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语文学习>

小学语文学习日志

芷琼分享

  学习日记可以促进二语学习者的元认知意识和学习自主性,下面学习啦小编给你分享小学语文学习日志,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学习日志篇一

  早上早早来到教室,孩子们没来几个,我是满面笑容地走进去的,以为孩子们会很热情的叫我刘老师呢,结果大失所望,我们好像很陌生,对我就是看看,还是带有一种胆怯的目光,我好伤心啊,还以为自己跟他们已经很熟了呢,现在想想,我是被跟几个人熟而蒙蔽了双眼呀!这些教室里的孩子该都是我还没有关注到的孩子吧,如果之前仅仅是与几个孩子的接触就让我觉得很幸福,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走近更多孩子,我会更幸福的!

  《永远的白衣战士》一课,准备了好久,教案过了好几遍,朗读练了好多遍,结果却上得如此不堪,我想,这堂课该是主问句没有问得好,或者说是我太希望他们先答什么,再答什么,我受到了自己思维的牵绊以及所背教案的拘束,然而,课堂不当是让孩子跟自己走,而是当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应对孩子的发言,引着他们走进我事先所准备好的一个又一个能帮助他们理解、感悟的环节里,我要做的真的只是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语文课堂其实真的没那么复杂,重要的是教师能基于学生又高于学生,为他们铺下通往感悟,通往身临其境的台阶。他们走到哪里,就欣赏到哪里,不时也可以带他们重走回头路,欣赏那些被遗忘、被忽视了的奇花异草。再次提醒自己:重要的是做好充分的准备,将学生所说的挖掘开来,挖深、挖阔,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上午因课堂失败而过得不愉快,中午却很开心呢。匆匆走出四二班,来到一四班,张老师不在,今天就我一个人给小朋友们分饭。我哄着他们把饭吃光光,他们听我讲豆腐、藕片多么多么有营养,嘿嘿,居然都抢着要吃,还自豪的把吃得的干干净净的餐盘举给我看,我心里可比他们得意多啦,哈哈!

  小朋友都是可爱的,我是不是对他们凶了点儿呢,因为他们太吵了啦,周四去一定要表现的温柔点儿,呵呵。让一位小女生上讲台讲故事,怎么都不干,都还急哭了,说:“老师,我不敢,我不要!”我觉得很悲哀,这有什么不敢的,都改成让她读一下故事了,还有什么不敢的?其他好多小朋友都抢着要上来讲故事呢,约好了周四来听他们讲故事,我期待着吧,明天再去他们班催一下好了。

  中午就坐在一年级教室批班上的练习册了,真是的,题目看错的一大堆,空题不做的也一片,下午放学留他们订正,感觉有点匆忙,赶任务完成一样,就是直接报答案了嘛,真的很没有意思。

  下午大课间,带他们操场练歌,施艺玲说我上课跟杜老师上课相比,他们挺高兴的,我还挺安慰的,虽然上午有些不愉快吧——不好好听,让他们练站立了。

  早上带书给XXX的,她说她家有《青铜葵花》——不早说嘛,我就收回去了,想借给XXX的,他就想着他的魔幻书了,吴秋瑶呢,也就想看我上次说的《爱德华奇妙之旅》了,结果阴差阳错借了给XXX,今天他的表现可不好哦——我跟他说话都不听,让他扫地都不动。

  今天又是我、XXX、XXX,我们三人独处,三人行,哈哈,愉快的离校,明天见,XXX,还有,收到我信的XXX,明天见喽!

  小学语文学习日志篇二

  在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教师的热情都很高涨,个个都气势昂扬,有信心把语文工作做好,但经过几年的探讨,我们教师对语文课改还属在不适应阶段,在这就谈谈我对语文新课改给我带来的一些困惑与相应的对策。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 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将军》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学生们觉的有这样一位将军深感骄傲。”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用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会产生拖堂现象,那我们如何去完成教学计划,识字能力又怎么样培养? 那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让课堂的时间浪费掉,教师们必须控制好时间,避免迟到,防止外界干扰,减少维持课堂纪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重要的事情,是要花很多时间去学的,但不是可以随便浪费的。我们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将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文中的重点问题提出来讨论,而其它的问题可放在课后与学生单独交流,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交给老师,对于较为精彩的话语可展览在语文学习园地内。

  小学语文学习日志篇三

  经过十来天的学习与探讨,我们教师对语文课改还在适应阶段,在这就谈谈我对语文新课改给我带来的一些思考。

  一、课堂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通过学方法,让学生勇于探索,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会产生拖堂现象,那我们如何去完成教学计划呢?

  那就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不能让课堂的时间浪费掉,教师们必须控制好时间,避免迟到,防止外界干扰,减少维持课堂纪律,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最感兴趣的话题或文中的重点问题提出来讨论,而其它的问题可放在课后与学生单独交流,或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交给老师,对于较为精彩的话语可展览在语文学习园地内。

  二、教师要慢慢培养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学生自己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即学生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但常常不好操作,流于形式,缺乏在个体独立思考基础上的真正合作,在课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学能参与,其他同学仍是被动,没有表现的机会。有的学生合作学习时,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在课堂活动前,先明确分工,再合作。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在合作学习的内容中,要考虑学生之间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发现,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把学生的个体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教师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不能袖手旁观,要真正关注学生,深入到合作学习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

  三、语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靠自己个人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新课程里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么就要靠教师集体能力的发挥,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间,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那语文课到底是什么课?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进行多方位的学习,现在的语文教学,已经不是单一的语文知识,而是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其次,就是学会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协调一致;对学生的评价,不仅看学生成绩,还要多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重视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搞题海战术,减轻学生负担,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四、不学语法,语文教师在课堂怎样培养“语感”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地掌握知识和笼统地提高能力。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重视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基础知识,那不学语法知识,“语感”又怎么样培养?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就突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可以通过吟诵法,让学生利用读书的语气感悟,主要通过学生,老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进行对比,而产生共鸣;也可以进行教学情境法,来让学生感悟,主要通过教学内容,精心布置情境,让学生们都能融洽到情景中;还可以利用传授的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思维里产生感悟。

  语文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聪明一些,灵气一点,当然,新课程所蕴涵的新思想、新理念,也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冲击,给我们带来困惑,但新课程所构建的理想未来,正是需要我们带来困惑去实践,去探索,去创造。


猜你感兴趣的::

1.小学语文学习心得体会3篇

2.小学语文教师网络教学研修日志 六篇

3.小学语文教师国培研修日志

4.小学语文教学日志

5.我的小学语文学习研修心得体会日志

    2917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