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文章阅读>亲情文章>

祭奠父母的短文章(2)

晏付分享

  祭奠父母的短文章篇【3】

  怀念父亲和母亲

  我的父亲和母亲是吉林省人。

  父亲何玉山于1910年生于吉林省永吉县,工人出身;母亲高耀光于1906年生于吉林省三叉河农村,贫农出身。父亲在吉林市念到初中二年级,因贫困,辍学打另工。1927年父亲考入吉林邮局当拣信生,后来调入哈尔滨邮局任邮车(火车)押车员;母亲在三叉河镇小学做工的亲友帮助下,在镇里念完小学和初中,随后到吉林市女施医院学产科5年毕业。父母于1931年在哈尔滨结婚不久,遇九一八事变。事变不久,父亲参加了哈尔滨邮政工人集体大罢工,邮务瘫痪,相持数旬。邮务停顿,日人焦急万分。当时,日本人对英国还有所顾忌,与邮务长英人司密斯几经交涉,以给不愿留在东北的邮工发给路条、路费,由邮局调入关内,作为把邮局移交日本的交换条件,使日本当局不得不让不愿当亡国奴的东三省三千邮政员工集体进关(参加抗战)。我父母亲落脚杭州,父亲在南星桥邮电局担任火车押车员、分拣员。

  随着战事变迁,始终不肯当亡国奴的父母,由杭州辗转抗日邮政前线,而金华,而江山,而浦城,而鹰潭,后来逃难到江西赣州。日本鬼子打到赣州,又举家搬到景德镇,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在1937~1940年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岁月里,父亲冒着日军飞机轰炸和机枪扫射的危险,承担着邮车(先是火车,后是汽车)押运工作,经常往返于抗日前线,往来于杭州、金华、江山、浦城、湖镇、弋阳、鹰潭、南昌、株州等地。父亲是因抗日而流亡关内的东北汉子,自告奋勇地承担前线邮车的押运任务。为维护邮件成功转送,不怕牺牲。母亲则在兵荒马乱的逃难日子里,辗转频繁的搬家(浙江金华、福建浦城、江西鹰潭),无时无刻不担心父亲安危,同时保护和照料着我和弟妹三人。

  1940年随着战线的转移,父母带着我们从鹰潭辗转到江西赣州。父亲在赣州邮局(后改为邮政储汇局),经考试升为乙等邮务员(后任汇兑组长),生活才安定下来。1943年日本鬼子打到赣州,不肯当亡国奴的父亲又带我们到景德镇安家。父亲在景德镇邮政储汇局办事处,任出纳组长。我二妹生于在赣州,我三弟、四弟和五弟生于景德镇。1945年日本投降,我父母喜出望外。为了让我们兄妹有更好的上学条件,父亲于1947年趁机调到九江邮局工作,一直工作到1970年退休。在九江邮局,父亲担任过挂号组长、专区视察员、邮件付组长、分拣员、乡邮指导员、视察员、沙河邮政支局支局长、九江邮局乡邮指导员等工作。

  父亲虽然只有初中二年文化,可是一直勤奋好学。他的字写得很好,我们几个大学毕业的孩子写的就差多了。父亲吉林当分拣员时就补学英语,在哈尔滨当押车员时就参加补习班学俄语,还经常为邮局翻译英俄文邮件。后来还在九江市还义务教授过俄语。

  父亲的精通邮政和汇兑业务,工作一贯认真负责,一直都受到同事的赞扬。父亲还喜爱创新和发明。我记得他为配制的圆珠笔油很好使。

  父亲一辈子清廉。在“三反五反”运动中曾因(一点小事)受诬陷,人格受辱,精神受到很大的刺激,几乎得上精神官能症。后来,经查明是受到冤枉,澄清了事实,又被邮局安排到南昌东湖疗养院疗养一段时间(作为补偿),身体才得以康复。

  父亲有记日记的习惯。我们知道他记了一辈子日记,可是在整理他遗物时,只找到从1981年到1990年的五本日记。关于过去的日记,他在日记里有过这样的交代:

  “1981.9.4始

  兴之所至,随便记之。不以日计,仍曰日记,数十年,几记几辍,文字贾祸,非今日始,一时兴至,乃又记之,非鸿爪之留迹,俾弥留际思忆。生逢盛世,毕生顶峰,不可不记。

  86/9/26

  政治:日记几度毁写,原于文字假祸,(余)今已77春秋,政治已开明,故而也谈政治,谅无妨。……”

  父亲说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抗战了15年,在邮局工作43年。1940年已经由邮政工人考上邮务员,以后一直担任职员工作(按旧职员对待,解放后一直糊里糊涂,享受工人工资,大多做的干部工作,到退休时才明白,实际是以工代干了20年)。1970年退休以后被定为工人(补发证,时而工人,时而职员)。退休时,作为工人,按80%开退休金,不给父亲以干部的退休待遇(在80年代初,政府开始承认在49年解放前参加过抗战的包括国民党人员,都按100%发退休金,但须是干部。父亲因为是工人,不能享受此待遇,只有80%)。

  母亲自小受基督教影响,对人友善,对邻居热情,解放后担任过居委会干部。曾被评为九江市第二届劳动模范。

  我兄妹七人,得益于有文化、有信念、有医疗知识的父母,我们才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并受到良好的教育。父母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我们从小就知道要抗日,要爱国,要勤奋,要诚实守信,要讲究仁爱;我们兄妹个个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都能吃苦,善于适应环境;我们都是爱学习,爱创造的人。如今我家最小的弟弟都已退休2年。我们,继续勤奋地在不同领域里,打造光辉的余生,我们会以我们的成绩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看过“祭奠父母的短文章”的人还看了:

1.关于祭奠父亲的文章

2.怀念去世父母的短文章

3.怀念已故父母的短文章

4.纪念父母的短文章

5.纪念父母亲的短文章

3057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