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步骤的介绍

夏萍分享

  高考的文言文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否则分数的差距会很大,下面学习啦的小编将为大家带来高考文言文的阅读步骤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步骤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

  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

  “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高考文言文解析词语句子的方法

  基本原则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留、补、删、换、调。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

  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中关于时间的词语介绍

  (1)表瞬间、一会、不久: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2)表过去、„以后: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尝,向。(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

  (一)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1、单音节词语

  俄:顷刻、片刻,一会儿。《柳毅传》“俄有武夫出于波间。”

  姑:暂且,姑且。《勾践灭吴》“请姑无庸战。”

  且:暂时。《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聊:姑且、暂且。《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旋:不久,一会儿。《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

  寻:不久。《虎丘记》“而病寻作,余既乞归„„”

  暂:暂时。《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2、双音节词语

  刹那:一念之间,一瞬间。白居易《和梦游春》“愁恨憎衹长,欢荣刹那促。”

  俄而、俄顷:不久、顷刻,一会儿。《咏雪》“俄而雪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俯仰:表示时间短暂。《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既而:不久。《山市》“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

  顷之:不久,一会儿。《赤壁之战》“顷之,烟炎张天。”

  顷刻:一会儿。《狼》“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霎时:转眼工夫。《长亭送别》“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

  斯须:片刻,一会儿工夫。《促织》“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少间:一会儿。《促织》“少间,帘内掷一纸出。”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

  少时:一会儿,不久。《狼》“少时,一狼径去”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弹指:比喻时间暂短。司空图《偶书》“平生多少事,弹指一时休。”

  未几:不久,一会儿。《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无日:没多少日子。《殽之战》“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无何:不久,没多久。《山市》“无何见宫殿数十所”

  须臾:片刻、一会儿。《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一瞬:瞬间,一眨眼工夫。《赤壁赋》“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有顷:过了一会儿,不久。《柳毅传》“有顷,君复出,与毅饮食。”

  有间:过了一会儿,不久。《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已而:不久以后;过些时候。《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逾时:过了一会儿。《山市》“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

  (二)表示时间短暂且表明时态或情态的词语

  1、单音节词语:

  才:刚刚,另“裁”同“才”。《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初:刚刚。《两小儿辩日》“日初出大如车盖。”

  方:刚、正。沈复《童趣》“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一:刚刚。《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向:刚才。《赤壁之战》“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新:刚刚。《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乍:刚、才。《如梦令》“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猝:立即。另外卒、倅同“猝”。《五人墓碑记》“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顿:马上,立刻。《训俭示康》“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立:立刻、马上。《史记·项羽本纪》“立诛杀曹无伤。”

  速:马上。《孔雀东南飞》“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辄:立即、就。《醉翁亭记》“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

  亟:急、急忙,赶快。《郑伯克段于鄢》中“爱公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双音节词语:

  卒然:同“猝然”,突然。《孟子见梁惠王》“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忽然:突然,表示事物来得迅速并且出乎意外。《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倏忽:表示时间短,发生突然。《山市》“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倏尔:表示时间短,突然、忽然。周密《观潮》“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猜你感兴趣:

1.高考语文文言文的有效学习方法

2.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大全

3.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技巧方法

4.全国卷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5.2017年高考文言文句子翻译方法

6.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总结

7.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断句技巧归纳

    3767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