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大全>议论文>

关于发展观的议论文3篇

东艳分享

  关于发展观的议论文篇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以“五个统筹”来推进改革和发展。

  温家宝今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中又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虽然许多理论文章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大致有这样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全面发展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范畴的认识,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经济是一个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力量。同时,他们也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认为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

  2.协调发展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形态的认识,就是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其中,物质文明所体现的是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相依存的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精神文明所体现的是科学、文化、宗教、艺术、道德、伦理、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等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政治文明所体现的是社会政治法律制度的发展状况和进步程度,它是反映特定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标志。

  三个文明中的每个文明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的。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物质基础,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动政治制度的变革和思想道德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决定精神文明的性质和物质文明发展的方向,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程;精神文明可以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类文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上。

  3.可持续发展观。这是“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时效的认识,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上个世纪70年代,围绕着“环境危机”、“石油危机”和罗马俱乐部提出的《增长的极限》,全球曾经爆发了关于“停止增长还是继续发展”的争论。

  联合国指定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经过长期研究,于1987年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中国党和政府不仅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艰巨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而且作出了不懈努力。

  关于发展观的议论文篇二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最新理论成果,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境界,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工作中,体现在行动上,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和执行者。

  一是,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性。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八个方面对此进行了系统阐述。这些阶段性特征表明,我们发展已经具备了许多非常有利的条件,但也面临许多挑战。

  比如,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问题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是经济问题,实际上也是政治问题。它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30年前,“以阶级斗争为纲”使国民经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如果当时不果断地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改革开放,我们的政权就不会巩固,社会主义中国也不会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关于发展观的议论文篇三

  论文摘要:“实现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形态上的根本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稳步、健康、扎实地向前推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走科学发展观指引的道路,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笔者认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将科学发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就是要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加快发展?全面打造和谐东营。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目标,其根本任务就是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有着极为丰富的物质文明支撑的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将物质财富的积累作为工作的中心,用学习促发展、以和谐促进步,真正使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

  一、和谐社会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实现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离开人的需要,为了发展而发展,甚至为了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而做出的一切努力,都是与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避免利用大量的资源消耗和掠夺,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来实现所谓的发展。 杜绝由于决策失误或短视的选择,在不同地区或地区之间出现项目的重复建设, 造成人力物力的严重浪费和产出的无用性,使得这部分社会财富表现为无任何发展动力的无机性。

  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求建立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协调性既体现在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又体现在发展的最终结果中。这种协调性使得和谐社会的和谐,不仅表现在人的关系中,同样也要在物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因而,与以往的时代不同,和谐社会是能够创造大量有机财富的社会。

  一个和谐社会的形成,不仅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还要满足人们其它方面的需要,这是国人的一致共识。在加快经济发展,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要健全民主法制,加强社会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活条件,努力建设“生态环境”,加强信用建设,培育公民道德,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必须综合施策,全面推进。要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广泛发扬民主,维护社会安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资源,防治污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推进,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正确处理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现全面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和发展数量和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要把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研究解决问题与总结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要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实施“十一五”规划结合起来,确保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紧紧围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物质文明的发展,促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和谐社会所创造的财富,不仅能够满足人的物质、精神以及人的主体意识所需要的。二是表现为财富创造过程的有机性。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文明建设中,和谐社会要求人们按照科学发展观所指明的方向,在开发利用自然中,人们能更文明、更科学、更富有远见地对待自然,而不是短视地、粗暴地、盲目地将自然视作人可以任意掠夺的对象,人们只有自觉的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创造出符合人生存与价值的有机财富,才可能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创造财富过程中,始终把握住满足人们需要的这一目的,实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五个统筹”促进全面发展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它的核心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合理地解决城乡发展的社会成本与合理发展问题。在过去的相当常的时间长河中,广大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民始终游离在现代文明发展的轨道之外,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国民待遇,这既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更受人们习惯思想观念的束缚,他们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等方面,过多地分担了改革与发展的成本,而没有得到应得的实惠。这是制约“三农”问题的关键。因而,统筹城乡发展,充分发挥城市文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辐射作用,让人们更自由地选择生活工作的居住地,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二)统筹区域发展。是校正区域之间发展成本的关键。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实施,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起到了重大的历史进步作用,它通过非均衡发展的示范效应,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提供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为今天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中部地区发展的大崛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作用。因而,统筹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保证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必需的。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协调社会经济不同部门之间所承担的发展成本,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人除了在实实在在的物质需要的外,他还有自身的政治需求,有满足其精神需要的文化需求,有进一步提升自身各种素质的要求,因而,在加大经济发展的投入同时,我们必须考虑民主政治、科教文化、卫生事业的齐头并进,加大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建构完善各种应对公共危机的应急机制,形成调节各种利益冲突的缓冲机制,提高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质量,让人民心和气顺,生活殷实。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除了当代人可能面临的环境困境外,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大国,人均资源有限,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实质是在代际之间合理地分摊社会发展的成本。我们坚持协调、持续的发展观,就必须把当代的发展可能造就下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生存环境的因素考虑在内,就必须摒弃大量消耗资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

  (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始终不渝地坚持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所有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道路。要统筹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一方面要积极使经济运行适应国际市场的普遍规则,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规则的制定,使之与中国的经济完全、发展利益相一致。因而,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理顺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让创造财富的企业公平负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四、和谐社会是以信任与合作为基础的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落脚点是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我们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其目的是为人创造一种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科学发展观的特征是协调性和持续性,大家知道,从社会结构要素的协调到利益群体关系的协调,都少不了合作与信任。合作与信任是和谐社会的灵魂。当今社会中,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认同,信任与合作互助是不可能的。合作不仅是一个利益集团对待另一个利益集团的文明态度,更是降低社会发展成本的有效途径,也是造就社会祥和、文明进步的思想基础。在当代和谐社会建构中,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对他人予以适度的关爱,更容易化解各种利益悬殊所造就的暴戾之气,形成和谐、协调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文明与发展。

  信任作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既有待于个体道德水平的提高,更有待于社会对信任制度安排的关注。让诚实信用的民法通则,落实到人们的言行举止之中,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信任不仅仅是指向他者的义务,更应该成为所有人的共同的义务和准则。全面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综上所述,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和谐社会需要和谐行为,和谐行为体现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谐社会建设,真正将科学发展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促进经济社会与人民生活的全面提高。和谐社会的建构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全社会创造极为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摆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局限,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突出人自身发展的地位,让全体人民共享社会进步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成果,公平合理地分担改革与发展的成本,使社会在合作与信任的基础上、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实现人的科学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和谐统一。只有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创造活力,动员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才能不断进入新境界,才能实现稳定全面、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66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