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其他历史故事>

中华的传统美德故事

燕青分享

  中华美德,在我们发展与进步中渐散发出光芒,于是中国有了‘礼仪之邦’这样的美称。那你知道中华的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中华的传统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中华的传统美德故事:李勉埋金

  天宝年间,有个书生住在宗州的一个旅店。当时李勉少年贫苦,与书生住同一个店中。

  没过十天,书生得了病,甚至发展到不治的地步。临死时,对李勉说:“我家在洪州,想要北上首都去求官,在这里得了病,而且快要死了,这是命呀!”于是拿出自己袋中的一百两黄金送给李勉,并说:“我的奴仆们没有一个知道我还有这个,请你帮我料理完后事。剩下的金子就送给你了。”

  李勉答应为他办完了丧事,但是剩下的金两,却秘密地放在墓中和书生一起埋葬了。

  又过了几年,李勉做了开封县尉,那位书生的兄弟们,拿着洪州的文书来,沿路寻找那个书生的行踪。到了宋州,了解到当时是李勉给主办的丧事,他们又专程来到开封去找李勉,问起可能还有剩余金子的事。

  李勉告了假,与几位来人,一起到书生的坟地,挖出了金子,全部交给了书生的兄弟。

  中华的传统美德故事:甄彬归还金子

  齐朝有个甄彬,有才器和事业心。曾经有一次拿着一束蓖麻到长沙西库(当铺)去当钱。

  后来,甄彬把蓖麻赎回来时,发现在蓖麻里得有一条大毛巾,毛巾里面包有五两黄金。

  甄彬赶快拿着这包金子,送还给了西库。管库的负责人,非常吃惊地说:“前些时,有人拿金子来当钱,时间仓促,我们没有记住那个人。施主您能把它还回来,这恐怕是古今没有的事!”

  于是,管库的负责人,就拿出金子的一半相赠,你推我辞的十来次,甄彬坚决不接受,又咏叹道:“五月份披羊皮袄背柴禾,难道是捡破烂的吗?”

  后来他做了郫县的县令,要去上任的时候,去向太祖告辞。当时一起去的有五个人,皇上告诫他们:“要廉洁谨慎。”唯独到了甄彬的面前,说:“过去就听说:你有过还金的美德。所以这回,我就不再告诫你了。”

  中华的传统美德故事:孔子学琴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习一首乐曲一段时间后,师襄子对孔子说:“我虽然是以击磬做的乐官,但我还是擅长于弹琴。如今,你已学会了这首琴曲,可以进一步学点别的了。”孔子听了,并不急于学其他,回答说:“我还没有学到它弹奏的技巧啊。”

  孔子用心投入,练习一段时间后,很快学会了技巧。于是,师襄子便对孔子说:“你现在已经学会技巧了,那么可以学点别的了。”孔子回答说:“可我还没有了解曲子表达的意趣啊。”

  孔子继续专心练习一段时间,了解了曲子的意趣。此时,师襄子又对孔子说:“你了解了它的意趣,现在可以进一步再学点别的了。”但孔子依然想继续深入,回答说:“我还不晓得它是歌颂谁的啊。”

  于是,孔子专心一致,每天弹奏,用心领会曲中歌颂的人物。过了一段时间,有一天,孔子有所深思,高高地站在一个高处,向着远方眺望说:

  “我已经知道它是歌颂谁的了,他长得有点黑,身材修长,有着广阔的胸襟,长远的目光,他眼光辽阔,囊括四方。若不是周文王,谁能如此啊!”

  师襄子听了,十分惊讶,立刻离开坐席来到夫子面前,两手交叉于胸前,表示敬意地说:“君子,真是无所不通的圣人啊,此曲的名字是《文王操》。”

  孔子学琴,锲而不舍,学习一首琴曲,不单会弹,还要深入到更深的层次里。纵然师襄子说可以了,要进一步教夫子别的,但对夫子而言,还不算真正学会。于是,夫子不断深入,从会弹,到掌握技巧,又进一步到了解它的意趣,进而,再去领会曲子所描述的人物。看到夫子如此专心一致、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与那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时,真令我们深受感动。

  学习,的确需要我们用心专一,深入其中,如此,也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得到更大的收获,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彻底,便难于领悟其中更深的道理。而学习也不是为别人学,是为我们自己学,为更好掌握知识,提升能力,服务社会而学。因此,真正有志于学习的人,会用心投入,深入下去,不会轻易带过或是半途而废。

  现今,我们学习圣贤教诲也同样如此,单单会背、会写、会说,只是学个表面,还当更加深入,用心领会圣贤的存心,并将道理用于生活中,实践出来,亲自体证。如此,则会有更深、更广、更入微的体会,也会有更加坚定的信心。

  当我们能抱持这样好学、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还有什么是学不会、学不懂的呢?《中庸》有云:“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一段话,意思是说有未学的东西,要学会,没学会是绝不放弃的。有不懂的,必须问明白,问了还不晓得,也是不会舍弃的。有思考得不明白的道理,也需要思考清晰了才罢休。有未辨别之义,必须辨明,辨不明也绝不放下。未力行之事,同样要切实奉行,行不切实也不放弃。他人学一次就懂了,我不妨学百次而后成。他人学十次则能,我不妨千次而后成。真能如此去修学,虽然愚笨也会变得聪明睿智,虽然柔弱也能自强自立。

  《中庸》这段话,实在可以说是为学最有益之言啊!想孔夫子为圣人尚且还好学不倦,我们又怎么能悠悠放任,不加刻苦勤勉呢?

猜你感兴趣

1.传统美德故事大全

2.中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

3.中华传统美德寓言故事

4.关于中华传统美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