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电脑>电脑硬件知识>硬盘知识>

电脑硬盘硬核基础知识

怀健2分享

硬盘作为电脑的存储媒介,自诞生起就有一段不凡的经历,硬盘既提供电脑需要处理的数据,也保存电脑的处理数据的结果,硬盘不是电脑的灵魂,但却是无法舍弃的躯体。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电脑硬盘硬核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有用的知识增加了:硬盘这些年的懵懂的发展阶段

在1956年,IBM公司为世界打造了第一块硬盘,至今已有64年,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块名叫350RAMAC的硬盘,盘片直径为24英寸,盘片数为50片,上百公斤的重量和两个冰箱大小的体积,却只能提供5MB的容量。

▲350RAMAC

在1973年,绰号“温彻斯特”的IBM 3340出现,两个30MB的储存单元,恰巧与当时“温彻斯特来福枪”的口径和填弹量一致。IBM 3340盘片开始涂磁性材料,并且在同一个轴上装了几片盘片。这使得HDD的体积也得到了减小,是现代机械硬盘(HDD)的雏形。

▲IBM 3340

随后薄膜磁头技术诞生,这项技术能显著减少磁头和磁片的距离,增加数据密度。令硬盘体积可以进一步减小,读写速度可以更快,容量更大。同时期IBM推出了第一款采用薄膜磁头技术的硬盘IBM 3370。IBM 3370最初能存储571MB的数据,最高可扩展到4个单元并能和IBM System/30中型电脑搭配。硬盘来到家用机的时代马上降临。

▲薄膜磁头技术的实践应用示意图

闪光的分歧点

1980年迎来了第一个分歧点,真正的第一款GB级容量硬盘就是在同年诞生的。2.5GB的容量已经有了明显的突破,但是它的重量还是超过了500磅,想要民用还是不太现实。

▲500磅的硬盘

同年,两位前IBM员工创立的公司也开发出5.25英寸规格的5MB硬盘,这是首款面向台式机的产品,也意味着民用硬盘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两位前员工创立的正是如今硬盘市场上家喻户晓的希捷(SEAGATE)公司。

第二个分歧点在1984年,东芝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工程师:舛冈富士雄博士基于浮栅晶体管技术在IEDM1984会议上首先提出了闪存(Flash Memory)的概念。(小插曲:其实早在1967年,贝尔实验室的施敏博士和韩裔同事姜大元休息吃甜点时,被一层又一层的涂酱触发了灵感,他们想到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电晶体中间加入一层金属层,结果发明了浮栅MOSFET。浮栅MOSFET成了后来Flash、EEPROM和EPROM的基础。)

▲常见的NAND FLASH

于是在1986年英特尔成立了SSD(固态硬盘)研发部门,在90年代Flash SSD诞生了,90年代末Flash SSD逐渐取代了1970年StorageTek公司(Sun StorageTek)开发的RAM SSD,也就是第一个固态硬盘驱动器,就此Flash SSD正式成为HDD真正意义上的对手。

技术革新的时代

在1997年时,GMR巨磁阻效应磁头诞生了。新磁头相比MR磁头而言更加敏感,如果说用MR磁头能够达到3~5Gb/inch2的存储密度,那么使用GMR之后,存储密度可以达到10~40Gb/inch2,相对于以前提高了8倍之多,硬盘的储存密度又一次上升。

▲GMR巨磁阻效应磁头

2005年日立环储和希捷都宣布了将开始大量采用磁盘垂直写入技术(Perpendicular Recording),该原理是将平行于盘片的磁场方向改变为垂直(90度),更充分的利用储存空间。2007年,日立推出的第一款突破TB级容量的机械硬盘(HDD)。到2012年,有了第一款4T的机械硬盘(HDD)。

▲垂直写入技术让机械硬盘容量倍增,但依旧无法解决容量提升的瓶颈问题

受限于机械硬盘的瓶颈,从2012年后,固态硬盘(SSD)接过了机械硬盘(HDD)的旗帜,其实早在2009年,各大厂商都进入到了SSD的领域,第一款2.5英寸的1TB容量SSD硬盘也是就此诞生的,读写带宽240MB/s,215MB/s,读写延迟小于100微秒,50K读IOPS,10K写IOPS,已经甩掉HDD几条街了。

▲HDD内部构造

2014年3D NAND开始量产。3D NAND让闪存的存储密度更高,这使得更大的容量,更小的体积的SSD成为可能。随后的2015年,东芝和闪迪宣布推出48层TLC 3D NAND;英特尔和美光宣布推出384Gb 3D NAND;英特尔和美光宣布推出全新3D XPoint Memory,表示速度是NAND闪存的1000倍,容量密度是NAND的10倍。

▲原子储存技术或许是新的方向,理论上该技术能够在一平方英寸中存储500TB的数据。

在2017年各大厂商又推出可达到96层的3D NAND,几乎触碰到物理的极限,难以再进行微缩。于是全世界都在寻找新的存储介质,开发新的存储技术,逐渐从硅基,向非硅基转变,所以无论是机械硬盘还是固态硬盘,面对储存技术的革新,也终将成为历史。但无论如何,玩家都有权利享受当前最尖端的技术,ALIENWARE AURORA R11就是如此。

ALIENWARE AURORA R11最高可配备 十代酷睿i9-10900K处理器,完美运行市面上一切3A大作,并自由驾驭每一款游戏的引擎。并且为玩家带来了更强劲的单线数据处理能力,和更全面的多线任务并行能力。即便是需要多任务同时运行的使用情景,仍旧可以让大型项目流畅如初。

AURORA R11的内部存储 包含一个3.5英寸硬盘位,两个2.5英寸硬盘位,一个M.2 2280固态硬盘位,可扩展至 128GB HyperX FURY XMP DDR4内存,至高3200MHz传输速度,搭配 512GB SSD+1TB HDD,结合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技术的精华,用容量和速度将两者的优势发挥至极致。

ALIENWARE AURORA R11采用全新的蜂巢散热结构,外加 GPU+CPU双冷凝技术,完美附加双进气双排气风道设计,从正面和侧面抽取冷空气,从后侧和顶端排除机身热量,为玩家打造温度适宜的沉浸式体验。

除此之外,ALIENWARE AURORA R11还拥有 AWCC外星人智动能技术平台,支持游戏管理、智能超频、AlienFX?外星人游戏定制灯效、智能调节CPU/系统温度和CPU/系统风扇速度,针对玩家需求可作出各种优化选择,在高性能的前提下,更加人性化。

硬件知识:电脑硬盘的数据保护与恢复,新手必备的知识!

你有多大可能遇上这样的硬盘故障呢?

“硬盘不能强制断电,不能给电脑强制关机”是许多新手学电脑时学到的第一个知识。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强制断电导致的后果往往是硬盘数据的丢失或者是整个硬盘的损坏。

那么,强制断电真的会导致硬盘数据丢失么?确实有这种可能。

说起硬盘的断电保护,还要分两个方面来看,因为现在我们谈到的硬盘有两种,一种是机械硬盘一般用于大容量低性能的存储需求,另一种则是固态硬盘由于价格较高一般很少当作仓储盘使用就不多说了。

先从机械硬盘说起,机械硬盘的断电损坏要从其原理说起。

1973年,IBM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硬盘IBM334。这种硬盘拥有几个同轴的金属盘片,盘片上涂着磁性材料。它们和可以移动的磁头共同密封在一个盒子里面,磁头能从旋转的盘片上读出磁信号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硬盘的祖先,IBM把它叫做温彻斯特硬盘。

目前市面上除了SSD,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固态硬盘之外,大多数的存储设备均为温彻斯特机械硬盘结构。温彻斯特机械硬盘的工作方式像是一个密闭空间中的留声机,不同的是磁头和碟片之间的距离只有10纳米,磁头的运动稍有不慎就会把盘片划伤。

而断电显然包含在“稍有不慎”的这个范围之内。但为什么大家平时很少遇到强制关闭电脑之后数据丢失硬盘损坏的情况呢?因为机械硬盘厂商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已经有了一套相对比较成熟的断电保护方案。

简单来说,就是在硬盘里安装了一块极小的电池,在外部电源断电的瞬间,机械硬盘会利用这块电池的电量优先将磁头挪动到安全区域,避免划伤碟片。

这样首先保证了突然断电不会损坏丢失大量数据,只会丢失断电时尚未来得及写入的少部分数据。

当然,磁盘损坏不止意外断电一种情况,正常老化、距离震动、跌落、外力破坏都可能导致磁盘内部精密构件和碟片的损伤。一旦出现了硬盘损坏无法读取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救,第一时间首先要做的是停止继续读写硬盘避免加重硬盘的伤情。

然后,就需要专业的数据恢复机构进行开盘修理——即把密封的硬盘打开进行针对性的修理。

一般来说,修理的步骤是这样的:

第一步,在无尘工作环境下拆开硬盘,更换损坏的磁头或者硬盘内的其它部件。

第二步,将新更换的部件与原有部件重新组合成硬盘,并调试对应的固件。

第三步,磁场克隆,将受损硬盘中的信息完整的复制到一个没有受损的新硬盘中,这一部分是整个数据恢复中耗时最长的。根据碟片的受损程度不同,需要几小时到一个月不等。

第四步,在克隆完成的硬盘中对数据进行重新梳理,提取抢救数据。

你有多大可能遇上这样的硬盘故障呢?

根据在线备份服务提供商Backblaze的一份报告显示,在他们所购买的25000块机械硬盘里,5.1%的硬盘会在18个月内出现故障,1.4%的硬盘会在18~36个月内出现故障,3年之后的故障率会飙升到11.8%,硬盘在使用4年以上仍完好的概率大约在80%。

而机械硬盘的平均寿命一般是6年,所以硬盘中的数据还是有可能会丢失的,建议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经常备份下重要文件资料。

电脑维修之笔记本电脑硬盘知识

例如对于商务人士来说,有可能机密文件的价值要远远高于电脑本身的价值。就算硬盘中的是平时存储的电影、照片,但损坏之后也不禁令人郁闷。这样,我们就对硬盘的安全、耐用性提高了要求。

你对笔记本维修硬盘知识了解多少?如果想更换硬盘有该如何选择呢?在使用过程中笔记本硬盘该如何保养呢?下面,笔者与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关于笔记本硬盘方面的知识。

相对于台式机的3.5寸硬盘来说,笔记本电脑采用了2.5寸硬盘,标准的笔记本电脑硬盘有9.5,12.5,17.5mm三种厚度。

9.5mm的硬盘是为超轻超薄机型设计的,12.5mm的硬盘主要用于厚度较大光软互换和全内置机型,至于17.5mm的硬盘,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机型采用了。但是目前随着超极本的兴起,混合硬盘、SSD固态硬盘开始走近大众消费者。

混合硬盘和SSD固态硬盘,是超极本为了提升开机速度采用的。混合硬盘是一块SSD+HDD硬盘,在SSD硬盘中只放入操作系统。从SSD硬盘中读取操作系统,读取速度相对机械硬盘更快。

固态硬盘不用磁头,寻道时间几乎为0。光从寻道速度这一点上来说,同样为500G 5400转的西部数据与希捷硬盘,西部数据为17秒多,希捷要到20秒左右,差距非常之大。

这些寻道时间的直接影响就是开机时间。现在的固态硬盘厂商大多会宣称自家的固态硬盘持续读写速度超过了500MB/s,这相对机械硬盘的100MB/s的速度相比,着实是相当可观的。

除了读写速度快,SSD硬盘还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小编在此就不赘言。


电脑硬盘硬核基础知识相关文章:

电脑硬核入门基础知识大全

电脑硬件硬核知识

电脑硬盘的基础知识大全

生活常用电脑入门必备知识大全

电脑主板硬核知识干货

电脑主板硬核冷门知识

电脑主板选购硬核知识干货

组装电脑选择硬盘技巧?怎么挑选硬盘才好?

电脑硬盘常用基本知识

电脑硬盘普遍知识大全

    83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