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高中学习方法>高三学习方法>高三语文>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思路(2)

凤婷分享

  [参考答案]清新、自然、质朴(步骤一),描绘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鸥构成了一派恬静优雅的自然田园景象;老妻画纸为棋局的痴情憨态,望而可爱;稚子敲针作钓钩的天真无邪,弥足可爱(步骤二)。不作雕饰,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骤三)。

  l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1 :

  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谈谈“侵”“拂”两个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步骤一),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步骤二)。“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步骤一),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步骤二)。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步骤三)。

  答题示例2 :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问:结合作品简析《旅夜书怀》第三联中的两个虚词“岂”“应”使用的妙处。

  [参考答案]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誉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扬呢?(我的)官位也真该因年老多病而罢退”。(步骤二)诗人本是以诗文自负的,而一个“岂”字说,表达了内心的愤懑之情。诗人本是想建功立业的,而一个“应”字反其意而用,表达了受排挤被罢官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岂”“应”二字,将一个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现得颇为准确、精炼、传神。(步骤三)

  答题示例3: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1)本诗首联描绘了一幅画面,请为这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2分)

  [参考答案]驿站秋夜难眠图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答题示例4: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参考答案]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情感。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参考答案]“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意象

  鸳鸯

  ⊙夫妇恩爱

  例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精卫

  ⊙复仇、奋斗、不畏艰难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例如:陶渊明《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青鸟

  ⊙信使

  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

  例1: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例2: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
看了<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思路>的人还看了:

1.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

2.初中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万能公式

4.2017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攻略

5.诗歌鉴赏常用的6种答题模式

6.古诗词鉴赏题答题模版 诗歌鉴赏题答题指导

7.2017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汇总

275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