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历史学习方法>

2018年高二学考历史必备知识点

丽仪分享

  高二学考,历史科目的必必备知识点度掌握了吗?需不需要帮你总结高二学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提供关于2018年高二学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8年高二学考历史知识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1、伽利略、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1)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2)牛顿(英国科学家)——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经典力学建立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完整力学体系。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

  3、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1900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

  4、达尔文的主要观点: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标志生物进化论的诞生。主要观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会发生变异;生物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论的基础。

  5、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称为“蒸汽时代”

  6、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 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66年德国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不久,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

  电灯、电话、电车、无线电报和电影等电器产品涌现,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第六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文学的主要成就

  (1)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法国: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

  英国:拜伦诗本小说《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德国:海涅长诗《一个冬天的故事》。

  (2)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也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人间喜剧》是社会百科全书;

  司汤达小说《红与黑》;莫泊桑小说《项链》;

  英国: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

  俄国:普希金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基础;

  果戈里小说《死魂灵》;

  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

  丹麦的安徒生、挪威的易卜生、美国的马克·吐温。

  (3)20世纪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

  ①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英国:萧伯纳《苹果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

  美国:德莱塞《美国的悲剧》;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美国的海明威《老人与海》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②20世纪苏联文学:

  高尔基《母亲》奠定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0世纪50年代后出现解冻文学,代表作《解冻》。

  ③20世纪亚非拉美文学:

  印度:泰戈尔——跨世纪的文学巨匠,长篇小说《戈拉》; 中国:鲁迅是中国文学革命巨匠,《呐喊》;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将幻想与现实融为一体。

  2、美术代表作品

  (1)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西班牙:哥雅《枪杀马德里市民》。

  (2)现实主义美术作品:法国:米勒《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3)印象主义美术作品:法国:莫奈《日出·印象》;荷兰:梵高《向日葵》。

  (4)现代主义美术作品: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

  3、19世纪欧洲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1)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合唱交响曲》。

  (2)奥地利音乐家:舒伯特《小夜曲》;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的多瑙河》。

  (3)歌剧:意大利威尔第《茶花女》;普契尼《蝴蝶夫人》、《图兰朵》;法国比才《卡门》。

  (4)民族派音乐: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天鹅湖》、《胡桃夹子》。

  4、影视艺术

  1)电影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早期电影,标志电影的诞生。

  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发明“蒙太奇”艺术,被成为“电影艺术之父”

  1935年拍摄《浮华世家》标志彩色电影的问世。

  2)电视艺术

  1925年,英国科学家贝尔德发明了电视

  电视的功能:传播资讯、远程教育、展示优秀艺术作品、娱乐

  电视的特点:普及率高、内容广泛、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性强

  2018年高二学考历史知识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孙中山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革命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内容

  1、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核心)

  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

  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享有民权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实践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评价

  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进步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解决了革命的依靠力量问题),推动了大革命的高涨

  局限性: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

  联系

  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扬弃和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

  1、 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

  时间

  内 容

  主要著作

  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时期

  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走向成熟

  抗日战争时期

  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1940)《论联合政府》

  丰富发展

  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

  在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工业化道路、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均有重大民展,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2、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影响: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邓小平理论

  时间

  内 容

  精髓及指导意义

  酝酿

  1978年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指导意义: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

  产生

  1978年

  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展

  1982年党的十二大

  1987年党的十三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走向成熟形成体系

  11992年党的十四大

  1997年党的十五大

  “南方谈话”

  成为比较完整的体系

  十五大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中国共产党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02年党的十六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2018年高二学考历史知识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5课 两极世界形成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背景:雅尔塔体系奠定两极格局框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2.美苏冷战

  (1)1947.3杜鲁门主义提出(政治),标志冷战开始。

  (2)实施马歇尔计划(经济)扶持和控制欧洲。 苏联成立经互会相对抗。

  (3)1949年成立北约组织(军事);1955年苏联成立“华约”组织从此,在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3.德国、朝鲜的分裂(美苏对抗的产物)

  (1)1949德国的分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或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或东德) (2)1949年朝鲜分裂成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4.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撤走导弹,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一方。

  5.冷战下的热战:1950—1953年朝鲜战争;1961—1975年(美国于1973年撤出越南)越南战争。

  6.影响:美苏争夺,世界不得安宁;但二者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出现

  1. 欧洲联合

  (1)原因:西欧丧失世界中心地位;美苏冷战对抗的威胁。

  (2)1951年《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使法德矛盾化解;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1958年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者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意义:经济实力增强,开始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日本迅速崛起为经济大国

  (1)原因:战后民主改革,铲除军国主义,消除封建落后因素;美国减免战争赔偿、提供资金物资、采购军火给养;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重视科技与教育。

  (2)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开始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目标。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摆脱美苏控制的需要;维护民族独立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1961年在南斯拉夫、埃及、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倡议下,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3)宗旨:非集团、不结盟政策。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作为行动纲领。

  (4)意义: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

  第27课 世纪之交世界格局

  1.苏联解体(1991年)

  (1)原因:斯大林模式的束缚;西方和平演变;戈尔巴乔夫改革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

  (2)1991年底独联体成立,标志苏联解体。

  (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美苏冷战结束。

  2.东欧剧变:1989年波兰开始,1990年两德统一。

  实质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3.世界形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总趋势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要潮流。

  4.世界格局:美国是唯一超级大国,1993年欧盟成立,日本、俄罗斯、中国等政治力量壮大。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367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