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国内当今形势与政策论文(2)

秋梅分享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篇1

  浅析形势政策课教学中的任课教师因子

  摘要:形势政策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如何上好这门课向任课教师(辅导员)提出了挑战。通过分析授课过程中的任课教师因子:理论素养、授课技巧、课后追踪反馈,以探索形势政策课更好的授课方式。

  关键词:形势政策课;理论素养;授课技巧;追踪反馈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形势政策课得到了从国家教育部,到各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再到高校辅导员各个层面的广泛重视。上好形势政策课,首先需要任课教师过硬的理论素养。其次值得关注的是其授课技巧。最后,课后的追踪反馈也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理论素养的提升是任课教师上好形势政策课的基石

  形势政策课所关注的是我国形势和政策两方面的内容。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平时多关注国家大事,多阅读各类时事报刊杂志,多参加各类提升自身理论素养的专题培训。同时还要把现实和理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上课时能够深切感受到:上一堂形势政策课并不是简单学习了一份中央重要文件,而是需要自己思考一下:国家出台了哪些方针政策?中国与世界各国取得了哪些互动与交流?在这些情况背后都体现了我国发展的哪些大政方针?而这些大政方针将对中国人民起到怎样的作用并发挥怎样的影响?以此来充分体现此门课程的时效性。除时效性外,授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讲述国家政策,其专业性很强。

  需要任课教师在平时善于收集国家政策方面的学习素材,通过查阅文献、到国家官方网站上搜索相关政策文件,来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还要加强对这些政策法规的学习与理解。在如今21世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能接触到的信息来源十分广泛而且良莠不齐。只有在形势政策课老师的授课及其自身的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国家政策的把握才能有所提高,才能抵御住各类媒体的“狂轰滥炸”,做到明辨是非,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对国家政策的正确认识与理解的前提下,坚定信念不动摇,努力为国家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授课技巧的改进是任课教师上好形势政策课的有效途径

  形势政策课还需要辅导员良好的授课技巧作为有效支撑。任课教师在授课时需注意方式方法,学会运用较为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技巧,在授课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以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以英语专业学生为例,在授课过程中,辅导员采用各种新颖的方式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给学生观看温家宝同志回答记者访问的发布会时,有同声传译对于总理回答的英文表达,这就让学生了解到许多中国国家时事和政策法规的英语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由于他们了解了很多专门术语的英语表达方式,在浏览外国网站时就会更为敏感外国媒体对于中国形势政策的表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分辨外国媒体报道是非的能力。同时,现在中国颁布的政策法令都已经有了英语版本,可以让学生学习这些英语版本,使那些原本较为生涩难懂的文件,变得较为接近与理解。

  当然在这类学习中还是要辅以中文文件的学习,通过中英文对照学习,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辅导员对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是其提高授课技巧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只运用一些书面材料是不可行的,相关多媒体手段的运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授课采用ppt课件等形式,可以使学生对授课内容有一个更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把握,这样才能突出授课重点,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的学习。现在的大学生每天都会刷微博、转微信、逛论坛。

  任课教师也需要收集这方面的素材,因为学生会接触到很多社会媒体对国家形势政策的评价,而这类信息又往往是良莠不齐的。任课教师要了解这些媒体对国家形势政策的表述,然后通过对其进行辨别分析,并与同事、领导、专家进行沟通交流,从而把这些信息去伪存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当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或看法(通常这些看法是他们从这些媒体上获得的)时,任课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解释说明,使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国家形势的变化以及正确解读国家政策。

  三、课后追踪反馈的跟进是上好形势政策课的有力保障

  在形势政策课任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得到提高,其授课技巧获得进步后,还需要重视授课后的追踪与反馈。通常情况下,形势政策课的授课周期是一月一次,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很难对上课内容有非常深刻和透彻的把握,到下个月上课时,很有可能上个月讲授的内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从而影响教学效果,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对课程效果进行追踪与反馈。辅导员在与学生日常的互动中,可以因势利导地加深学生对形势政策课内容的理解。在和学生进行个别谈心或集体辅导时,辅导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课后的所思所想。在谈心中可以弄清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授课内容,对上课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到位,是否还有任何疑问与困惑。

  在了解这些情况后,辅导员可以适当调整下次授课的内容,在下次上课一开始先进行答疑解惑,使学生对上一次的授课内容进行一次温故而知新,从而巩固授课内容。通常形势政策课所涉及的内容范围相当宏大,这就给了这门课强劲的后劲。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后,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活动,帮助加深同学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辅导员对教学内容的追踪与反馈还可以帮助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辅导员通过专业理论知识的积淀,以及科学授课技巧的辅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

  但如果在授课之后完全不知道学生的反应,也不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后续追踪,那么授课水平的提升就会遇到瓶颈。只有通过和学生的有效互动与交流,才能发现授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才能知道学生的理解难点在什么地方,才能知道授课技巧的运用是否得当,才能在以后的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争取将形势政策课的授课纳入良性循环的过程,从而提升课程的有效性。

  辅导员的因子在形势政策课授课过程中所占比重较大。如何上好形势政策课成为摆在辅导员面前的一道难题。首先,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成为上好形势政策课的基础,这需要辅导员在平时要注重自身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任课教师还要努力改进自己的授课技巧,使自己的授课内容形象、生动,提供的信息量大而且重点突出。

  和其它专业课一样,在课内授课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的功夫是要花在课外的。辅导员应利用自身和学生联系紧密的优势,对学生在上课后的反馈进行追踪,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形势政策课的难点,在之后的授课中加以解答。同时利用形势政策课内容丰富的特性,有针对性、有指向性地开展各类相关党团组织活动,使学生在后续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课堂内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真正把形势政策课上好。

  参考文献:

  [1]崔淑卿,李晓春.提升高校形势政策课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4):180.

  [2]张维维.如何上好形势政策课[J].才智,2011,(31):155.

  [3]杨倩.专业化辅导员与形势政策课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7):83.

  [4]李鹏.关于改善大学生形势政策课授课效果的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1,(11)45.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篇2

  浅谈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的策略

  【摘 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其实效性,必须加以改进。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 实效性 对策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形势与政策教育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

  一 充分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重要途径,上好该门课程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高校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的要求,解决当前课程教学的困境。

  一是院校领导思想要统一,要从思想上认识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落实到制度上,落实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规章制度,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有章可循。二是任课教师思想要统一,任课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搞好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三是学生思想要统一,正确认识形势与政策课的特点,通过接受形势与政策教育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形势,增强认识社会、判断形势的基本能力。

  二 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管理

  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形势与政策课平均每学期16周,每周1学时,高职(专科)计1个学分。据此,高校要从编制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建立教学组织、开展集体备课、建立成绩档案、反馈教学信息等方面,全面加强课程和建设,强化教学管理。该课程作为必修课,既可列入课表,也可利用政治学习时间,采取专题学习、讨论或讲座的形式集中或分散安排教学,实行学年考核制,每学年考核一次,要把考试考查纳入学籍管理,成绩计入学生成绩册。任课教师要结合高等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本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三 深化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方面

  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和对政策的讲解等,帮助学生增强对形势与政策的分析、理解能力,深刻认识形势及其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把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提高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充分体现该课程时效性的特点,选择在现阶段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们关注的、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讲授,突出重点和难点,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围绕教学目的,引导学生及时、全面、客观地了解国内外形势,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使学生在思想上、政治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

  2.教学方式方面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可采取课堂讨论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主动性;采取模块化教学,增强课程的实效性;进行专题式教学,增强课程的针对性。

  3.考核评价方法方面

  要多角度、多方式、多层次地对教和学进行评价,应突出考核学生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要用单一的闭卷考试评价学生,应把考试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环节,把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研究、课堂讨论和学生的综合表现等情况结合起来予以评价。例如对学生的考核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等;创新成绩,包括课堂讨论、社会调查、自我教育等;考查成绩,学生最后上交的论文或闭开卷考试成绩,三者结合给出学生课程总成绩。

  4.教学资料方面

  要根据中央、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关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统一部署,结合学校实际使用《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VCD等资料,加大教学资料的收集力度,拓宽信息渠道。采用形势与政策系列教材或编写活页资料,在内容上抓住国际国内最新的大事、要事以及社会热点,对其进行概括性的介绍和评述。

  四 优化形势与政策教育师资队伍

  一是整合校内教学资源,校内思想政治课教师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中坚力量,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兼职教师,高校领导也是形势与政策课不可或缺的兼职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政治理论素养、极强的组织能力,对政策的理解以及观察形势问题的视角有独到之处。二是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专家、专家学者担任特约报告人,开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由于专家学者在各自的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又有最翔实、最新鲜的资料,他们的讲座、报告在学生中肯定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五 完善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保障机制

  高校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牵头负责,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直接参与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重视对该课程的建设和管理,重视其教学研究与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要把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所需各项经费落到实处,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要有计划地安排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参加培训、外出交流,组织开展社会实践考察,开阔教师视野,为丰富教学内容提供条件。

  六 增强学生在形势与政策教育中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为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征,具体可以表现为其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受制性。自主性主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学生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能动性主要是指学生作为认识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努力、积极主动、高度选择的特性;创造性主要是指对外界事物的超越和对自身的超越;受制性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有条件性。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作风,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朱正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3)

  [2]曹令军.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方法和途径[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10)

  [3]任永辉.高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和对策[J].职业技术,2009(1)


猜你喜欢:

1.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

2.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精选范文

3.20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精选

4.20势与政策课心得

5.形势与政策课论文3000字

31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