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高考历史备考总结

芷琼分享

  总结是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高考历史备考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历史备考总结(一)

  (一)本学年的收获

  1、计划缜密:一轮复习计划从暑假持续到高三一模前,二轮复习从寒假补课到4月20日,三轮密集型训练从4月底到高考前。计划周密,基本完成复习计划。

  2、举措得当:本学年推行一系列新举措:一轮复习期间按高考模式印制15套周练试题、每周晚自习期间印制40、41、选做题真题专练;周六周过关错题重组、历史阅读材料精选、简易通史教材;二轮复习依托北京讲座专家李亮提供二轮通史复习学案,二轮复习必备;最后50天冲刺专项训练。年级还安排有不间断的早练、午练和晚练。

  3、落实到位:背书和背写落实、历史错题整理笔记、改卷、针对性训练

  4、考练始终:从新高三定位考试、百校联盟考试、中原名校联考、天一大联考、焦作三次模拟考试、五月份密集型训练、沁阳全真模拟、最后一周十套高质量试题疯狂练,高三这一年考练贯穿复习始终,学生考出了信心,考出了思路,考出了习惯,考出了水平。

  5、课堂力度:历史组全体同仁一致同意把课堂作为第一抓手,课下没有作业或少量作业,从来没有与别的学科抢时间。我们立足课堂,设置多种课型,每节课强化背写落实,加强限时训练,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可行的。

  6、团队和谐:高三这一年我们备课组共8人,精诚团结,和谐共处,分配组题任务从不讲条件,改卷分工从不有怨言,听评课务实进行,周三集体备课常常讨论热烈,历史备课组还有张书记的亲临指导,这一年大家都确实感受到有收获、有进步、有干劲。

  (二)本学年的不足

  1、年后年级备考的调整与备课组计划稍有脱节

  2、备课组团队单独作战较多,合作力度还不够

  3、针对性练未能完全及时跟上

  4、训练频度和训练数量与总结反馈的脱节

  5、高考真题的研究力度还不够

  6、关注学科学术前沿动态的意识还不够

  7、高考前最后一周甚至是文综考前一天对考前最新信息的把握还不到位

  8、备课组计划的落实和坚持还有待加强

  高考历史备考总结(二)

  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庞杂无边,根本无法穷尽。近两年高考历史的考察方式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抽血式巡查。经常以一些边缘化、非主流的知识来从侧面考察主干基本知识,就连形式也大多是以引文、报刊、图片甚至是漫画来引出题目。

  再有,新课标的历史教科书是模块加专题的模式,有别于之前的断代体例,这样就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障碍。很多同学就是因为无法厘清各个知识所处的时间(朝代)、地点(国家)、历史发展阶段而产生混乱,进而瞎蒙乱撞,无所适从。在最后100天的高考复习冲刺中,历史复习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

  一、知识模块化、体系化,纵横相连,收放自如不妨尝试通过列表的形式,将高中历史三本必修和三本选修的全部知识(以目录为单位)罗列在一张以中国、外国为横轴,古代、近代、现代为纵轴,以政治、经济、文化为副轴的平面三维复式表(详见笔记篇历史部分的相关内容)。

  这样一来,高中历史的全部知识就可以在这种分条缕析的表格中一目了然。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表格,以不同纬度(横轴、纵轴和副轴)将高中历史的全部知识模块化、体系化,也就可以做到纵横相连,收放自如。

  二、多练选择,揣摩出题意图,靠近试题思路上面已经说到,近两年高考历史的考察方式是“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抽血式巡查。

  经常以一些边缘化、非主流的知识来从侧面考察主干基本知识,就连形式也大多是以引文、报刊、图片甚至是漫画来引出题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通过对高考真题、模拟试题等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实战演练,以更好地揣摩出题意图,靠近试题思路。尤其是在那些争议较大的比较性最佳选择题中,更要多多留心命题人经常倾向的命题点和知识点。

  三、规范答题,少说废话历史的二卷解答题与地理、政治还略有不同,大多是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主要考察考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要求我们能够全面、准确、精炼地提取信息,并尽量简练、规范地表述。

  如果说地理二卷的答题语素是字,政治二卷的答题语素是句,那历史二卷的答题语素就应该时词了。能用词,就少用(甚至不用)句;能少说,就觉得一个字都不多说。惜字如金,点到为止。因此,规范答题,少说废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原因在上个地理篇末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只希望大家多多注意。

  高考历史备考总结(三)

  第一,兴趣至上——对高考历史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觉得历史很难,学习很苦,从而把学习历史看作一件苦役,那么他只会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学习。其实,历史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东西,试想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灿烂文明、古今中外的英雄传说、轰轰烈烈的历史事件······这本身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第二,方法为主

  1.读历史教材。“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2.上课要专心听,下课后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学到某个历史事件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义、作用、影响等,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识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3.“温故知新”和善于思考。历史的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所以不断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和对新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还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闲暇之余,突然想到一个历史名词或者某个故事中涉及历史,应该马上回忆教材上的知识,如果有可能的话追本溯源,思考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历史知识和教材所述知识的联系,高中语文,把知识弄清楚,这样也算是时间的充分利用。

  4.整理、整合历史知识。针对历史知识比较琐碎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自己动手去整理和整合所学知识,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当然,在整合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试题调研,把上面的精彩总结内容摘抄或剪下来,反复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

  5.解题的思考。进入高三,考试会相应增多,所以合理安排考试策略并锻炼一定的解题能力是我们最大的目的。策略需要结合自己的需要相应作出调整,而解题则需要注意:一是“解”,即想尽一切办法解答问题;二是“思”,即解题后的回顾和反思,总结出解题方法并纠正思维误区;三是“归”,即将获得的知识经验与教材相印证,回归课本。如果大家还不知道如何进行解后反思,可以参考一下《360°全解密》的形式,剖析题目的命题意图、难点、关键点以及在教材中的原形和变形关键要素,这种能力需要慢慢培养。

  第三,心态为辅——保持一颗平常心

  保持平常心,这是试题调研的老师对咨询求助的高三同学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平常学习历史时,不要太刻意追求每次得高分,千万不可急功近利忘了根本——基础知识的学习。历史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保持一颗平常心,慢慢根据自己的规律去学习,到最后让我们厚积薄发,这样才能使我们取得最后的胜利。


猜你感兴趣的:

1.高考历史备考计划

2.高考历史备考方案

3.历史高考备考计划

4.高考历史备考经验借鉴

5.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归纳

    318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