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教学实录(2)

凤婷分享

  生7:首先,别里科夫的性格可能跟家庭教育有关。

  师:老别里科夫保守? ( 众笑)

  生7:嗯另一方面:沙皇政府疯狂镇压革命,使别里科夫这样的人失去激情,趋向保守为了自身安全,钳制别人,压制新事物新思想整个社会这种沉闷、压抑的气氛,既是自上而下的,又是自下而下的,甚至是自下而上的总之,生活环境塑造人,改变人,人也在影响生活环境

  师:产生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总根源是什么?

  生7:沙皇专制主义

  师:这个意思自读提示中有我们也是结合时代背景来理解的刚才的小组讨论,虽然时间紧,比较仓促,但同学们对作品的研读是认真的、深入的下面自由发言,看看你对各小组的发言有没有要修正或补充的要求紧扣作品比如第四个问题,小说中写到别里科夫的死是跟恋爱事件联系在一起的,这里边有几个层次首先大家的怂恿使他昏了头,决定结婚—— — 其实是决定恋爱其次漫画事件弄得他难堪极了,“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气得他嘴唇发抖了再次,骑车事件吓得他晕头转向,落下病来最后柯瓦连科的一推使他一病不起,华连卡的“笑”又给他送了终这里的核心是一个“吓”字,因为恋爱,乱子层出不穷,终于吓死了。

  生8:别里科夫为什么管闲事,刚才同学说主要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我想,别里科夫管自己与管别人闲事是不一样的给自己上那么多的套,是因为怕,保护自己管别人闲事,比如打牌什么的,是不是管得太宽很像爱管闲事的人。

  生9:为什么有兴趣管呢’照理,像别里科夫这样怯懦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

  生3:管闲事是不是道德感的驱使’因为所谓的闲事,在作品中都是牵涉到别里科夫的同事、学生、邻居、恋人等与他有某种联系的人正如他跟柯瓦连科说的, “我的举动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既然我是一个比您年纪大的同事,我就认为我有责任给您进一个忠告”,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感在起作用。

  师:他自认为是出于一片好意,不仅自己高尚,还要帮助你高尚这样分析,从作品实际出发,很有说服力。

  生10:我觉得别里科夫不虚伪他打小报告是为了保护自己从楼梯上滚下去,“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成为别人耻笑的对象”,这也不是虚伪,我想,类似的体验大家都会有的。

  生11:第六个问题,我还想补充一点,关于在众人身上看到别里科夫的影子从墓地回来的时候,“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神情”,这里的“不肯”有“不敢”的成分,因为众人对生活的感受跟别里科夫是一样的,战战兢兢,什么事都怕,最平常的交际、娱乐、学习都不敢,生活是“郁闷、无聊、乱糟糟的”这与别里科夫何其神似) 可悲的是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幸和不幸的根源。

  师:说得真好这正说明别里科夫的形象是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广泛的社会意义的同学的分析告诉我们,从作品出发,往往能有创见;脱离作品,架空分析,往往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同学们提的问题,老师在课前也作了思考,下面把思考的结果投影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舆论非议)校长批评)督学惩戒)当局镇压

  二、以政府文告为行为准则,反对新事物、新思想

  三、害人而不自觉,自认为承担道义上的责任

  四、昏—— — 气) 吓’ 推.. 笑

  五、宁要套子,不要妻子

  六、众人形象衬托别里科夫,提示社会的病态

  七、社会的产物,时代的产物,专制制度的产物

  师:几点说明第二个问题,骑自行车实际上是一个象征,象征新思想、新事物,并不是说别里科夫这点判断能力都没有小说正是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漫画式手法第六个问题,我的意思是,作者的本意大约不在嘲讽别里科夫的病态,而在揭示社会的病态

  我认为,别里科夫这个人物身上最本质的特征是屈服,向扼杀个性、抑制自由的力量屈服契诃夫在另外的作品中还塑造了反抗的性格,反抗这令人窒息的生活,“把自己身上的奴性挤出去”,而反抗也同样没有出路《我的一生》中的波洛兹涅夫,一个贵族子弟,与父亲决裂,做油漆工,最后也成了世俗的小工头《第六病室》中的安德烈&8226;叶菲梅奇,精神病院医师,思考生活哪里出了问题,被人家视作疯子,以致中风而死。

  最后,我请同学给别里科夫拟一则简短的墓志铭

  生12:他什么都怕,就是不怕死

  生13:石缝里的一只寄居蟹,草丛中的一只蜗牛,壁角的一只蜘蛛,或别的什么..

  生14:一个人/ 放弃自由的权利/ 只有死亡

  生15: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套子”故,两者皆可抛

  〔众笑,鼓掌,课在掌声笑声中结束〕

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2.高中语文人教版《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

3.高中语文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反思

4.人教版高中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鉴赏

2519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