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美文欣赏>

春天美文随笔:开春闲篇(3)

智明分享

  “老郝”临时报上台,我记得我是这么发言的:

  “回家的感觉真好,回家能参加镇江市散文学会成立大会的感觉更好,恰逢今天是立春,预示着镇江散文学会的春天即将来临。刚才说我身上的头衔很多,其实,今天我最合适的头衔是,散文爱好者。因为我的前大半生,生在小城,小城有三山,有太多故事,小城故事里也有我许多的散文故事,我爱小城。我爱交写散文的朋友,我还爱拜散文写得好的人为我的老师,我今天是来祝贺的,让我一起鼓起掌来,祝贺镇江散文学会永远是春天”!

  学会会长们自掏腰包,为学会庆贺,为“开春”庆贺,请大家喝了一顿小酒。

  就是这顿小酒,喝得我们几个,个个春意盎然,春情大发。接着又喝了大半晌的茶,唱了个把钟头的歌,又接着换地方,喝了晚餐和宵夜两顿小酒。

  那句俗话叫“酒逢知己千杯少”,还有一句应还是:“喝到痛快散不了”。具体要说究竟哪儿哪儿痛快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我稍稍有些感到慰籍的记得,有几位自称我忠实“老粉丝”的陌生朋友,端着酒杯,“追着”我敬酒,说如何如何喜欢读我的散文和随笔。同桌报社的老总们,也不住赞誉我发在他们晚报上的连载散文《那些留在大院里的“芳华”》系列。说我的那几篇散文,一时间,带动了线上线下对纸媒的关注度,也拉升了晚报的发行量,希望我为家乡晚报多写文章。

  说到这里,我还得感谢一下晚报的小何,是她向晚报推荐了我的“芳华”系列,才让我赢得了以上的这些多少有些类似礼节性的赞誉。

  我懵懵懂懂的回忆起,午餐过后,转到茶座,借着酒兴,我当着一拨子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们的面,诵读了我在“开春”那个凌晨写成的“阅读快闪”电视文学台本《书香里,读出家的味道》。听得在场的人都说有点想落泪的感动。

  还记得眼前一位穿着长长羽绒服,高个儿女子不停的拿相机对着我拍照。咔嚓咔嚓,还带着闪光。听完之后,她的一句建议,点醒我加在了短片的结尾处。小景告诉我,她就是副会长时英,媒体出来转身做起了“公益慈善”,是小城一名赫赫有名的“社会儿女”发起人和代表人物。说她默默为社会上许多“空巢孤老”做过不少善事,与她简单聊过几句之后,我决定这部尚未开拍的短片结尾,落点在新春佳节,“空巢孤老不孤单”的点睛之笔上。

  我还依稀记得,那天,同样喝高了的小城大文豪“老马”,在一旁不停的向我发问“十万个为什么”。诸如:你怎么会当上导演的?你怎么就会在省城舞台上站在那里自信满满歌唱的?你怎么每天都会有那么多东西写出来的?显然,他的一连串反问中,带有不解的轻视。

  “老马”那天忘记了,他曾经亲笔写过我至少三篇专访,我在他的文笔中,篇篇精彩,句句神话。他应该对我再熟悉,再洞察不过了。我还是不厌其烦,极度耐心的满足他的疑问,其实我完全知道,我同时也是换一种方式,帮他慢慢“醒酒”。

  那天,谁也不承认自己喝多了,都在极力逞能。也都不得不屈从于“老大”的淫威,任凭他肆意摆布,发落。

  “开春”跟“万物”,“万象”都有关系,都想着复苏,更新,多想着暖暖的阳光下,那一阵阵的鸟语花香。

  是好朋友也不列外。

  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们,带着相同的志趣,找一个理由,挑一个日子聚在一道,表表心意,畅叙衷肠,哪怕夸夸海口,说一番大话也都不为过。

  “开春”了,即使都已不再年轻,仍然能洞开心门,心花怒放,返老还童,忘乎所以。这也是一种难能的境界,难能的状态,难能的年代。

  “冬”还没肯走,“春”冬脚步声已经近了。

  “春”未上枝头,却已上心头了。

  “春”真的“开”了?真的又来了么?“春”又会在这群油腻老男人们身上,,抹上一抹亮色么?

作者:张波
公众号:张波纯文学杂志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2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