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生物学习方法>

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芷琼分享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接下来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案

  【教材分析】

  在学完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明确了“什么是生物生活的环境”、“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能适应环境”等问题后,随之自然转入到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的学习,对生态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就水到渠成。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内容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三大部分。其中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重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难点,教材通过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突出重点,通过具体事例突破难点,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认识和爱护,从情感上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以及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2.能力目标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教师提供生态系统图片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表演及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同人类是生物圈中的一员,只有保护生物圈才能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的特点。

  难点 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传递的特点,食物网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情境创设,进入生态系统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课上组织一系列的学生活动,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充分体现课改的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从身边的事情谈起,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的情操。

  本届课采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即按照“情境导入—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巩固小结—任务探究—达标检测”程序设计教学流程。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几种生物头饰,包括树、兔、狐狸、老虎、细菌、真菌(蘑菇),六位同学各自扮演一个角色;收集生态系统相关资料,小组分工合作做好汇报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6位同学佩戴好生物头饰,上台表演课本剧,导入新课。

  旁白:在一片森林里,生活着许多生物,有活泼的小兔子,狡猾的狐狸,凶猛的老虎……,你们看,他们来了。

  小草边唱边出场:“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充满热情)我是小草,我长大需要水,需要空气,太阳公公每天照的我暖洋洋的,我可以自己制造营养,我所制造的营养物质,不仅能养活我自己,而且能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我是快乐的(面带悲伤)但是我也有伤悲……

  兔子蹦跳出场:(快乐状)我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但是我的嘴可谗了(面对草)这绿油油的小草正合我意,我要把你吃掉,我是草食动物。

  狐狸左顾右盼的出场(狡黠,悄声)我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可我要生存(面对兔子)正好这是一顿美餐,我要把你吃掉。

  老虎:别在那狐假虎威了,我才是森林之王,我要把你们统统吃掉。

  兔(惊恐状):不好了,老虎来了,快逃啊。

  真菌、细菌(搀扶出场)我是真菌,我是细菌。

  细菌:你们能看见我吗?其实我很小,你们是看不见的,但是我无处不在。

  真菌、细菌:(得意状):别看我们微不足道,但我们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面对其他生物)我们能把你们的尸体分解,供植物重新利用,如果没有我们,世界会是怎样的?(摇头叹息)你们的尸体,将会堆积如山,你们还有生存空间吗?

  师: (表演完毕)这是一片森林中的6种生物。在一定的范围内,它们为自己活着,它们似乎又为别的生物二活着,好像谁也离不开谁。这是为什么呢?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二、目标展示

  教师和学生一道阅读课本23页“通过本节学习,你将知道:”,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是怎样的?

  3.什么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4.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三、自主学习

  任务──什么是生态系统

  师:(播放幻灯片 )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3页图片和“想一想,议一议”,小组讨论:为什么加罩网后草籽生长不好,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生长良好呢?

  生:小组【想一想,议一议】

  (小组答) 因为食虫鸟以食草昆虫为食,食草昆虫已草籽为食。加罩网后,隔离了食虫鸟和食草昆虫。食草昆虫大量繁殖,啄食草籽,致使草原生长不好。

  结论: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 ,这个整体就是 生态系统 。

  师: 那么,你认为哪些区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呢?

  生1:我家的一块农田。

  生2:我家里承包的一片树林。

  生3:三峡大坝水库。

  师:那么,这些生态系统包括哪几部分呢?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角色分别起着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分析课本“资料分析”。

  生: 分析课本第20页中“资料分析”, 讨论回答相关的3个问题。

  1、啄木鸟以昆虫幼虫为食,昆虫幼虫以树为食。

  2、树桩腐烂是因为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腐烂的树桩最终会被细菌真菌分解掉。

  3、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扮演生产者,动物扮演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扮演分解者。

  师: 请同学们梳理一下本部分内容。

  生: 【读一读,填一填】,完成下列目标任务。

  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生物 与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生态系统 。比如 一片森林 , 一块农田 , 一个湖泊 , 一条河流 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2.在生态系统中植物属于 生产者 ,动物属于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属于 分解者 。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关系。

  3.生态系统除了生物部分还有 非生物部分,如 阳光 、 土壤 和 水 等。

  生: 小组归纳,得出结论。

  结论: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

  任务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师: (问题引入)你听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谚语吗?怎么解释这些谚语呢?

  生: 说明生物之间存在吃鱼被吃关系。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相互制约着。

  生:【读一读,填一填】,完成下列目标任务。

  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 食物链 ,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草、兔、狐构成的食物链是:草→兔→狐。

  师:(播放幻灯片)那么,请同学们观察“观察与思考”图片。试一试,你能链接几条食物链呢?你依据什么连接的?

  生:我们小组连接了9条。我们依据的是它们吃与被吃的关系。比如……

  师: 说得很好。如果把人也添加到这个图中,你认为人该放在食物链的哪一端呢?

  生:人应该在食物链的最顶端,也就是最后一级。

  师: 如果人们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农药最终到哪种食物体内了?由此,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

  生1:农作物最终到人体内积累最多。

  生2:我觉得应当少打农药。

  生3:…

  共同归纳结论: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 流动的。

  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威胁到人类 。

  任务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师:(创设情境) 在上述生态系统中,假如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哪些生物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想一想 议一议】青蛙数量大量增多,猫头鹰数量大量减少。

  师:那么,青蛙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猫头鹰的数量会无限制的增加吗?

  生: (小组讨论交流) 因为青蛙受到蛇和食草昆虫的限制,不会无限制增加。猫头鹰受到蛇、鼠、兔等限制,也不会无限制增加。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

  师:是不是生态系统有自动调节能力,就可以任意捕杀生物呢?你想到了什么问题?

  生1: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 相对稳定的 。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 限度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 破坏 。

  生2: 我想到了保护生态平衡问题。为了生态平衡,我们不能随意捕杀某种动植物。

  四、巩固小结

  师: 通过本节课学习,关于生态系统的知识知道那些呢?你能把本节知识进行一个梳理吗?

  生1: 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2: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3: 生态系统由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生4: 因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限,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捕杀青蛙和蛇等野生动物。

  生5: 我把本节课知识归纳成下列网络。

  五、任务探究

  师: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交换阅读收集的环保资料,根据你们收集的信息,讨论下列问题。

  1.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2.联系实际,说说怎样从自身做起,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3.有些人爱吃青蛙,为便有人大量捕捉野生青蛙,这种做法会产生什么后果?

  生: 思考、讨论、交流。

  人教版初一生物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反思

  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每一位生物老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求实的态度、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和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果,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地方是可以改进的。然后再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在学习中借鉴了别人的一些感想如下:

  第一:我认为必须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独立完成作业,让新课程理念下的生课堂充满生机活力,提高教学效率。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从一个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生物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换,表面上看似乎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生物教学只是告诉学生“是什么”和“如何做”就行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初中生物教学的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每一个课堂设计、每一个活动安排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以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的。在课堂教学的准备中,我会多注意选择与书本知识相关的课外知识,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教学反思,一切以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第三:作为老师,教材是必须要了解掌握的,作为一名教师的第一步就是研究教材,不仅是研究所教年级的教材,还要把整个中学阶段的教材都要研究,首先要知道在整个初中阶段,生物课程都需要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知识体系是怎样安排的,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需要学习哪些知识,那些能力需要得到培养和提高等等。让学生在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

  第四:生物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在动力,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活动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的目的。众所周知,生物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被公认为“锻炼思维的体操”。因此,如何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就成了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总是以“问题中心”的心理参与学习活动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诱发思维、引导思路,交给学生如何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猜你感兴趣的:

1.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

2.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3.2017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教学设计

4.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5.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目录

    329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