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办事指南>政策法规>

2017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3)

嘉敏分享

  三、多项选择题

  1.保障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ABCD)。 A. 有利于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C. 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D.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E. 有利于加速散居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2.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ABC )。 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D.充分尊重各民族的自主权 E.积极促进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3.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BCD )。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

  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ABC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 E.政治因素

  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 ABCD )。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E.民族间经济交流情况

  6.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 ABE)A. 常态发展 B. 异态发展 C. 渐进式发展 D.突变式发展 E. 跳跃式发展

  7.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 ABCDE )。 A. 民族性 B. 群众性 C. 传承性 D. 变异性 E. 敏感性

  8.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 ABDE )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A. 地域 B. 民族 C. 体质 D. 经济 E. 文化

  9.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 ABCE )。 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 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 E.民族问题的重要性

  10.就人为宗教(神学宗教)而言,宗教所具有的基本要素大体包括( ABDE )。 A.宗教的观念或思想 B.宗教的感情或体验 C.宗教的传承和发展 D.宗教的行为和活动 E.宗教的组织和制度

  11.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 000万以上的有( BD )。 A.维吾尔族 B.壮族 C.蒙古族 D.满族 E.回族

  12.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含义主要是( ABCE )。 A. 承认和坚持一切民族的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享受任何特权 B.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的一切权利上完全平等 C. 无条件地保护一切少数民族的权利 D.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环境保护的义务方面完全平等 E. 承认和坚持各民族在形式上、法律上,乃至事实上的完全平等

  13.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 ( ABDE ) 。 A. 和睦 B. 友好 C. 融合 D. 联合 E.. 协调

  14.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 ABC )A.社会生产 B. 社会分工 C. 内部交往程度 D. 外部交往程度 E. 地理位置

  15.民族发展包括( BCD ) 等 A.原生态发展 B.经济发展 C. 政治发展 D. 文化发展 E. 次生态发展

  16.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 ABCDE ) 等内部和外部条件。A. 民族结构 B. 民族素质 C. 民族关系 D. 自然环境 E. 社会环境

  17.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BDE)A. 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 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 D.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E.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18. 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E ) A. 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B. 信息综合方法 C. 抽象归纳研究方法 D. 定性分析方法 E. 定量分析方法

  19.民族问题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它关系到( ACDE )。 A.人民团结和社会稳定 B.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 D.社

  会发展和民族发展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20.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 ABCD )的平等。 A. 地位 B. 待遇 C. 权利 D. 利益 E. 财富

  21.民族自治机关建设要注意的民族特点包括( ACE )。A.民族干部 B.民族文化 C.民族语言文字 D.民族风俗 E.民族形式

  22.民族理论( ABCDE ) A. 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B. 是一门理论科学 C. 是一门实践科学 。 D. 是一门交叉学科 E. 是一门新兴学科

  23.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 ACE )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 B.人文属性 C.社会属性 D.文化属性 E.生物属性

  24.民族教育( ABCD )。A.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B.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C.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E.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25.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 BDE )。 A.独立 B.平等 C.尊重 D.使用 E.发展

  26.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 ABCE )。 A.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B.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滞后作用 C.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中性作用 D.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融合作用 E. 对民族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混合作用

  27. 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如下方面:( BCDE ) A. 遗传原因 B. 自然原因 C. 经济原因 D. 历史文化原因 E. 宗教原因

  28.强迫同化是( ABCD) A.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 B. 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 C. 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 D. 违背被同化民族意愿的 E.民族融合的结果

  29.( BCDE )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A.实行邦联制 B.实现民族平等 C.加强民族团结 D.促进各民族发展繁荣 E.从而使我国的民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30.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 ABCDE )。 A血统 B.生活 C.语言 D.宗教 E.风俗习惯

  31.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 ABDE )。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文化 D.共同经济生活 E.共同心理素质

  32.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 ABC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D.习俗交流交融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3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 ABCDE )。 A.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B.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E.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3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主要有( BCDE )。 A.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C.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D.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E.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35.少数民族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BCDE )。 A.形成了不同民族的经济结构 B.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与结构 C.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D.构成了不同民族的价值观念 E.构成了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

  36.少数民族干部是( ABCDE )。 A.党和政府联系各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 B.各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标志 C.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D.把千百万各族群众组织起来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E.带领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前进的先锋。

  37.随着民族地区社会改革的基本完成,经济文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又提出了除培养少数民族的政治干部以外,还必须在少数民族中加速培养( AB )的方针、原则。 A.科学技术干部 B.理论干部 C.军事干部 D.管理干部 E.文化干部

  38.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 ACDE )。 A.维护法律尊严 B.维护社会稳定 C.维护人民利益 D.维护民族团结 E.维护国家统

  39.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BDE )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 C.现实依据 D.民族意愿 E.就近认同

  40.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 ABCDE )。 A.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C.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D.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

  4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BCE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D.民族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42.我国民族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BCDE )。 A.民族教育与宗教的联系紧密 B.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C.民族教育受民族因素影响制约很大 D.民族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物质条件不足E.民族教育体制有待改善

  43.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ABCE)A.朝文三协 B.彝文四协 C.藏文五协 D.回文六协 E.蒙文八协

  44.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 ABCDE )。 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

  45.我国少数民族信仰的世界性的宗教主要有( ABCDE )。A.东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E.

____

  46.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 ABCE ) A. 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 B. 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C. 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 D.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 E. 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7.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 DE )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 A民族自身的发展方面 B. 民族与阶级之间 C. 民族与国家之间 D. 民族的活动中 E. 民族的交往联系中

  48.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体有如下类型( ABCE )。A.封建制度 B.封建农奴制度 C.奴隶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E.原始公社制度残余

  49.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 ABD )。A.普遍性 B.国际性 C.不定性 D.敏感性 E.连锁反应性

  50.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 BCD )。 A.《阿诗玛》 B.《格萨尔》 C.《江格尔》 D.《玛纳斯》 E.《嘎达梅林》

  51.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BCE )。 A.民族团结的实现 B.民族利益的照顾 C.民族权利的保障 D.民族经济的进步 E.民族发展的促进

  52.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 BCDE )。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些鲜明特点。 A. 政治问题与军事问题交织在一起 B. 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 C. 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D.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E. 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

  53. 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其:( ABCDE )。 A.是否有利于民族团结 B.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 C.是否有利于国家统一 D.是否有利于民族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E.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54.当前,迫节需要调整少数民族干部的结构比例,其中主要包括( ABCDE )。 A.数量结构 B.文化知识结构 C.专业结构 D.分布结构 E.年龄结构

  55.党和国家在贯彻民族语言文字政策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BCDE )。 A.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进行民族识别 B.组织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调查队,编写出各少数民族语言简志 C.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了文字D.实行母语教学和双语教学 E.注重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和有关人才的培养

  56.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ABC )。 A.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 B.转变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道路 C.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D.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经济 E.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57.民族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 ABCE )。 A.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 B.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 C.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性 D.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E.民族语言文字的交融性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2017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期末复习指导”

354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