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一学习方法>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文解读(2)

凤婷分享

  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江泽民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首先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第二是安全返回技术;第三是要研究出具有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中国已经有了解决的基础: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①,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②,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①型谱:型号类别。②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获得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美之后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①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①横亘:原指桥梁、山脉等横跨、横卧,这里是比喻拦阻。亘,ɡèn。)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2000年1月9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四艘飞船的区别:“神舟”一号飞船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大大缩短发射的准备时间。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神舟”二号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神舟”三号飞船,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还首次进行了逃逸系统试验。逃逸系统可在火箭发射和升空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的紧急情况下,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神舟”四号飞船是在无人状态下考核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全系统参加试验,飞船在太空自主飞行和留轨飞行期间进行多模态微波遥感器对地探测、综合精密定轨试验、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的空间分离纯化实验、微重力流体物理实验等空间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航天员系统和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系统也全面参加试验。此前,预备航天员已进入飞船进行了实际体验。这次试验还按照正式载人飞行的要求,设立了若干陆上应急救生区和海上应急救生区,救护人员到位并进行了有关演练。]

  以上十一个自然段叙述了近十年来新的航天史。先叙述江泽民“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的战略决策,中国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然后叙述我国航天科学家们怎样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丰硕成果,终于使中国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这几段以叙述为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把航天征程的艰难曲折充分展示在读者面前,热情地歌颂了我们民族和航天人的智慧与创造力。

  从第4自然段开始至此,文章完成了对我国航天事业所经历的艰难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历史的回顾。根据发展的过程,文章分三个阶段叙述;第一阶段是在苏联卫星升天之后,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于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成功发射,1970年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但是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原因,航天事业不得不停步不前。第二阶段是80年代,邓小平批准“863”计划,给航天探索注入了“催化剂”。第三阶段是90年代以后,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中国的航天事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第三阶段是重点,作者详细叙述了我国航天科学家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成功发射“神舟”一~四号飞船,保证神舟五号顺利升空的经过,展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

  这里要补充说明的是,世界航天技术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美国的航天飞机,一是俄罗斯的航天飞船。中国走的是俄罗斯的道路,但我们不是被动地跟在别人后头亦步亦趋。1992年我国航天科学家论证的时候,瞄准的赶超目标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俄罗斯“联盟—TM”飞船。"联盟—TM"的技术特点是:第一、三座飞船,一次可以上3个人。第二、三舱飞船,有三个舱段:推进舱、返回舱、生活舱。第三、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在"联盟—TM"生活舱前头,有一个对接机构,可以和空间站对接。第四、增加了逃逸塔,有救生工具。在待发段、低空、高空,一旦出事,都可以使宇航员逃生。我们的神舟五号不仅完全达到了“联盟—TM”的水平,而且还有超越。第一、我们在轨道舱(生活舱)前头还有一个附加段,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将来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在载人飞行及交会对接前,可以安装各种仪器用于空间探测。这个多功能的轨道舱,俄罗斯是没有的。俄罗斯的"联盟"号飞5天之后,3个舱一起返回,生活舱、推进舱在大气层烧毁,只有返回舱回收。我们"神舟"号的轨道舱要在轨道上再飞半年,用它做科学实验,等于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卫星。第二、我们跨越了"猴子阶段"。美苏发射载人飞船(机)之前都要用动物做试验,来检验舱内的生存环境。我们用一台代谢模拟装置来检验,让这台科学仪器像人的呼吸一样,消耗氧,排出二氧化碳,然后再用另一台设备把排出的二氧化碳吸附、转化。我们跨越了动物试验阶段。所以,我们的神舟五号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飞船,是一步到位,跨越式发展。它是足以使我们国人引以自豪的伟大壮举。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了14圈,历时2I个多小时。16日6时23分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在内蒙古中部的四子王旗。]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又用了一个过渡段结束对航天史的叙述,遥承开头,转入对神舟5号成功发射的叙述,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

高一语文《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文解读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1飞向太空的航程特色鉴赏

2.高一语文上册《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文

3.高一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

4.飞向太空的航程读后感

5.人教语文必修一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训练

6.《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及原文

7.《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及原文(2)

8.飞向太空的航程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245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