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作文>作文大全>

描写立冬的作文6篇

淑燕分享

立冬是廿四节气的第19个节气,立冬,在潜藏中初始,夜始长,水始冰,地始冻。立冬之后,冬天就真的来了。描写立冬的作文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描写立冬的作文,欢迎查阅!

描写立冬的作文6篇

描写立冬的作文篇1

我的家是一个幸福和睦快乐的三口之家。时不时的发生一件有趣的事来。

记得“立冬”那天,爸爸说:“立冬寒冷的冬说来就来,今天吃饺子。”“爸爸为什么要吃饺子呀!”爸爸笑着说:“今天不吃饺子,冬天会冻耳朵的。”妈妈说:“别听你爸爸瞎说,他那样说是因为他馋了。不过吃饺子到可以。”

说干就干,我们三个人一起动起手来,妈妈擀皮,我和爸爸包。妈妈很快就把皮擀完了,可我和爸爸才包20多个饺子,妈妈说:“看你们俩个大老爷们也太磨蹭了吧!我和你们一起包吧!”我包着包着,觉得单调乏味,就问:“妈妈,有什么跟包饺子有关的趣事吗?”妈妈想了想说:“有了,过年的时候,人们往一个饺子里放一枚硬币,谁吃到,谁在新的一年里就有好运!远远你去拿,你包。看看咱们三个谁能吃到,谁的运气好。”于是我就去找了一枚硬币。突然我灵机一动,把硬币换成辣椒不是更好玩吗。于是我就偷偷的从冰箱里拿出一个辣椒,趁爸爸妈妈不注意,包了进去,为了不让自己吃到,就在皮上做了个标记……

热腾腾的饺子出锅了,大家一起吃了起来,我小心翼翼的吃着每一个饺子。突然妈妈“啊!”的一声叫起来,眼泪都流了出来。爸爸先是一愣,接着大笑起来,我也跟着笑起来,妈妈一看说:“一定是你这个捣蛋鬼干的好事。”说完也笑了。

饺子的香味一家人的笑声透过门窗传到户外,传向夜空。

描写立冬的作文篇2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宋代诗人仇远用一首诗表明了时间的飞速流逝,也点明了冬天的到来。

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夏天刚过,立冬就来了,秋天就这么在懵懵懂懂中过去了,穿短袖玩水的样子似乎就在昨天。可是寒冷的天气在无情的提醒人们,冬天已经来临。

窗外的雨不停地下着,一阵接着一阵,没有任何的停歇意,不时地还带着几声风鸣,雨便下得更大了。忽然有一刹那以为雨要停了,天空要放晴了,下一刻,又是淅淅沥沥的雨声,浇灭心中的希望。感觉好像早晨听见的第一个声音便是雨声,睡前的最后一个声音也是雨声,没有任何的变化,只是有时雨下得大,有时下得小罢了。

立冬,接连不断的雨限制了人们的户外活动。但,依然可以有立冬的习俗,而最常见的一个,当然就是吃饺子了。

立冬这一天,齐聚一堂,女人们围在一起包饺子,各种馅的都有,不一口咬下去,你永远不知道饺子里卖的是什么“药”。而孩子们,当然是负责“捣乱”,在众多饺子中,总有那么几个特别显眼的,没错,那当然就是我们的“杰作”!

只听一声“开锅了”,大家就都往厨房跑,顿时,小小的厨房里就都挤满了人,特别温馨。我们围着一张大圆桌坐下,中间摆着一大盘饺子。夹起一个饺子,放在装有酱油和醋的小碟子里“染个色”,再一口塞进嘴巴里,好吃极了!

在大家的吵闹声中,原本寒冷的立冬似乎暖和了起来。我知道这是由内而外的,来自心灵上的温暖。

愿大家都能在寒冷的雨天中过个“暖冬”!

描写立冬的作文篇3

“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是关于立冬的一句俗语。据说,饺子早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了,不过那会的饺子跟现在的馄饨差不多,煮熟以后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直到唐代以后,饺子才变得和现在一样。饺子的原名据称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阳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纷纷被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于是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

由此,这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就流传下来了,一来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名医,再来,咱不是还有句老话,叫做“吃啥补啥”吗,立冬意味着冬天的到来,冬天到了天凉了,耳朵暴露在外边很容易就被冻伤了,因此,吃点长得像耳朵的饺子,补补耳朵,这可是家里人对亲人最贴心的关怀了。

描写立冬的作文篇4

当秋天的最后一片枫叶翩然落下,当冬天的第一道冷空气浩浩荡荡的来袭,我就知道,冬天来了。

只要冬天一来,大家都躲进棉被里,忙着睡大头觉。总觉得白天怎么那么长,夜晚怎么那么短,睡也睡不饱,每天睡眼惺忪的被叫起床,瞇着眼睛洗脸、吃早餐,一边打瞌睡一边上课。唉呀!这万般的无耐和痛苦,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不过,还是有人喜欢冬天。只要冬天一来,火锅店就有着大排长龙的客人,有收不完的白花花钞票,老板感谢它都来不及了,怎么会讨厌它呢!还有一些姜母鸭店、烤肉店的老板,都把冬天当成财神爷来看待,他们都很喜欢冬天。可是,冰淇淋、冰棒 …… 等冰品店的老板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冬天很冷,大家都不想吃冰,一家家冰店都陆陆续续关门大吉。这就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

我喜欢在冬天吃火锅,红红亮亮又辣又香的,吃完就会从头暖到脚,通体舒畅,非常舒服。如果进火锅店时你是冷冰冰的,出来时就会是热呼呼的。冬天时,火锅店总是水洩不通,有的时候还吃不到呢!如果你现在正在流口水或是身体冰凉凉的,那就快去吃火锅吧!保证物超所值,不畏寒冬!

我也讨厌冬天,因为它喜欢害我感冒,如果我在冬天感冒,我的鼻子就好像被喷了一层红色的漆,总是红通通的,擦也擦不掉。

冬天是好是坏,没有一定的答案。用心去体验冬天,你会发现,其实冬天真的有优点也有缺点,没有事情是十全十美的,冬天也一样。而且,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养足精神,让我用满怀的期待,期待冬尽春来吧!

描写立冬的作文篇5

20__立冬,微风,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气温升至15度以上,阳光甚暖,胜似“阳春”,离“水始冰”还早着呢。

我起了个早,从庆丰桥一直走到了日湖公园,被满眼的金黄、苍绿、艳红的色彩惊呆了。

街道旁的银杏格外引人注目,金黄色的树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近观,那一片片树叶宛如一只只小蝴蝶,有序地排列着,一阵风吹过,婆娑起舞,有的摇头晃脑,有的翻转起身,落到草坪上、灌木丛中,仿佛变成了一把把小扇子,给大地铺上了一条金色的毯子。立冬的银杏是一首叫人流连忘返的诗。

香樟树、冬青树的叶子浓绿有光泽,它们孕育的果子也渐渐成熟起来,紫黑色的香樟树果,深红色的冬青树果,让树木更加生机勃勃,更让这个萧瑟的冬天有了生气。

明晃晃的太阳出来了,日湖一派欣欣然。枫树却还在似醒非醒中,红艳艳的灿似朝霞的鸡爪枫,如同喝醉了酒,在这立冬时节激情地燃烧着自己,令人陶醉。

记忆里依然是初夏来时的情景,那满池的荷花,亭亭玉立,荷叶挨挨挤挤,一片碧绿。而眼前残破的荷叶与枯黄的枝干,败落水中,它们相依相伴,或昂首,或弯曲,或蜷缩,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日“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风采。望着残荷,我仿佛感觉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在心中膨胀。

还有许许多多叫不出名的树木花草,它们在园林工人的栽培下个个生气盎然。

哦,感谢立冬,感谢嘉木,甬城的冬天不是萧条的,寂静中蕴藏着各种美!

描写立冬的作文篇6

雨,便是水,它比火来得更温柔,更细腻,为生命之源。

自古诗人便热衷于去追随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些千古流传的名诗,无不流露着人们对雨的热爱。

我,也颇爱这淅淅沥沥且柔和的雨。

今年也特别,立冬初至,却唤醒了雨。昔日里,故乡的每一处角落,都充斥着干燥的空气。可冬雨飘落,这世间所有的沉浮焦躁就都仿佛被抽尽。

我熟练地一步跨上自行车,行驶在街道上,朝着学校行进。刚骑出一条屋檐遮天的小巷子,拐弯之后,我便发现正在下雨,迎面飘来的小水珠亲吻着我的鬓发,轻抚着我的脸颊。

道路旁一棵棵如守卫般挺立的柏树、榆钱树、梧桐树、香樟树,都披着一件湿淋淋的衣服,枝丫交错的细小空隙间,每一片树叶,都或多或少的增亮了几分。时不时便有水珠滑落,坠向我的臂膀;也偶有那金黄且又湿透了的树叶伴着冷风,随着细雨,就这么亲亲热热地盖在了我的脸上,将夹裹着清香的雨水,均匀地拍在了我的脸颊上。我习惯性的腾出我的左手,捏住它那纤细的叶柄,抛向身后,它就悠然地悠然地恋恋不舍飘离我而去,然而,我又何尝弃了它呢?

前面是座桥。上了桥,景致发生了点变化。桥下,龙河在细雨不断的滋润下也好像湍急了起来,犹如“沿溯阻绝”一般。桥上呢,孩子们依旧在肆意的追逐,欢笑,这也可能是这场柔情的立冬微雨的缘故吧!桥旁,几名花甲老爷爷,头戴斗笠,手持钓竿,一边钓着鱼,一边互相絮叨着生活琐事——立冬微雨中垂钓,一幅绝美的写意画。

一路上,因留恋画意便放慢了速度。所以,下了桥,为了不迟到,我便疾行而去。呼呼的风声在我耳边徘徊,雨依旧下着,树叶仍在在飘飞着。忽然,我好像感觉到了一种高尚的情态,却不知是何种,然而,我知道应该是因雨而致。

    159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