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创业故事>

90后创业成功名人故事

弘达分享

  因为举步维艰,因为四处碰壁,因为创业本身就是从苦涩中创造生活的经历。看看那些90后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创业斗志。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90后创业成功名人故事,希望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90后创业成功名人故事一

  体操冠军李小双的创业历程

  在外人眼中,转型之于顶着“冠军”光环的体操运动员并非难事,凭借过往的荣耀,退役运动员可以轻而易举地在新领域找到一席之地。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退役运动员的出路很窄。”坐在李小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办公室里,小双如是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对在半封闭环境中长大的运动员来说,外面的世界也很危险,转型之于他们有着太多的坎坷与艰难。

  幸运的是,在并不长的成功者名单中,人们看到了李大双和李小双的名字。

  从世界冠军到公司老总,从只有12名追随者的创业者到拥有300名员工的领导者,这一对曾在体操赛场创造辉煌的双胞胎兄弟,在经历了180度职业转弯后,已稳稳落在一片新天地中。

  用“李小双”三个字打市场

  “当时提起中国体育用品,人们能说出来的品牌大概只有‘李宁’。我们想挖掘出‘李小双’这三个字背后的市场价值,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

  读书、做教练、走仕途……在最常见的退役出路中,大双和小双选择了一条风险最大的路——下海经商。不是玩票,不是授权给其他人做,而是兄弟二人自掏腰包,亲自上阵。

  “除非你坐在家里当宠物,否则,做任何事都会有风险。”即使是面对转型这样的“严肃话题”,小双也难掩调皮本性。

  说起来,兄弟二人很早就有了经商的念头。尚处空白的中国体育用品业是他们真正想涉足的领域。大双和小双都清楚,他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李小双”这三个字,可要让一个名字具备市场价值绝非易事。

  2000年1月,李小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了。没有一分钱的银行贷款,500万元的创业资金全部来自于大双和小双的积蓄。“拿老本儿去搏一个陌生的行业,值吗?”很多人替他们捏了一把汗。“大不了公司破产,我们一无所有了,然后从头再来!”双胞胎的默契在那一刻显现。

  走过小作坊时代

  在摆满展架的公司走廊上,大双指着一件颜色鲜艳的样品问道:“这种面料在下水后会不会褪色?”小双则指着一件漂亮的样品“挑刺儿”:“公司的logo应该设计得再突出一些,做工也要再细腻一些。”在员工眼中,大双和小双是严格的老板,即使是马上就要投入生产的服装,也可能因细节上的问题而被打回重做,“我们也是消费者,如果公司的服装连我们这关都过不了,又怎么能在市场上经受考验?”

  创业6年来,兄弟二人越来越有“专业人士”的范儿。但倘若时光倒退几年,他们还只是体育用品业的门外汉。“在还没有搞清楚‘衣服’和‘服装’的区别时,我们就已经迈进了这个行业。”大双坦言。谁能想象,一家主营服装的公司在创业之初竟然没有专业的设计师。“或者说,当时我们所认为的‘专业’其实是很‘业余’的。”如今回想起来,大双称那个时期为“小作坊时代”。

  学会丢掉面子

  创业伊始,兄弟二人最大的难关就是——学会“丢”掉面子。

  中国人最在意的就是面子,大双也不例外。公司创办之初,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接过不少赔本的生意,他说:“套用一句俗话,我也干过‘打肿脸充胖子’的事。”但现实是残酷的,“在商场,要面子反而会害了你。”为了生存,大双学着改变,“现在,我可以给你面子,但我也有自己的底线——我不能赔本做生意。”几年下来,以前最反感“斤斤计较做生意”的大双也开始变得“斤斤计较”起来。

  “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从自己做起,主抓自营。”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打乱了刚刚成立3年的李小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发展脚步,公司也没能逃过此“劫”——从4月到12月,整整8个月的时间中,公司的销售数字为零。“那是公司经历过的最大打击,服装库存太多,资金压力非常大。”小双言语不多,却依然能让人感到那份难以言喻的压力。因为没有业务,8个月里,大双只出过两次差。

  但“没生意”的日子也给了兄弟二人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公司的经营模式。“最初,公司是以经销商为主、自营为辅。当时除了北京,其他地区市场都属于代理商。但到了2003年,我们发现,‘李小双’这一品牌还远未达到风吹草不动的地步。”作为兄长和公司总经理,大双想了很多,“怎么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强?从自己做起,主抓自营。”从2003年6月起,公司回收了6个市场。终于,转机在2004年1月出现了。“其实,这是在万般无奈下想出的办法,但却帮我们找到了想要的东西。”大双说:“直到今天,这6个市场都很成熟、稳定,给公司带来了相当丰厚的利润。”

  其实,6年商海历练早已让他们习惯了另一个身份———老板。那么,好老板又是怎样练成的呢?

  第一招善用优势

  大双和小双对于自身,有着异常清晰的认识。与受过良好教育的创业者相比,他们不具备专业优势;与出手动辄就过千万元的大亨相比,他们不具备资金优势;与在社会闯荡多年的“老江湖”相比,他们不具备人脉优势。“但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兄弟二人所说的优势是一个为人熟知的名字———李小双。对他们而言,世界冠军、体操名将的光环正是创业的优势。

  第二招树立权威

  “我是一个好说话的老板。”小双这样评价自己。没有上下级间的拘束,兄弟二人和员工的关系很是融洽。不过,兄弟二人也有“固执”的一面。“谁都不能阻止我销售。”这是大双的口头禅。

  对于“树立权威”,小双还有另外的注解。在这个“人才最金贵”的时代,智慧的重要性愈发凸现,无才难以服众。而深感专业知识匮乏的小双选择了为智慧进行投资到商学院攻读EMBA.

  第三招默契配合

  在公司,兄弟二人分工明确。小双是董事长,不常在公司,忙于应酬,有点“不务正业”。殊不知,这也是他的工作———从聊天中聊出商机。作为总经理,大双几乎每天必到公司,他担负起了公司日常运营管理的职责。

  兄弟二人用行动证明着一个真理———大双和小双必须连在一起。“有人说,做运动员,小双的成绩比你好;办公司,小双的职位比你高,但我不介意,我不会有压力,也不会说因为小双比我强,我就一定要怎么样。”一份深厚、坦荡的兄弟情也帮助成就了一份充满希望的事业。

  90后创业成功名人故事二

  大学生创业实录:我们终于活下来了!

  大学生创业就是提前迈进社会的第一课,也是一个很好锻炼自己的机会,所以在读大学的时候同学们都纷纷开启了自己的创业路,当然不少学校也鼓励大学生创业,并提供不少的支持,可惜能活下来的创业项目比例十分少,所以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来自广工大学生的创业故事给大家,希望可以给在创业路上的学生们一些借鉴。

  这个项目可以说几乎与互联网无关,他们的销售和推广工作大部分都在线下,其实我更看好在线下做得好的项目,毕竟互联网只是一个辅助销售的渠道而已,而且网络竞争大,通常刚创业的大学生在互联网的优势都不明显。当大学生要直接面对互联网上业务和品牌都十分成熟的竞争对手时,通常都毫无还手之力,所以线下和周边的资源成为你最应该整合的力量,毕竟线下和身边的资源你更容易了解和更容易获得。事实上有不少实体店派传单的效果比你做任何一种网络营销的效果要好,所以做生意不能单纯迷恋网络营销,要学会找对营销方法。

  阿聪

  我认识阿聪有两年多了,当时他已经在做某品牌服装,某品牌定位很明确就是服务大学生,为毕业生提供专用的面试正装,而且是专门做男装,女装竞争太大,而且大学城的广工校区男女比例达到13:1,所以选择做男装还是相对明智的。这项目是阿聪跟4个同学一起合作启动的,大家凑齐3万块启动资金就满怀激情地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旅。项目里阿聪是领头人,负责进货、推广、销售等工作,发展校园代理等等工作都由其他合伙人一起分担。

  刚开始的时候店面开在番禺大学城商业南区,这里来逛的人很少,整个商业区比较冷清,开在这里最大的原因是租金便宜。由于人流量少,而且平时又要上课,所以做生意的模式需要适当地调整,这时诞生了一个奇怪的实体店销售模式就是预约到店服务,这个不同于预约上门,而是你什么时候有空过来店面,大家先预约一个时间,然后店主就会根据这个时间提前到店面等候,客户来了就帮他们量尺码,然后就挑服装挑领带等等,最后完成销售,这种看似不好执行的方法,居然被他们做通了,下面阿聪分享了他的经营心得。

  南区旧店面

  由于南区很少人逛,想靠店面人流量促成生意是很困难的,所以工作重心改为发展学生代理,在学校的论坛发帖招,还有在宿舍招,只要推荐客户来消费都获得相应的提成,提成会根据销量适当递增。当时没有建网站,所以就直接用新浪博客来做官方网站,给学生代理看款式、下载款式图片和学习销售技巧,并且定期策划活动印制传单给学生代理去派发。

  除了发展学生代理,拓展更多销售方式也是很必要的,这时候某品牌开始成为学生会举办比赛活动的赞助商,一般几百块钱或赞助一些领带公文包作为礼品就可以了,然后在活动现场挂个广告牌子。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广告出来的效果一定不怎么好,事实也是如此效果十分不明显。当然做活动赞助除了作为品牌宣传,还有一部分是跟学生会领导建立友好关系,而且他们一些部长都需要穿正装,学生会内部也需要正装,所以间接增加了销售机会,而且学生会也会把某品牌推荐给其他同学,去年10月份就有一单学生会推荐的十几人的单交给了某品牌来做。

  这样下来一年时间,已经有不少同学习惯了某品牌的预约到店服务,有时同学们早到了,就会在店面门口等候,有时也会有几个同学一起等门,因为这样开始吸引了竞争对手的关注,在我们的店面旁边和对面开起了男装店,当然他们根本不知道客户的来源,低估了客户的忠诚度,这些客户都是在电话或网上谈好再过去的,所以忠诚度很高,但他们只知道这间卖男装的店经常有人等开门来购买服装,认为很多人会自己走来买服装,所以他们最后都相继关门了。

  因为没有人指导,某品牌在经营的过程中也是一步一步摸索的,所以走了不少弯路,例如一开始都是给客户一个一个来量尺码,所以效率很低,一个下午才做7-8个客户,最后发现比较快速和精确的做法是,先用现有的西服给客户试版型,直到找到合适的肩宽就按该样版的款型来做,一般只需要再修改衣长、袖长、胸围就可以让客户穿到很合身的西服。当然这个方法其实在西服定制行业是很普遍的,所以大家以后创业前最好能认真体验一下同行的服务和操作手法。

  单纯的销售服装是很难做大的,所以必须要把某品牌品牌化,为了更好提升品牌形象,某品牌的服装开始贴牌生产了,我们找到一家给G2000代工的工厂,让他们帮忙做服装贴牌,而且服装都用G2000同样的材料和车工来生产,所以服装的质量比以前提升了一个等级!

  很快大家都毕业了,由于这个项目的利润4个人分,确实大家都没有分到多少,而且他们觉得继续做下去没什么前景,所以其他合伙人都放弃了,阿聪以相对低的价格购买了他们的股份,然后花了半年的时间赚到钱还清给了他们。

  由于南区要拆迁改造,所以某品牌在2012年8月搬到大学城南亭商业街,这里的人流量比南区要大,旁边邻近广工和广美,所以平时都有很多这两间学校的同学过来消费。但有个问题人流量大了铺租自然水涨船高啦,这时候虽然某品牌已经盈利了,但是纯利不高,为了尽量压缩租金,所以选择了一个比较偏比较难找的铺位,然后在外面挂些灯箱来引导客户到店,这个店的铺租加上管理费和一些杂费每月大概在1500左右。骏哥第一次过去的时候是阿聪带路的,然后大家一起吃完饭我跟朋友逛逛整个南亭,回来就找不到他们的店铺了,所以不是一般难找哦!

  南亭由于是大型商业街,所以也有不少竞争对手进驻了,某派、某拓仕、某衣人等有实力的品牌都开在最显眼的位置,他们为了促进销量大幅度降价,好像上一年他们的生意额都超百万,甚至更高,可惜纯利很低,甚至是负数,所以没多久就关门了。这种打法很像淘宝做爆款,但他们忽略了一点就是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就不再回来了,不像淘宝网店随时点进去消费都可以,所以回头客非常少,如果单纯大幅度降价打折对店面资金压力会非常大。

  某品牌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有条不絮的经营着,通过不断扩大学生代理和拓展销售渠道,在刚开业不久的9月份里,销售额一天最多有6000多,当天店里挤满人。阿聪说学生市场主要是9月-11月,第二年的4-5月份,这两个旺季,想增大销量就要主攻这几个月,通过代理方式,社团合作方式,网络宣传等渠道来做,其他月份就会把精力花在外面的市场。

  目前某品牌除了在大学城发展学生代理,在国内其他学校都有发展店铺代理,有来自四川的,有来自中山、江门、肇庆等等学校里的男装店都成为某品牌的代理商,还有一家公司找到某品牌给他们的几十名业务人员和行政人员量身定制工作服,这个就是品牌效应,所以大家如果做产品的时候不要忘记要把自己的产品品牌化,这样事业才能做起来。

  经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终于活下来了,有辛酸、有痛苦、有彷徨,但是我们活下来了!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90后创业成功名人故事相关内容 

1515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