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观后感>

《生命的托付》剧评:用话剧"托付"生命的含量

智明分享

  编者按:《生命的托付》是一部讲述环保的话剧,一部用尽毕生的勇气和气力,换来天空的湛蓝的话剧。

  接下这部戏,江苏的话剧,又向市场迈出了一大步。

  看似一部行业剧,话剧人完完全全是在当一部经典的舞台艺术在死磕,在打磨。

  这也是江苏话剧悄悄转型期间,调整呼吸,拉开架势,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原创与生态,艺术与生命之力作。

  像环保人毕生守护蓝天和白云那样,江苏话剧人也在用生命的能量净化戏剧,排污治霾,提速换挡。

  从剧本开始,主创一班人一个猛子扎下去,不仅扎得很深,连换气都困难。从环保部门"体验"生活回来,他们明显感觉到自身心律不齐,呼吸局促,血压蹿高。知道空气稀薄,大气污染,阴霾连连,却不知道源头所在,成因何在。

  新班子,新机制,在这部剧的创作初期,剧名上就起了个"大范儿":《生命的托付》。当然,他们十足的底气,来源于编剧出身的解涛院长和中戏骄子,这部剧的总导演郝光。他们带着一班懵懵懂懂的年轻话剧人,跌跌撞撞,闯进了看似亲近,其实陌生的环保领域,目瞪口呆地面对一幕幕令人堪忧的环境现状,所有人的意识,很快随着创排的进程,调整到戏剧的情境中,做好"托付生命"的心理和生理准备。任凭得了戏剧"魔症"一般的郝先生,操着他自成一套的"郝氏体系",和"魔鬼式训练法",自己跟自己较劲,自己跟戏剧法则叫板,自己跟话剧生态硬拼。

  两位舞台上还算年轻气盛的艺术家,两位新上任,还踌躇满志着的话剧院院长,苦苦积蓄了多年的艺术爆发力,他们谁也没料到,最先发力,不约而同却发在了这部行业定制剧上。从此,"踌躇"的"踌",叠化成"愁苦"的"愁",他们开始咀嚼"愁"的滋味,开始了自己新一轮戏剧人生的探险。

  郝光也没想到,刚一上任回归话剧舞台,"托付"给他的竟是这样一部应景的"时鲜货"。这位憋了有半辈子的"戏魔",一旦发作,上瘾,"魔力"是巨大的,是惊人的,也是吓人的。私下里,人们又唤起他"郝爷"的雅号。他用他表演体系中的与角色人物"附体"和"灵魂交换"调动起剧组所有年轻和上了年纪的演员们,让他们一边当众大呼过瘾,一边暗下叫苦不迭。

  "郝爷"做艺术的同时,率先做起"环保"表率。定下排练场上的严厉"军规":不准吃零食,不准吸烟,不准玩手机,不准交头接耳与本剧无关的任何闲言,不准迟到,早退包括请假。

  每天第一个进排练场的一准是这位"郝爷"。他会独自用拖把,把排练场从头到脚"托付"一边,然后摆放好代用的布景,道具,等着剧组演员们一到,一通谆谆教诲过后,会交班给执行导演,他的得意门生陈乐。

  陈乐首先一定是打心底里崇拜和敬仰这位先生的,其次,她也天生具备了足够的涵养。她更习惯了先生这么多年来"放手"不"放心"的惯常习性。适应了这位总导演的所谓"超脱"却并不"超然"。剧组人都知道,"郝爷"即使不坐在排练场内,他的那颗心,那副耳朵,一定还支楞在里面,场子里任何不入耳的动静,他都能捕捉到,不定什么时候,他会突然闪身出来,点兵点将,训得你无地自容,只想钻地缝。

  戏在南京工业大学剧院首演的那场,"郝爷"坐如针毡,说他心里只有"忐忑"二字。陈导却显得出奇的淡定。

  朋友圈里,明眼人打眼就能理会,这些日子,"郝爷"已经无心再晒自己的"墨宝",改成见天儿在熬一碗一碗掺合着戏剧理念的"心灵鸡汤"了。

  既算舞台合成又算是首演的这场在工科学院的亮相,又算是一招"险棋",没想下着下着,看客们还算兴致满满,掌声不叠。如此出乎意料的盛况,坐在观众席里的"郝爷"却还得便宜卖乖:"这个点儿,这句词,还鼓哪门子的掌啊"。其实,在他心里比谁还偷着乐呵呢。

  整部戏看下来,很显然,剧组是下了死功夫的,演员们长年惰性沉睡在躯体里的那些戏剧潜能,被折腾得筋疲力尽的编剧和得了"魔症"的"郝爷",当然还有那位貌似淡定,沉着,其实心里有谱的"乐导"给调动出来,释放出来了。排练场内外的创作环境也在悄然的发生了一系列的醒目的变化,关键是戏剧人的那根松懈,几近脆弱了的神经又给紧绷起来,年轻演员们不敢懈怠,年长一点的,又不忍错过。

  理智的评价,这部剧的试演和首演,从艺术的角度,从话剧涉足行业剧的命题,从观众进入戏剧情境后渐渐忽略了定制剧的模式等方面,都获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功。

  呼吁和渴望社会生态和民生福祉的同时,江苏话剧的创作和发展,也在同步排污和净化自身艺术的空气指数和质量。

  编创,排演这部剧的全过程,演员表演领域内的一些"盲区"和"死角"被扫描定位了,被跟踪了,被矫正,修复了。起码对演员的表演训练,是一次"灵魂"的深层触动和"体验"的真切"附体"。

  这部剧,让年轻演员从艺术院校出来,从排练场起,丢掉角色的"演"字,才能弄明白,如何在舞台上"活"起来,才是生活中那个活生生的"人"字。

  舞台是写意的,人物是写意的,剧情是写意的,只有现实的生活现状与我们是历历在目,息息相关的。

  戏剧还需要持续打磨,演员还需要不断锤炼,生活还在继续。

  编剧出身的的院长解涛带着话剧一班人还在思考,在蓄力,在构思,在规划。江苏话剧舞台上的这部未来连台本话剧,该如何结构?如何出新,如何惊艳,如何取胜?

  "环保"将社会呼吁"托付"给了江苏话剧,江苏话剧人又将自己的戏剧生命托付给了蓝天白云。如此这般的双重,多重"托付"都是具有一连串带有生命价值和体能的高效"托付",情感"托付",时代"托付"。

  即然用"生命"去"托付"了,那就是一生一世的追求和抱负,还必须用尽毕生的勇气和气力。

  人们也期待能尽早看到江苏环保和江苏话剧用"生命的托付"换来的那片天空的湛蓝,那部喜人的佳作。

作者:张波
公众号:张波纯文学杂志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392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