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教育资讯>热点>

2019共和国勋章获奖人物事迹简介大全【汇总篇】(3)

庄宇2分享

  2019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学习心得

  在国庆节到来之际,我们国家为42名对为祖国建设事业和保卫祖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人士颁发了“共和国勋章”,这是国家和人民对他们突出贡献的直接肯定!可以讲,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脊梁!共和国有他们在,真的是一件何其有幸的事情。

  那么,“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都有谁呢?我给大家列举几个:于敏、屠呦呦、孙家栋、李延年、黄旭华等等。这些人都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我们祖国的强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事迹,来看看他们为我们祖国做出的突出贡献。

  首先,我们来看看老兵张富清。张富清是西北野战军的突击队员。他1948年入伍,曾经参加了扶眉战役、西府战役等战争时期的大规模战役。在战斗中,张富清荣立特等功一次,军一级别的一等功一次,并且被军部授予了“战斗英雄”的称号。在一次战斗中,张富清带领突击队率先冲入城墙内的敌军阵地。在身边战友全部倒下,乃至自己负伤的情况下,张富清依然用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几个碉堡。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可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张富清转业了。他隐姓埋名,来到了湖北省的来凤县成为了一名银行干部。最后,他又响应祖国的号召,成为了一位农民。并过上了娶妻生子平凡人生活。他把军功章和立功奖状藏了起来,隐藏身份60多年,直到2018年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采集老兵信息的时候,才发现了张富清的战斗英雄身份。

  这就是我们的英雄!他如此的淡泊名利,他如此的平易近人,他真的是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老兵张富清,共和国勋章毫无疑问的属于你。

  说完了张富清,我们再来说说于敏。于敏是中国氢弹事业的接班人,也是一位典型的“工作狂”。1960年,于敏临危受命,接受中国氢弹的设计工作。可是,于敏本人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他自己也就没有研制氢弹的基础知识。为了尽快的熟悉氢弹的整个知识,于敏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将理论知识投入到氢弹模型的运算当中。在那个条件相对艰苦的年代里,于敏付出了比常人多很多倍的超强工作量!他用算盘,一个数字一个数字的打出了氢弹的数据,并将所有的数据细节集合起来,整合成了氢弹的理论模型。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于敏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艰辛,硬是用算盘打出了中国的氢弹,打出了1967年2月新疆罗布泊的那一声巨响!

  这就是我们的科学家于敏!为了祖国国防工业的强大,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于敏隐姓埋名20年时间。用超常的付出为了我国研制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核武器!当氢弹在祖国西北炸响的时候,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了:中国是一个站立起来了的东方雄狮,但几乎没人知道,中国氢弹的背后正是于敏几年如一日敲算盘打出来的。

  通过于敏和张富清的事迹,我们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42位“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尽管职业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的强大的平安奋斗了终生!他们不愧为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不愧为我们最为优秀的炎黄子孙。我们要学习他们淡泊名利,勇攀事业高峰的精神,并在我们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干出成绩,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2019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学习体会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盘古开天辟地,人类呱呱诞生,从那一刻起,摆脱饥饿,奋力生存便成了人类历史的不朽主题,滚滚历史长河中的历朝历代,各君各王,虽处在不同国度,不同疆域,却拥有着同一个亘古不变的梦想,解决粮食问题。民以食为天,人类从未停止过对饥饿的抗争,从未停歇过对粮食的渴望。当历史的刻度停留在21世纪,世界人口已经达到60亿的眼下,却依然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平均每天有24000人死于饥饿。在粮食问题日益凸现的今日,世界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这片广袤无垠的国度,耕地面积只占世界7%,人口却占世界22%的第一人口大国。

  面对冷峻现实,世界陷入了粮食恐慌,人们不仅连连发问:谁来养活中国,谁来养活世界? 时事造英雄,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绿色革命”,通过对杂交水稻的成功研究,最终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高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增产200多亿公斤,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7500万人。英雄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英雄满怀信心地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自己养活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英雄的名字从此响彻天际,被百姓们爱称为“当代神农氏”,他就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回眸奇迹的诞生,竟源自儿时的一次郊游。6岁在武汉园艺场时,当他看到满园里郁郁葱葱,到处是芬芳的花草和一串串鲜艳的果实,立即被这派美景所吸引。

  心想长大以后也去学农。谁也不知道,那时命运已经开始悄悄安排奇迹的发生。袁隆平沿着儿时单纯的梦想一步步走着,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的袁隆平,为了追求心中的梦,毅然从四川重庆来到了偏僻的湘西雪峰山旁的安江农校任教,一教便是19个春秋。学生们都很尊敬他,视他为良师益友,更被他对稻田的专注精神所感动。这个从小长在大城市里的知识分子,从来不怕臭,不怕脏,随时都能弯腰赤脚下田地,观察稻田的生长情况。刮风下雨也不能阻挡他的热情,农民都打趣的称他为“袁癫子”。正是这种外人难以理解的痴迷之情,在无形的支持着他,正是这种对梦想的执着信念在背后推动着他,精心进行着每一份耕耘,正是这种踏实严谨的治学态度,最终赢来了盆满钵满的丰收硕果。岁月不居,天道酬勤,穿越过十年风雨的艰辛,杂交水稻的研究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袁隆平为了一个“人类没有饥饿的未来”付出了自己所有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所有的精力汗水。一次次人为的恶意破坏,让精心培养的秧苗毁于一旦;一次次的天灾所难,让科研进程举步维艰。但是十年间的艰难险阻最终都在梦想的力量下低了头,都在与梦想的较量中败下了阵,这个刚毅的汉子,在一次次跌倒后依然不屈前行,在苦难面前他甚至安慰妻子说:“山谷越深,山峰越高。

  我们眼前所经受的苦难,其实是对我们未来的祝福。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无不是从患难中走来。应该说,苦难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好的礼品。”朴实无华的话语中透露着圣哲的光芒,平和的心态中预示着成功的讯息。袁隆平和他的学生们像候鸟一样频繁迁徙,春长沙,秋南宁,冬海南,南北辗转,一年三地,不辞辛劳的奔波全都是为了给种子提供适当的环境。他们还在南开北往的火车,轮船,飞机上浸种,甚至把珍贵的种子绑在腰上,利用体温催芽。从1946年到1970年,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经过了整整六年的时间,2190个日日夜夜,先后用了1000多个水稻品种,做了3000多个实验,但最终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心情沮丧的袁隆平并没有继续低迷,在得到党和政府一如既往的支持下,他迅速调整了研究方案,再次积极的投入到了又一次试验当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73年,已逾不惑之年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杂交水稻,成功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了每亩500公斤以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实实在在的解决了中华民族的吃饭问题,农民亲切的称他为“米菩萨”。这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平日不拘小节,看上去就是一介农夫,面对笑他土气的人,他只是淡淡一笑,说:“我现在是干的农业活,穿得太讲究会让农民觉得生分,他们就不会同我交朋友了,再说,下地干活也就不方便了。”这种平易近人的性格,让他与乡亲们之间建立了一种血浓于水的真切情意。

  有一次,郴州一个农民见到袁隆平说:“袁老师啊,我们要感谢你,又要埋怨你,你把产量弄得那么高,现在粮食都不值钱了哦。”袁隆平若有所思的对乡亲说:“如今种粮食确实不赚钱,但是又少不得。你可以拿一部分田出来种高产水稻,腾出一些地方来种赚钱的作物,那不是又有饭吃又有钱赚了吗?”过了两年,又见到这个农民,他激动的对袁隆平说,袁老师,按照你的方法成功了,粮食丰收了,西瓜,蔬菜也卖了好价钱,现在我们是百分之百感谢你了。运用辩证的眼光,袁隆平为乡亲们解决了“谷贱伤农”的问题。

  如今,袁隆平已经不再是中国的袁隆平,他更属于世界,属于整个人类。袁隆平十几次赴印度、越南、缅甸、菲律宾、孟加拉国等国指导推广杂交水稻,为20多个国家培训了300多名技术骨干。1999年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还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袁隆平星”,这颗小行星在浩瀚的宇宙中闪烁翱翔。儿时的梦想已经实现,这个不知疲惫的追梦人又有了新的梦想,他希望有一天到了秋收时节,水稻能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谷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能坐在稻穗下乘凉。

  这便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禾下乘凉梦”。一粒种子改变世界,因为这粒种子承载着人类的梦想,因为梦想的力量使这粒种子在悄无声息的生根发芽,它以惊人的生命力,奋力破土而出。这粒种子改变了中国,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人类。小小的种子迸射出了前所未有的能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给了它无限的养料,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中,这粒改变世界的种子还在欣欣的生长着,那些禾下的梦想,那些远离饥饿的愿望,也将随着种子的茁壮生长而付诸现实。

  2019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学习感想

  英雄总是用实干建功立业,崇高总是用平凡震撼人心。著名的人大代表申纪兰同志用自己诚实的劳动,践行听党的话、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诠释了什么是劳动精神,什么是劳动最光荣。她用精神走路,用几十年如一日的言行演绎着劳动的崇高,她用美德来支撑自已的人生,把幸福建立在自己的诚实劳动上,一路走来,证明劳动的光荣来自自我的独立,劳动的光荣来自权利的保障,劳动的光荣来自对职业的忠诚。

  树公仆情怀服务企业发展。学习纪兰精神,就是像她那样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竭尽全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解难事,做群众的贴心人。具体工作实际,就是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热情和忘我工作的精神,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中。

  创新方式维护和谐稳定。学习纪兰精神,就要学习她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精神品质,坚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实际紧密相结合,创新工作方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子,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规范行为促进廉洁高效。学习纪兰精神,就要学习她严以律己、不图虚名、不谋私利、处事公正,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一名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好党员!

  我们学习、传承、弘扬、实践纪兰精神,就要常怀感恩之心、平常人之心和积极进取之心,做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做一名合格的质量卫士,做一名合格的质监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圆满完成上级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9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学习有感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今年95岁的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战士,现建设银行来凤县支行离休干部,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被发现,这段英雄往事重现在人们面前。

  张富清老人是我们身边的英雄,是我们不断学习的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必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坚持“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拼搏,全身心地投入到来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争做新时代先锋,争做来凤楷模。

  在了解了张富清同志的先进事迹后,除了向张富清同志致敬外,我更多的是感恩,感恩他们的付出,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他们劳苦而功高,却隐荣而清誉,风骨气节高山仰止。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模范,居功不傲,低调做事,真正的共产党人!

13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