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二年级方法>二年级数学>

二年级数学怎么教

文琼2分享

  二年级的数学课怎么教?“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应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二年级数学怎么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二年级的数学课怎么教

  二年级的数学课怎么教?“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应不断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在数学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今天,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初期,以及知识学习的成长阶段,需要经常与自然和社会接触,才能健康成长。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方式,通过游戏化、体验化、探究化等生活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此外,教师在二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要突破教材和时空的局限,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分析问题,通过生活化元素的引入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切实激发其数学探究热情。

  例如,在进行《混合运算》知识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创设如下生活化情境:“小云去超市购物,需要买三支铅笔、一盒彩笔、一个文具盒和四个本子,其中铅笔每支1元,彩笔10元一盒,文具盒需要15元一个,本子每个2元钱,小云妈妈给了她100元钱,请问买完所有东西后还能剩下多少钱?”这种生活化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还能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增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获取良好课堂教学效果。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促其主动参与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开展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体验强化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成长。而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完成相关活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的角色无疑是不可替代的,相比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毕竟有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数学生活化教育中的正面效应。客观来讲,家庭教育具有非常强的生活性,父母可以利用生活化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自主发现、探究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养成与提升。

  例如,在进行《数据收集整理》的教学时,教师在新课讲解结束后,可布置如下作业:“同学们回家后,可调查每个家庭成员最爱吃的五种水果,并将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以作业的形式提交。”这种问题需要家长为学生提供准确的数据,并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的统计和分析工作,最后由学生根据统计结果提出相应建议。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独立探究过程中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自信心,而且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创新

  1.动手实践。伟大的教育家孔于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在学生很想知道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思维已激活时,教师不是机械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每人剪出两个梯形纸板(要求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当学生剪出后,教师设问:看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纸板,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开始拼摆(有的小组用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当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拼法后,教师设问:“你所拼成的图形的底、高和面积与其中一个梯形的底、高和面积有什么关系?根据它们之问的关系,你能否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各小组的同学通过观察,借助已形成的表象很快得出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引导质疑,让学生会创新。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引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交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发现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发表新见解。如“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比、分数、除法间的三者关系为什么不用“等于”,而用“相当于”?为什么异分母分数加减时要先通分……问题一提出,同学们探知兴趣浓烈,思维活跃,发言就更加积极,比、分数、整数和比例间的关系就一清二楚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发挥了,好学、善学、乐学的劲头也就更足了。

  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为了培养创新意识,就必须确立一种以学习和学生为教学中心的观念,创设一种尊重学生的氛围和环境,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敢于创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热情洋溢,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精神,诱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挖掘教材中的潜在乐趣,变苦学为乐学。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特征,促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创新个性品质的形成。

  3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一、关爱学生,萌发兴趣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对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要及时帮助差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才能产生学习兴趣。其次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小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动手尝试,产生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经常采用操作法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二年级学生主要依赖于直观性的教具进行思维。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手脑协作,更有利于学生思考。如:在教学《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时,先让全体学生拿出自己学具盒里的小圆片,第一行摆红色小圆片5个,第二行摆黄色小圆片7个,他们会很高兴地拿出摆好,再让学生把红圆片与黄圆片一一对齐,这时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说:红色小圆片比黄色小圆片少2个,或者说黄色小圆片比红色小圆片多2个,最后列出算式:7-5=2,这既表示第一种意思,又表示第二种意思。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类应用题,同时还培养了观察能力、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解决问题,增进兴趣

  数学知识的生命在于应用,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激励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生在身边的实际问题。如学了元、角、分的知识,就让学生给家里买生活用品、买菜等,让他们思考怎样找钱;学了利息知识,就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零花钱亲自存入银行,让他们亲身体验利息、利率、本金等知识的实际计算。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平台。

  4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可以采用让学生戴红领巾的方法导入新课。刚才戴红领巾大概用了几秒啊?让学生感受所用的时间,并激发了兴趣。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如果教师运用赏识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那么学生将会获得一种再接再厉的内趋力。课堂中的评价往往影响到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评价得好,学生劲头十足,思维空间扩大,对下一知识掌握得好。评价不得体,学生会失去兴趣,郁郁寡欢。有时不光影响一堂课的情绪,还会影响一天的情绪。更为严重的甚至影响对某一教师、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积极评价时不要吝啬表扬。总之,要调动学生更积极主动思维,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问题时无后顾之忧。

  要提供实践操作平台,让学生快乐学习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要面向学生,给学生探究发现的机会,不仅让学生动口、动脑,而且让学生动手操作,使他们在“玩”中发展思维。


相关文章:

1.

2.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怎么教

3.小学二年级数学怎么学

4.小学二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5.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数学学习方法

    37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