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阅读答案>

端午节现代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丽仪分享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端午节要吃粽子,要插艾蒿,端午节还有赛龙舟,大家喜欢端午节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关于端午节现代文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端午节现代文阅读材料

  端午节的早晨,我本想去山上河边,采一缕艾蒿,捧一把清清的河水,洗去过去的污浊,而换取新一年的安康和洁净,却只在院子里转了转又回来了。

  今早天空蔚蓝,这是我从小就喜欢的颜色,因为喜欢这蓝天,我活下来,还能从活着中感受生的美丽。今天我又一次在这蓝天下感到个体生命的卑微、渺小,当这个生命的成长过程经历过那么多的不幸,那么可怕的“营养不良”,活到现在,的确是个“奇迹”。可我也看到了:“人类的血液中有一种不轻易屈服的力量,死亡也不能使生命退却……”当我的肉体为生命所依附的时候,尽管它受到雷霆霹雳的摧残,但生命张扬着,呼唤着人的精神和灵魂,这种过程没有结束,生命就不会止息。

  于是我回过头来审视自己,也许走过来的路正在凝聚成一段个体生命对历史体验的活的化石,但保持它本身的真实将是对人类的文明的一种奉献。于是生命张扬着给心情注入一份欣慰,在天地间那微渺而卑微的我,又一次顿悟,江河不都是一点一点水滴汇聚的吗?我这生命的水滴还没有干涸。

  端午节吃粽子。昨天,小金就一派欢天喜地地张罗着,她从十天前就叨咕要买好江米,要买好粽子叶,再买上一捆马莲草。昨天中午她才把马莲草买到家。她说过节嘛就要有过节的样子。家里丈夫孩子都爱吃,再给婆婆送上一盆。

  说着这些的时候,她脸色红润,喜气洋洋。

  可是她已下岗两年了,前三个月厂里才发了200元生活补助。她的丈夫是个体面粉厂的装卸工,早上7点上班,晚上9点才能下班,“他干的力气活,我每天晚上都要蒸馒头,他一次能吃四五个,不吃不行,体格受不了。”

  小金有个两岁半的儿子,长得虎头虎脑,对于儿子,她满怀希望,她去市场用最便宜的价格买最小的小鱼给儿子补充营养,她说要把他培养成足球明星。

  “我哥说了,那时我们两口就福气了。”

  她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每月的房租就要交上100元,可是她每天高高兴兴地忙碌着,活得有滋有味,让我羡慕极了,这也是生命中那不轻易屈服的力量吗?

  端午节,原本是为记忆一个人的死。当他投进汨罗江的那一天,最最痛苦的莫过于他的最亲的亲人们。受伤害最大的也是他的亲人,但是“社会”却从他的死中得到启示,这种启示演变成一种文明的积淀,这是以生命和血液为代价的文明的积淀,从古到今人类社会都是如此,文明的积累中没有离开过血和生命的代价!是不是因为人本身就是血和生命的构成?这个发现令我心头颤栗。

  所以,当死的只是远在旁边并不熟知的邻人时,它只能成为我们饭后的一个话题;当死的是我的同学时,它使我晕眩;当死的是我的哥哥和母亲时,它曾怎样使我撕心裂肺;当死的是我自己时,它是怎样狰狞着笑脸让我恐怖而又向往、退却而又痴迷过。生命向生的力量征服了灵魂的软弱和对死的渴望。我活着,体验着卑微和幸福,尤其是当我感到自己是天地间那么一粒小小的尘埃,却感受着天地的苍茫和无穷时,是幸福的。

  前些天,我看了《人生的真谛》,是一位年轻朋友极力向我推荐的。为这他跑了好几家书店,张罗了一年多,才买到这本书。作者是一位从纳粹集中营活过来的幸存者。他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集中营的生活尽管迫使人在肉体和心理上退化到原始状态,但精神生活却有可能得到深化,习惯于丰富理性生活的人比较敏感,承受的痛苦更多(这些人往往体质较弱),但他们内在的自我却受到伤害较少。他们能够逃避周围可怕的现实,遁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享受精神自由。”

  而对使人活下去的力量,他又写道:“我怔然感到,有生以来,我第一次认识到古今诗人所一再吟咏的,古今思想家所一再称颂的为人生最大智慧的真理——爱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我领悟了人类诗歌、思想、信仰所欲授予人们的最高天机:人通过爱并在爱中得到拯救。”

  所以我想活着的人应该学会爱,活着的人应该学会用更文明的方式去争取更文明的未来。

  端午节现代文阅读题目

  1.文中写到端午节采艾蒿的习俗。你认为这种习俗从何而来?

  2.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3.文章中为什么要特地举出小金这个下岗女工一家喜气洋洋过端午节的事例?

  4.文中说“这种启示演变成一种文明的积淀,这是以生命和血液为代价的文明积淀”。

  这句中的“文明积淀”是指________________,“以生命和血液为代价的文明积淀”又是指?

  5.对“生命向生的力量征服了灵魂的软弱和对死的渴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的求生的愿望和力量战胜了自己灵魂中软弱的一面——对死的渴望。

  B.好死不如赖着活,苟且偷生比无辜牺牲好。

  C.人的生命的本质是活下去,消极的死是应该避免的。

  D.渴望去死是人的灵魂的软弱一面,追求生的意义才是可贵的。

  6.文中引用《人生的真谛》中的一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7.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端午节现代文阅读答案

  1.起源于满族的一个卖油翁下凡体察民情的传说,端午节家家插艾蒿是为了祈福禳灾。从现代的观点看,艾蒿是一种药材,其香味可以杀菌。

  2.(1)粽子是一种节令食品。民间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笼”,“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的谚语,粽子一出现,说明时序已转入夏季。

  (2)为了寄托人们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3.说明端午节确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中华民族有着强烈的向生和追求美好未来的愿望,决不会被目前生活中的暂时困难所压倒。

  4.精神文明的积累沉淀,付出生命和血液所获得的高尚品格和爱国精神。

  5.B

  6.这段引语强调了精神文明的重要作用,是为表达主旨服务的。

  7.活着的人应该学会爱,活着的人应该学会用更文明的方式去争取更文明的未来。


猜你喜欢:

1.粽子阅读题及答案

2.祖母的季节阅读练习及答案

3.最忆母亲裹粽时阅读答案

4.小雨入端午冯骥才阅读练习及答案

5.端午的鸭蛋阅读题及答案

    371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