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文学论文>新闻传播学>

新闻编辑论文参考范文

秋梅分享

  新闻编辑在新闻媒介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文化的传播和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编辑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新闻编辑论文参考范文篇1

  浅议电视新闻编辑

  一、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性质、特点及其使命

  笔者认为,按照通常的分工,人们习惯地将电视新闻采编过程分两部分,一是外采,其二是编辑。

  电视新闻编辑部门和编辑最起码应该担起三大任务:组织指导、编辑制作、控制指挥。

  1. 组织指导。尽管编辑工作千头万绪,但必须要把组织指导摆在首位。首先,编辑部应该是整个电视新闻媒体的“灵魂”。一段时期出台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背景,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报道思想,拟订报道计划;“参谋”新闻视角,把握舆论导向。其次,编辑部应该经常组织战役性报道。其中包括开办栏目、组织拍摄系列(连续)报道等。第三,编辑部应该成为记者站和通讯员的“良师益友”。电视新闻离不开完备的通讯联系网络,编辑部不仅要与记者站和通讯员形成鱼水关系,更要经常与他们互相传递信息,定期通报有关要求和发稿情况,帮助他们出主意,想点子,服好务,指导具体的新闻采编,组织新闻业务方面的培训学习。

  2.编辑制作。编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编辑。编辑也可以必须根据对所负责的时段新闻中的每一条消息进行合理的“加工”,有些重要消息,还必须写好编前、编后话,配发评论;编辑部的意图,与受众之间沟通,都由编辑拟好提纲或成文的东西,由播音员(主持人)传播到千家万户。第二是节目制作。这是由电视新闻的特性决定的。记者拍摄了画面(含现场声),编写了文字稿(含字幕设计),并不等于完成了一条新闻。编辑至少要好镜头剪辑、使文字符号与图像符号相一致、将字幕迭现在适当的位置上、画面的技术处理、解说与同期声的合成等项工作,使每一条新闻都达到播出要求。当然,这些繁琐的工作,并非一位编辑就能完成的,这需要每个岗位的默契配合。

  3.控制、指挥。这里所说的控制,指的是对新闻播出过程的控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导播。在直播式节目,播出过程是最紧张的时刻,节目主持、技术人员、栏目编辑,乃至该时段准备发布的消息,都必须各就各位,随时听从导播的调遣。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卫星传输时代,外采记者每时每刻都有可能从现场发回消息,这时,担任导播任务的编辑就需要敏锐的思维、果断的决策、精确的计算、纯熟的技术,才能及时、准确地将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和最新消息,在适当的位置切入。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原则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编辑的核心工作,编辑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拟订播出大纲。

  播出大纲是用以指导当天播出的新闻节目的计划。同时,每个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也需要有一个详细的节目单。

  与报纸排版相比,电视在规划版面时有自己的特性。

  其一,报纸是在单位面积中布置文字,电视则在单位时间里安排节目。单位时间,服从于整个电视版面。它不仅将每一个时段的节目界定在固定的时空里,而且根据电视节目制作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成套新闻”,口播消息的最后发稿期限,这个时期,一般确定在播出前一小时左右,太推后了,就可能影响整个新闻的播出。

  突发性新闻以及播出之前来不及制作的新闻,可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适时插播;由微波接收或记者通过卫星传回的消息,如果是重要新闻,也可能由导播及时切入。

  其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具有相对的连续性。比如中央电视台对同一个新闻事件,由于时间的限制,在《新闻联播》中可能安排得短一些,而在此后的新闻时段中,则可能介绍得详尽一点;上一个时段播出可能没有交代背景,而在下一个时段中则可以较充分地展开。

  连续性有时还表现为:同一题材的不同角度,某一事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对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随时都可以将记者在现场播报的信息编排到整块节目的某一空间。

  其三,新闻类节目的相互呼应。在一天的新闻类节目中,消息、新闻专题节目以及现场直播、现场录播节目往往不在一个时间段播出,中间穿插有电视剧、文艺节目、广告等,所以,受众不会因重复而感到腻味。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同的时间段拥有不同的观众,对某一新闻的延伸和展开,无疑有助于提高收视率。

  综合上述三点,电视新闻的编排可以根据新闻素材的供应情况随时修订节目单,同时可以一个新闻事件分期传播;也可以多种电视宣传手段一起上。这些特点,决定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多样性、连贯性和灵活性。

  三、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艺术、技巧

  要想编排好电视新闻,还必须懂得与宣传心理学、宣传艺术学密切相关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以及如何将“规律”行之有效地运用到实践中来。

  首先是选择头条。笔者认为,电视新闻编辑在确立某一时段新闻“头条”时,至少要把握以下一些原则:

  1.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最重要的”。“最引人注目”就是“最新的、来自事件现场的报道”。

  2.最重要的并不一定就在头条播发。美国的新闻学者特德?怀特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写作与制作》一书中,将电视新闻节目想象成“一系列的山峰和峡谷”。他的这一想法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新闻节目表越往后,新闻的紧迫性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小”,那么观众就会另换频道。因此,必须想办法让观众感到每个时段新闻中随时都可能有“高潮”发生。目前广泛采用的“本台最新消息”或“本台记者刚刚发回的报道”就属于这种“办法”之一。

  3.要随时变换编排方式。 “山峰、峡谷、山峰、峡谷”这是一种编排法;“峡谷、山峰、峡谷、山峰”这也是一种编排法。

  “混排”只是最简单地形成“节奏”的方法,“节奏”问题实际上涉及编辑工作的方面。

  从小的方面讲,如“成套新闻”、“现场报道”的剪辑技巧。一条重要新闻配发评论的长短、风格等,都需要考虑到“节奏”。

  从大的方面讲,新闻与新闻的联结,每一时段节目的段落也受“节奏”的影响。同样是三条长消息,连在一起发,就会使人觉得疲倦,如果在三条长新闻之间插入两条短消息,就会张弛得当。

  此外,也可以采取集纳式、对比式编排、穿插式汇编等编排方式。

  四、电视新闻编辑基本技能

  电视新闻编辑起码应该掌握以下基本技能。

  第一,当编辑先要当好记者。第二,要有组织、协调能力。第三,要有纯熟的节目剪辑技术。第四,要有敏捷的思维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第五,要有社会活动家的本领。

  以上五个方面的基本技能,是衡量一位编辑能否胜任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标准。

  新闻编辑论文参考范文篇2

  浅析新闻编辑及新闻编辑工作

  新闻编辑人员是新闻产品产生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闻信息的整合,把关到见诸报端,是一个细致而又繁杂的环节。编辑人员如何在这样一个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正确引导舆论导向,使广大受众接收到最真最实的信息,就要看编辑人员自身的能力及多方面的修养了。

  一:新闻编辑的角色定位

  1:新闻信息的“整合人”

  如何将繁杂的信息加以整合,给实时信息以传播价值定位,使新闻的社会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是新闻编辑人员应履行的职责。新闻信息的统一过程,实际上是新闻信息的价值定位过程。这要求编辑人员对新闻信息与社会现实及信息背景有准确的把握。2013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出版的人民日报,在要闻版第二版以《让孩子们成长的更好》为大标题做了多方面关注儿童的报道。如近几年,我国儿童福利指标不断改善,津贴政策逐步覆盖各类困境儿童的《儿童福利指标不断改善》 报道,各界多方关注的安全座椅问题,丰富藏区儿童精神文化生活的《百场优秀剧目少儿免费观看》 ,改善儿童营养的《“营养包”覆盖100县》 ,《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成立》 等旨在更好地为儿童提供医疗救治服务的报道。将其联系在一起,很好的诠释了《让孩子们成长的更好》 这个主题。在这个属于孩子的节日里新闻编辑们从食品健康,婴幼儿安全,儿童福利,精神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整合新闻信息,唤醒人们关注身边最需要保护的群体。从版面来看有图片文字的结合,给人们以直观视觉效果。以上例证可见,新闻编辑要有很好的洞察力,结合现实背景,为新闻信息准确定位和有效的整合。

  2:新闻信息的“把关人”

  如果把信息统一作为编辑人员的宏观新闻信息控制的话,“把关”就是对新闻信息的具体控制。“把关”所体现的是媒体组织的立场和方针,个人也一般是从媒介组织的角度定位出发行使把关权的。

  所谓“把关”,就是按照一定标准对新闻信息进行的取舍。编辑部新闻取舍标准的制定,是与其自身的定位直接相关的。这种把关既包括杜绝新闻报道在政治思想和政策上的差错,也包括其事实的技术性差错。2013年4月18日,香港大公报刊登了《北京“的哥”:坐上了我的车》一文,引起全国一片沸腾。不过,经过查证,证实大公报的报道是虚假新闻,令千万群众无比失望与唏嘘。当日下午大公报就此次失误向广大读者公开道歉。虽然道了歉,但读者对媒体的信任却打了折扣。这是典型的因新闻编辑人员没能把好关,而出现的严重失误。作为新闻信息的“把关人”,编辑人员应避免这样的失误发生,毕竟编辑人员肩负着政治责任,不能犯大政方针的错误。其次,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媒体发挥着引导大众的作用。最后还有宣传引导责任,对真实的信息积极宣传推广,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使之发挥作用。

  3:新闻信息的“发言人”

  新闻编辑的职责不仅仅是在组织报道新闻事实上,还要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对新闻素材进行“再认识”与“再创造”,并表达对新闻事实的评价。此外,编辑还要根据新闻报道内容撰写与之相配的言论,对新闻事件直接发言,阐明观点。例如编者按,它是编辑人员对一篇文章或一条消息所加的意见、评论等,常常放在文章或消息的前面,表明编者的态度和意见。

  电视编辑的编辑理念,报道方针及节目策划,编排等都影响着电视节目的收视率。众口难调,如何在当下众多节目中脱颖而出,就要看电视编辑是否具备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策划能力。

  2013年4月,禽流感爆发,作为中国最具权威的新闻栏目《新闻联播》 ,在每天的直播中,却占用极少的时间来简报疫情的发展及国内外应对情况。虽然没有大篇幅的播报,但还是做到了信息的透明,公开化。同时栏目的编导们还很巧妙的在每天的直播中安排了《探潮亚马孙》及《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的系列报道,以这样轻松的信息消除了人们对疫情的担忧。《新闻联播》的此举,证明了节目自身的形式及风格在发生变化。公众希望改变对它的刻板印象,也希望它能“活”起来。新闻联播的正能量是巨大的,一方面源于其较高的收视率;更重要的是,它是国家和中央的心声,方针政策的方向所在。

  三:新闻编辑人员应巩固基础能力

  虽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编辑人员的各项能力及要求也在提高,但万卷不离其宗,把最基本的能力培养好,巩固好,才能更好的提高其他方面的能力。

  1:新闻编辑人员要细心筛选和认真修改稿件

  编辑人员要反复细致的阅读记者,通讯员发来的稿件,在充分理解和掌握了稿件的内容和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判定所要报道的信息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认真思考稿件是否要进行大的改动。修改新闻稿件时要注意,有无符合客观事实,有无政治方面的错误,除此之外还要多留心原稿的语句,语法,逻辑,人物名称,级别,地名等方面有没有遗漏和错误。因此,对于新闻编辑人员来说,眼睛要尖,态度要认真,责任心要强,缺一不可。选稿时必须坚持正确把握新闻舆论导向,始终要和党的政策保持一致。紧扣主题,满足读者的需求。

  2:改好稿件的基础上定个好标题

  贴切又有新意的标题,能使读者扫一眼就产生阅读的欲望。作为新闻的窗口,新闻标题要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信息呈现给读者。被称为“新闻的眼睛”的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的概括,它引导受众理解新闻的纲要,是帮助受众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新闻标题的制作重要且有意义。所以,给稿件什么样的标题就注定了这篇稿件的命运是好还是坏。

  3:让好的版面吸引读者是新闻编辑又一项重要能力

  编辑人员要想真正在报纸版面设计上发挥作用,使所在报纸的版面设计既能真正反映本报的办报宗旨,同时又照顾到受众的需求,真正做到“第一眼效应”,就必须具有较高、较全面的素质。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编辑人员处于把关人的地位,握有新闻报道及版面设计的生杀大权。这就要求编辑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这首先体现在对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上,同时也体现在报道的配置和合成等方面。其次要精通版面设计。报纸的版面设计,是新闻价值判断的综合表现,是新闻编辑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最后还要有创新精神。由于各家报纸都提高了版面设计的意识,因此使报纸版面设计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版面编辑及相关编辑队伍必须具有很强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如何成为一名好的新闻编辑,也许真的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本文只是从较浅的层次和作者自身的理解分析了编辑这个角色。编辑人员要在平时的工作中注重积累和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能力,才能做好编辑这份工作。

    300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