比自己得奖还要高兴。也就是因为儿子在雷达杯比赛的出色表现,得到了评委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的注意,一个月后清华大学又比北京大学早一步来上海复旦附中对儿子进行了3小时的综合笔试和面试。第二天清华大学就通知复旦附中:郑叶青被提前录取了。这样,儿子没参加高考,算是保送进了清华大学。

注意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过程应该是越早越好。因为综合能力的提高本身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过程。而且综合能力的提高也需要有一定的机会。您对这个问题意识的越早,您就会去寻找各种机会,您想着去找各种机会,当然各种机会也会多点,您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会快些。当今社会,书呆子类型孩子不吃香了,肯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当前社会上的“啃老族”基本上都属于综合能力不高的孩子,而且这些“啃老族”已经错过了提高综合能力的最佳作机会和时间。再要他提高综合能力已经很难了。换句话说,要他轻易不“啃老”也是很难了。特别是到了我们退休时,收入本身就减少了,身边还有个“啃老族”,心情会很糟的。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一定要尽早注意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我儿子在高中时已经有这种意识了,并抓住各种机会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他参加班长竞选,主持各种会议,编写剧本,导演排练,为在大学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打下了基础。现在不少媒体已报道说:美国,英国和香港的一些大学在国内招的部分给予全额奖学金的学生,除了看你的各科成绩外,还比较看中您的其他特长,包括参加社会活动的情况,即要看您的综合能力。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我们当家的也要关心子女的社会环境。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的大环境,我们当家长的改变不了,但是,孩子交友的小环境,我们当家长的要关注。因为孩子交了好的伙伴,相互之间会互相帮助和互相促进。“夹了坏桃”就走向反面了。孩子的识别能力差,我们要给予适当的提醒和帮助。

大学阶段(走向人生成熟的阶段)儿子的四年大学生活还是比较顺利的,达到了自己既定的目标,我们感觉儿子在大学毕业时,知识面更广了,人也成熟了。以下向朋友介绍一下我们认为儿子在大学四年中做的比较好的方面。

有一个良好的起步。清华大学可谓是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学生中有不少是各地的高考状元和保送生。要想在这些优秀学生中出类拔萃,并全方位提高自己,没有优秀的成绩和才能是得不到老师的信任和同学的拥护。儿子进大学后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把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四年,看成是增加知识和提高才能的好机会。因此,一开学他就开足马力,各门功课都认真对待。做到了课前仔细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再次复习。好在儿子在中学阶段打好了英语基础,进校后他就参加了清华大学的一级英语考试,得分为88分。60分就及格了,毕业前,他又去考了一次,成绩为99分,在他之前,学校的一级英语考试的最高成绩为96分。在清华大学,如果你通过了国家英语六级考试,但是你没通过清华一级英语考试,学校是不让你毕业的。但是你通过了清华一级英语考试,你就可以免修普通英语课程,多余的时间,儿子一方面去选修了由美国哈佛大学老师主讲的英语写作班,另一方面也抽出时间为年级和班级干点事。儿子挺争气的,第一个学期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有的考试课程都是90分以上。其中微积分,线性代数,物理,化学等都是满分(100分)。英语写作也为A,他的写作受到了美籍老师的称赞,多篇作文都被英语老师作为示范文,发给同班同学参考。他也很重视体育锻炼,每晚都去操场长跑,坚持每周游泳,所以他的体育成绩也不错。1500米,3000米长跑,200米自由泳和蛙泳在校运动会上都取得了名次。他还代表清华大学参加了北京市的半程马拉松比赛。由于总成绩在年级组排名第一,加之又热心为同学服务,第二学期竞选班长时,获全票通过。以后又陆续担任了系和校的学生会干部,18岁那年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也担任了一些工作。

由于有了一个好的起步,以后几个学期的读书他也不敢放松,一直保持到毕业。儿子能获得非常优秀的学习成绩,这为他在学校能从事较高职位的学生会工作,更好地锻炼自己,能为他取得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信任,能为他后来被英国和美国的名牌大学录取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相反,大学一年级的起步不好,老师与学生不信任你,你也就失去了以后锻炼和发展的机会。

积极参加学校的社会工作。我们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你在大学读书成绩好,说明你这个人读书比较用功,不笨,学习能力强,但并不表示你毕业后就能胜任工作。如你综合能力强,一般都能胜任工作。现在我们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很少与所学的专业一致。如果你综合能力强,到了一个新的岗位,你很快就会适应工作。在学校参加些社会工作,能帮助你提高综合能力。儿子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进大学后就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社会工作。当班长时,带领全班同学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他经常在考试前给同学辅导),号召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他们班级的各项考核指标在学校的评比中,都名列学校前矛,他所在的班级也评为学校的先进集体。当学生会文艺部长时,他多次主持文艺会演,并自编自导小话剧。当学习交流部长时,他主持过各类学术讨论会。学校还由他牵头,成立了清华大学辩论队,参加了亚洲名校辩论赛。他还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分别获得清华大学第一名,北京地区第一名,全国总决赛第一名和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最佳主持人奖。他还被清华大学推荐为国务院相关部委的兼职英语同声翻译,凭着他出色的翻译,得到了多位部长的青睐,农业部,环保总局和化工部的部长都邀请他去他们部门工作。通过四年大学社会工作的锻炼,他的交流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清华大学环境科学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刚教授对我们说:郑叶青非常不容易!他为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学习成绩还那么好!(儿子取了父母的姓郑叶,名青,意青出于蓝,胜于蓝)

提前做好出国留学的准备工作。儿子进大学后就定下了要去美国名牌大学深造的心愿,最向往的是进耶鲁大学法学院读博士。我想也许是这个学院出了多位美国总统和世界名人的缘故,也许是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反应更灵敏,思维更严谨,收入较高的原因,具体理由我也说不准。本想儿子数理化,外语,语文都很好,将来当个科学家,医学家都挺好。但孩子大学毕业以后,他对自己日后从事何种工作合适比我们家长更清楚,所以我们当家长支持孩子的选择就行了。

去国外大学深造,在大学四年级一开学就要寄申请材料了,要自己给老师写申请信,要寄上大学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和获奖证书,要附上托福和GRE的考试成绩,最好能有在世界上有点知名度的或者与日后带教你的老师熟悉的教授给你写推荐信。儿子的出国留学准备工作做的较早,首先他努力做到前三年级的学习成绩都在90分以上(全院排名第一),在大二上学期就把托福考了(考了满分),GRE机考也考了(考分为2330分),到了三年级下学期,他又参加一次GRE笔试,成绩为(2370分)。因为托福和GRE第一次没考好的话,还可以再考一次。如果考试比较晚,成绩不理想的话,补考的时间就没有了。儿子学习成绩好,加之他平时又积极为学校做事,对老师又有礼貌,所以老师都挺愿意为他写推荐信,特别是学部委员钱易教授(钱伟长的妹妹),林刚教授(院长)都为他写了很好的推荐信。学校曾决定保送他去英国剑桥大学公费读博士(全奖,30万人民币/年)但学校要求毕业后必须在清华大学任教五年。去剑桥的名额,清华只有一名全奖,二名半奖(15万/年),儿子把这全奖名额让给其他同学了。学校也曾通知他可在清华留校直升博士。很幸运!儿子申请美国的10所大学全都录取他了,而且都是全额奖学金。这10所大学是: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等。看着这些名校的通知,我这个年轻时做梦都想进名校的家长真觉得放弃哪一所大学都挺可惜!儿子最后选择了去耶鲁大学环境科学学院读硕士,然后争取到法学院读博士。所以想出国留学的话,准备工作尽可能做的早些。

尊重老师,友爱同学。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个人的事业有成,离不开老师对他的培养与教育。我们当家长的尊重自己过去的老师,同时也应该要求孩子尊重老师。我儿子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他在小学,中学,大学读书时,能听从老师安排,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在大学与老师一起出差时,能鞍前马后地照顾好老师的衣食起居。现在去美国留学了,逢年过节还给国内的老师写信或打电话表示问候。在美国他与老师的关系也处理的很好,在与老师交谈时,他总是自己表现的卑躬一点,让老师的感觉好一点。回到国内,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去探望老师,哪怕老师生病了,他也会赶到医院,挺让老师感动的。每次回国,他都会在国外买一大堆礼品送老师。要出国了,他又要在国内买很多东西送国外的老师,每次老师收到他的礼物,都非常高兴。我们家长也支持儿子这样做,因为他懂得感恩,报恩。

他对同学也十分友好,同学对他有什么要求,他从不推辞。在大学班级里,有二位来自贵州和云南的同学,家境较差,班里搞什么自费活动,他总是帮着垫付。在大学读书的四年,他每天都会买10多份报纸杂志带回宿舍给同学看。从大学三年级开始,他每周兼职做一次同声翻译,有了点收入,他经常会请班里的同学去饭店改善一下。他拿到的国家奖学金,北京商业银行奖学金,清华大学创新奖等。都捐出了一部分给学校以帮助贫困学生。再举一个例子:在他毕业时,我们父母受邀去清华参加他的毕业典礼。其间,他请同学吃饭,我们也坐陪,吃饭时,他问班长:明天班里去校体育馆打保龄球是几点钟,班长回答说:是上午7点至10点。儿子说:如果是下午1点至4点行吗?班长回答说:上午7点至10点,价格便宜,如果是下午1点至4点,活动经费就不够了,儿子问:差多少,班长回答说:差380元。儿子说:这几天临近毕业,同学们都睡得很晚,上午7点打球太早了,这样,差额部分我付吧!不让同学们起早了。随即掏出400元交给了班长,看到这一幕,我很高兴。虽然我们家的收入不高,他母亲是单位内退,家里还有老人需要补贴。但是我们还是非常赞成儿子为班里同学做好事,我们经常教育他,与同学交往时,一定要大度,宁愿自己吃点亏,他在同学中的人缘很好,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现在只要他有机会到北京开会,无论是在清华留校深造的,还是在京工作的,都会一个不缺,赶到学校与他见面。

大学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儿子在大学四年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得到了很多荣誉与实惠。我所知道的有:大学一年级时,获得了清华大学,北京赛区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第一名,获各项奖金18000元。在校四年,获校优秀论文奖,创新成果奖三项和北京商业银行奖一项,累计奖金过万元。二,三年级时,获得首届和第二届国家一等奖学金,得奖12000元,并免除二年学费。(搜狐网能查到他的名字)他二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务院的接见(现家里还保留着他在人民大会堂与的合影照片)很幸运!我们曾在中央一套的新闻联播里看到了儿子在人民大会堂领奖的镜头。毕业时,他又获得清华大学和北京市的优秀毕业生证书,并受到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的亲自接见和授奖,合影。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等其他领导也会见了我们家属,一再感谢我们家长为清华培养了一个好学生。当然,我们更要感谢学校和老师,是清华大学和老师培养教育了他。

身教,言教和严教。先说身教,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如果我们当父母的自己能不断学习新知识,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孝敬长辈,礼貌待人。孩子都会看在眼里,都会浅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如果我们一有空,就看书学习,孩子也会热爱读书(美国重点大学80%的学生其父母都有一定的学历)。如果我们孝敬长辈,我们的下一代也会更好地待我们。如果我们对父母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你的孩子也会时不时地对你乱发脾气。现在,这种情况还真不少。为此,我很想对个别同事朋友说:当您的父母还健在时,您一定要多尽孝心!无论您是独生子,还是多兄妹,无论您兄弟姐妹对父母好与坏,您都要对父母好,您对父母好是不会吃亏的,您的下一代会回报您。如您对父母不好,下一代也会效仿您。所以您一定要设法让父母高兴,要笑脸面对他们。我想我们一生中对父母的哭应该只有二次,一次是您刚出生时,这一次的哭声,您是没记忆了,只有您父母听见。第二次的哭声是在您父母离开这个世界时,但这次哭声您父母听不见了,只有您自己听见。所以要尽量做到自己要对父母常笑,要让父母常笑。我还想说的是:我们有个别同事朋友,他们身上的傲气,匪气,覇气都很足。一出口就脏话连篇,不像一个读过书的人。也许是有了一定的地位和收入,但您是否想到,您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到您的孩子,他很快就会学会你身上的“三气”,而且,问题还在于他身上过早有了这“三气”今后不一定能达到你现有的职务和收入。我也听到有朋友说:小孩有出息是天生的,有的小孩家长天天盯住他,可他的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有的小孩,家长不去管他,读书也挺好的。不可否认,人的天赋会有区别,但是,社会,学校和家庭这三者对他的影响不能忽视。可能有的孩子家庭对他的影响小,但社会和学校对他的影响大的话,他也会有刻苦学习的动力。反之,家庭影响大的话,他前进的动力会更大。况且,天天盯着他的方法不一定妥当,也不一定能增加他的学习动力。再说言教,我认为言教可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完成。重点说一下严教,古人语:子不教,父之过。当孩子有过错时,我们家长必须给以及时甚至是严厉的纠正,在我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对孩子的严教。记得他四岁时,有一天送他去画画,正遇上下大雨,我骑自行车带他去,他坐在封闭的雨衣里较难受,所以不想去了。我严厉地教训他:小孩去学习就像父母去上班一样,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去,不能请假。大约在他四岁半时,有一次和小朋友一起在小区踢皮球玩,有便意了,还不及时回家,结果弄脏了裤子,回家后,被我们揍了一顿。读小学时,有一次奶奶叫他吃饭,他嫌饭太烫了,对奶奶发脾气,被我们知道了,狠狠地教训了一次,非要他向奶奶道歉。读初中时,有一次他正在做功课,他妈叫他吃饭,他显得有些不耐烦,对他妈口气不好,我们俩人一起批评他,非叫他承认不对,下次不再对他妈妈态度不好了。到北京读大学了,我们要求他必须在每周五晚上向家里打电话,有一次周五晚上没打电话来,周六一早,我们就打电话去责问,他解释说:周五晚上在校学生会开会,会议结束时,已太晚了,怕影响父母休息,所以没打电话,准备周六上午打。后来我们也习惯了,若他周五晚上不打电话,肯定有事,周六早晨一定会打电话回来。我们大家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要求儿子做到:母在千里儿担忧。一直到儿子到了美国,他还坚持每周与父母通一次电话。照理,儿子现在比较自觉了,但我们每次分手时或通话结束时,总再三嘱咐他:要虚心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举上述例子,只是想说明;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不好的苗子,就立即给他纠正,决不听之任之。现在的小孩不少都是小皇帝,6个大人围着他。我经常看到有的小孩无端地向老人发脾气,在一旁的年轻父母,要么束手无策,要么听之任之,这样很不好,小孩会惯坏的。发现孩子不对时,要及时给以教育,如果老人在旁护着,不便教育,可选个老人不在的场合,总之,要记住:子不教,父之过。

最欣慰的是儿子对长辈的孝顺。我们总觉得:如果一个孩子有一定的文化,有一份较好的工作,能够独立生活,并能体贴长辈,理解长辈,照顾长辈。那么我们就应该说:我们培养的子女是成功的。因为孩子的优秀是没有底的,山外有山。我们的儿子虽然取得过很多荣誉,也让我们高兴过一阵子。但最让我们欣慰的和感到实在的是他对我们父母及对整个大家庭长辈的孝顺。儿子从初中开始,每逢妇女节,母亲节和他母亲的生日,他都会寄张贺卡,买件小首饰,当天再打个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同样,每逢父亲节和父亲的生日,他也会如此。无论是在清华还是在耶鲁,从没漏过一次。现在儿子有点收入了,礼品也买得高级了,会让礼仪公司送一个漂亮的大花篮,会给他妈妈买个大挂件。照理他学习很忙,社会活动也不少,但他还是那么细心。在大学毕业前,他请我们父母去北京,给我们订了很好的宾馆,上较好的饭店,在京所有的费用,都是他埋单。今年五月,我们去耶鲁大学参加他的硕士毕业典礼,他请我们去美国各大城市参观游览,并让我们去游轮上小住,还让我们父母去尝鲜各国料理。每当我们看到他为我们花费较大时,总劝阻他别破费。但他总是说:没关系!以后我能挣到很多钱,在父母身上花钱是我最开心的事!每当我们一起上街买东西时,他总是不让我们父母受累。特别是每周一次的电话,他总会和家人聊一小时以上,他会问到家里所有人的情况,谈到他自己时,他总说:我一切都很好,勿念。临挂电话时,他总忘不了嘱咐我们:“您们要休息好,吃的好些,别存钱,以后退休金不够用,我会养您们”。虽然现在还没用到他的养老钱,听到这话,心里还是蛮感动的。儿子还有一件让我们感动的事,有的周六,我们上午外出,没接到他的电话,但他会熬到下半夜,到中国时间下午再给我们打电话。直到我们接到他的电话后,他才放心。有时他到其他国家出差,时差不同,他也会在不影响我们休息的情况下与我们通话。只要他在国内,我们父母有点小病小痛,他都会守护在我们床边。每次分别时,他总要拥抱我们好长时间,再三说:爸妈多保重!今年五月,我们到达纽约机场时,他已早早地在机场等候。见到我们时他那种亲热的表现,让二位在机场迎接我们的大学同学羡慕极了,不停地夸儿子懂事,说我们有福气。因为他们的ABC下一代对他们可没那么亲热。(ABC即为America Born Chinese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

儿子还让我们高兴的是,他的孝顺能顾及到大家庭的其他长辈。每次回家,他都给外公,外婆和身体不佳的姑姑一部分零用钱(爷爷,奶奶已去世)。会给各位长辈和表兄妹一份礼物。逢年过节,他会打越洋电话给各位长辈,表示节日的祝贺!让这些长辈惊喜不已。总之,我们从内心感到:儿子对我们长辈的孝顺是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

在美国留学的点点滴滴 。今年五月,我们去美国耶鲁大学参加儿子的硕士毕业典礼。美国家庭对子女的毕业典礼非常重视,子女的毕业典礼就是这个家庭的盛大节日,几乎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参加。耶鲁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典礼分两天举行,学校把这两天看成是一个重大节日,到处张灯结彩,毕业典礼的主会场很大,主会场一周还设了多个大屏幕,以让后排的来宾能看清主席台的情况。会场还有一百多人的管旋乐队参加伴奏,气氛显得非常热烈。上午各学院在主会场集中开会,先由各学院院长向雷文校长汇报本学院今年毕业生人数,希望校长同意授予他们学位证书。然后由雷文校长宣读本年度优秀毕业生名单并授证书。耶鲁大学2006年度毕业的博士生和硕士共2200名,优秀毕业生19名,每个学院1至2名(可见名校对优秀毕业生的名额控制的很严)。我们儿子以16门主课14EA的成绩,以及在二门助教的任课和社会实践中的出色表现被学院推荐为校优秀毕业生(也称学生代表,EA表示为Excellence A)。他是19名校优秀毕业生中唯一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当雷文校长在台上宣读儿子的名字ZHENG YE QING并强调:FROM CHINA时,台下一篇掌声。儿子从校长手中接过证书后,向校长和台下同学多次鞠躬致意,我们用摄像机录下了这激动人心,值得纪念的场面。会后我们也破例给儿子送了鲜花,并高兴地对他说:儿子你为我们家庭争光了!你给我们中国人争光了!因为先前我们曾对他说:儿子你是清华的优秀毕业生,以后你也应该是耶鲁的优秀毕业生。现在这一目标达到了。散会后,好几个华人家庭向我们表示祝贺,更多的美国人对我们说:CONGRATION!

下午学院再开毕业典礼会,院长重点介绍了儿子二年来所取得成绩,并宣布郑叶青已被法学院录取,整个会场又是长时间的掌声。因为耶鲁法学院在全美的地位很高,但录取率很底,能被法学院录取也是他们环境科学学院的光荣。散会后,不断有同学要和他合影,老师也都对我们家长表示祝贺和感谢。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对儿子说,他们已以雷文校长的名誉和环境学院院长的名誉给清华的顾秉林校长和林刚院长发了感谢信,感谢清华大学为他们输送了郑叶青,欢迎今后再有优秀学生来耶鲁深造。以后的日子,我们几次受邀去美国老师家做客。这些老师有的是原华尔街的CEO,有的是前白宫的助理国务卿,有的是前驻华大使,有的是原美国环境部长,他们大多都是耶鲁毕业的。他们中的大部分住在纽约附近的富人别墅区,地名叫GREENWICH。他们家家都有上万平方米的花园和设备齐全的豪宅。名校的教授非常热情地款待我们,是我们去美国之前根本没想到的。席间,几位老师对我们说:您们有这么优秀的儿子应该感到骄傲,我们非常羡慕您们。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非常喜欢郑叶青,他待人有礼有节,善于与人打交道,非常受欢迎!VERY POPULAR!他的知识面非常广,当助教时上的课挺精彩,老师们和同学都说他是一个:会走路的百科辞典(CAN WALK CYCLOPEDIA)。他的英语非常完美(VERY PERFECTION)听他说的英语,你根本不会想到他是一个刚来美国二年的外国学生,总以为他在美国受过良好的英语训练。听了老师们对他的一番评价,使我们明白:一个国家只有强大才不会受外国欺负,一个人要有知识,懂礼貌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欢迎,包括在世界上最发达的美国。

美国的名校和一般大学毕业的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和薪金相差很多。所以富人家的孩子想办法进名校,穷人家的孩子经济要翻身,也想挤进名校。我看了一名初中生写的作业,他的理想就是考进一所重点高中,然后争取考进YALE OR HARVARD(耶鲁或哈佛大学)但2006年耶鲁大学的录取率是8。3%。哈佛是9。2%,可见要求非常高。在美国哈佛和耶鲁这二所大学就像中国的清华和北大,是优秀学生向往的学校。

现在美国对中国和印度的快速发展感到担忧,布什总统多次告诫青年人说:你们要学好知识和技能,千万不能让中国和印度赶超上来,否则我们美国就变成二流国家了。纽约报纸有一幅漫画,漫画中一位母亲指着自己的儿子说:你现在不用功读书,将来你的工作就被中国人和印度人抢去了。她说的对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谁都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今后的人力资源,真有可能在全世界流动。中国和印度同样是二个发展中的大国,但美国对印度了解的比较多。书店里有不少印度作家的作品,也许是印度的母语就是英语,有他有利的一面。相比之下,介绍中国的书籍太少,耶鲁大学的一位老师对我们说:希望在美国能看到更多的英文版的中国当代小说家的作品。但据报道,中国当代作家的外语水平都较差,不能用外语写作,这一点已被国外汉学家批评。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的消息不多,所以大多数美国人不了解真正的中国,相反,歪曲事实的报道倒不少。这次胡锦涛同志去耶鲁大学演讲,组织纠集了在纽约,华盛顿和波斯顿等地的分子进千人前来围攻。当然也有1000多名爱国侨胞从美国各地赶来,举着横幅“欢迎胡锦涛同志访美”。美方出于安全考虑,让胡锦涛同志从边门进入会场。这样,在正门口等候的,真正想见到胡锦涛同志的华侨和留学生也没能见到胡锦涛同志。儿子英语好,只要有机会,他就会向美国人介绍中国这几年的发展成就。是啊!80年代出生的他,正赶上我们国家太平盛世,快速发展的年代,他有理由宣传我们兴兴向荣的祖国。

儿子在早些时候,已经收到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生录取通知书,也收到了联合国日內瓦欧洲总部的工作邀请信,最后他还是选择了耶鲁大学法学院。耶鲁大学已有300多年历史,教育水平高是世界闻名。整个校园非常漂亮,胡锦涛同志在参观校园后,感慨地说: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真想成为耶鲁大学的学生。学校有很多建筑都是由校友捐助的,学校培养出了优秀人才,优秀人才挣了大钱后又来回报学校,学校现有校友捐的存款达200亿美元。去年有一位校友匿名捐了1亿美元,他要求给所有在艺术学院读书的学生全额奖学金。学校的体育馆比一般专业的体育馆都先进,学校的博物馆有很多梵岗和毕加索的油画,馆內的大部分文物也是由校友捐赠的。相比之下,我国的大学生工作以后很少有人想着为母校捐款捐物(包括我自己)。但在五月份,我们和儿子一起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清华大学纽约地区校友会,这些校友现在大部分都是美国各领域的精英,其中有温的好朋友,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校友聚在一起谈到:再过五年就是清华大学校庆100周年,我们要争取为母校捐赠200万以上美元,尽量回母校参加校庆。我对儿子说:五年后,你也博士毕业了,到时候为母校多捐点钱。

情系祖国和母校。儿子现在人虽然在美国,但他经常想怎样报效祖国,报答母校。并利用一切机会为国内做点事,去年8月,当他知道中国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要修改环境保护法时,他就主动要求给相关领导介绍欧洲国家和美国的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条例,他还帮助全国人大有关部门翻译了很多资料,前后三星期,当要给他报酬时,他谢绝了,连上海至北京的来回机票都没报。清华大学有一个市长学习班,其中有“城市环境保护的课程”,他二年中,每年都去学校上一周课,但他不要分文授课费,他总认为清华大学培养了我,我为学校做点事是应该的,他还经常把他所知道的环保新科学和新技术介绍给清华的同学和老师。国内的领导去耶鲁大学参观学习,学校方面经常会安排他当翻译和陪同。他总是认真地介绍领导们所想了解的一切。每次都得到了领导们的好评。他不止一次地对我们家里人说:一流的留学生,学成后应该回国,报效祖国。正像耶鲁大学老师对您们父母说的,我留在美国,将来会有名气,也能挣很多钱,他们也会主动为我办绿卡,入国籍。但我毕业后,最多在美国再积累点工作经验,就抓紧回国。在国内,我也能做很多事。听了他这一番话,我们也挺感动,我们对他说:儿子,我们父母支持你回国。(完)

后语:唠唠叨叨该结束了,我们写的这些育儿心得就像和一个老朋友在聊天,谈不上有什么理论依据,只是对儿子以前的读书情况做了点总结。我们也不敢说儿子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有大的作为。毕竟工作和学习不是一回事。另外,孩子的成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因为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每个家长都应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如果此育儿心得中的某一点对您是有启发的,我们也就很高兴了。也算是做了一件值得做的事。谢谢!

初中家长育儿心得文章:一位初中家长对亲子阅读的体会

每个孩子都是拥有一双翅的天使,总有一天他们会自由的飞翔在蓝天之上。而“阅读”能让孩子这双翅更加有力,也是帮助他们一飞冲天的最佳营养剂。如今,我们已深深体会到阅读,是一种能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阅读习惯也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习惯,并且越早越好。

目前,学校也越来越重视阅读了,并把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贯穿到整个学习环节当中,环环相扣、落实到位。学校给每个班级提供大量的阅读作品,每周安排固定阅读课程。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节选适合他们本年龄段的阅读作品。如,低年级背诵“三子经”、“古诗”、“谚语儿歌”、“故事书”等,还针对孩子们的特性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法,落实检查孩子们的读书情况。如,阅读比赛、创作阅读画报比赛、叙述阅读作品比赛、考试、提问等,而且老师还别有用心,偶尔在家庭作业中还会出现一道关于阅读作品中的题。为了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领导和老师可谓是煞费苦心,想尽一切办法。作为家长的我们怎能无动于衷呢?

为了孩子从小能养出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家长应该配合学校老师,在家也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平时生活当中,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孩子在亲情的氛围中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当然,孩子在阅读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也要讲究方法。以下几点是我对亲子阅读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共勉:

一、陪着孩子一起读,这点至关重要。不要丢下孩子一人读书,这样孩子很快就会失去读书的兴趣。最好是父母都参与,更能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我们家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父母和孩子每人分别读一个故事或者好的文章。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亲情的温暖,而且还能学到不少知识,大家一起进步、一起学习。这样,孩子的读书兴趣和积极性会大大的提高。

二、顺应孩子的心理特点,选孩子感兴趣的书,使孩子对书产生好感,这点也很重要。记得有段时间,儿子对“航空母舰”玩具特别感兴趣。我给他买回一个航空母舰的拼装玩具,并趁机到书店又给他买了一本关于世界各国航母的书。儿子每天晚上都会央求着给他读几页书中的精彩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很多关于航母的知识,并且孩子总是眨着眼睛发挥想象。他告诉我说:‘妈妈!我长大了,也想为我国发明一艘世界一流的航母。”

三、注意阅读时间,贵在坚持!每次不要让孩子的阅读时间过长,让他感到压力。刚开始时间短一些,十分钟左右,逐渐增加。但是一定要坚持,不能随心情,心情好了就陪孩子读,不好了就放弃了。一定要持之以恒,给孩子留点时间,多陪陪他们。

初中家长育儿心得文章:书香家庭亲子共读家长心得--初中家长亲子读书心得体会

我们这个家庭是一个伴着浓浓书香的快乐之家,我们崇尚快乐读书。我们的口号是“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这次学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以来,我们家长把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进行了认真研究,还抽空学习了 许多家教方面的书籍。在亲子阅读中,我们不断总结读书的经验,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一是固定读书时间。我们把晚上七点至八点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预习完功课。家长做完了家里的杂物,关闭电视和电脑。全家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二是选择读书姿势。我们采取了{依偎}的亲子方式,在舒适的床上和沙发上,让孩子依偎着家长。家长用手揽着孩子,不时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脸蛋,营造具有浓郁亲情的读书氛围。

三是注意读书的语调,我们在为孩子读书时,避免平和的语调,注意富有表情的朗读,放慢阅读的节奏,四是做好导读准备,根据孩子的读书水平,将全书划分精读,选读,略读的不同区域,重点为孩子阅读书中的精华内容,因为阅读时间不长,还要注意编排,阅读时不妨找一个留有悬念的地方停下来,吊足孩子的胃口,增加读书的趣味性。{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书就是和指着对话,读书是心灵的旅行。我们在亲子阅读中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阅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良好的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读书,求索和创造的热情、使孩子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看过“初中家长育儿心得文章”的人还看了:

1.家长育儿心得范文3篇

2.中班家长育儿心得文章3篇

3.家长育儿心得体会范文3篇

4.大班家长育儿心得文章3篇

5.家长育儿心得3篇

    85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