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优秀作品专栏>学习心得>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最新心得体会5篇_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有感5篇

庄宇2分享

  他,是中科院原资深院士,曾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他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他就是“时代楷模”卢永根,永葆初心、矢志奋斗的布衣院士!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时代楷模卢永根的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最新心得体会5篇_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有感5篇

更多时代楷模卢永根学习心得内容推荐(点击进入↓↓)

向时代楷模卢永根学习最新心得体会范文5篇

2019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精选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观后感学习心得精选

2019时代楷模卢永根最新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时代楷模卢永根最新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学习心得范文5篇

最新时代楷模卢永根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学习时代楷模卢永根先进事迹心得范文精选

2019时代楷模发布厅卢永根观后感心得5篇

时代楷模发布厅卢永根观后感学习心得大全

  2019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学习

 

 “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做最后的贡献。”因患重病,87岁的中科院院士卢永根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在与自己夫人徐雪宾商量后,决定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无偿捐献给教育事业。

  卢永根祖籍广东花都,1930年生于香港,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受派遣回到广州。从此,他在教育领域开始了一辈子的坚守。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放弃安逸的生活回到内地呢?卢永根的回答简单而真挚,“侵华战争的现实教育了我,我要为祖国复兴效力。”正是带着这份爱国的赤子之心,卢永根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仅为科研奉献了一切,也为广大学子点燃了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这份真挚的爱国热情不仅值得我们尊敬,更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卢永根,用坚定的爱国信念来武装自己。从年轻时放弃安逸生活回到内地,到后来在教育领域的一辈子坚守,这其中始终支撑卢永根的便是他坚定的爱国信念。卢永根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祖国故,两者皆可抛。我希望能像一束小火花,点燃你们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

  学习卢永根,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来塑造自己。“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这是卢永根经常用来自勉的四个“一点”。而“先党员,后校长”则是他的口头禅,他认为当好校长的前提是先当好一名党员。在工作上,卢永根对人对己都十分严格,不搞一点特殊,即使到后来身患重病,也依然坚持不搞特殊化。

  学习卢永根,用朴实的生活态度来修饰自己。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了8809446元,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而卢永根自己的生活非常朴实,有人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他的家,从中可见其生活简朴。破旧的家,简单的饭,一点一滴都昭显着这位老人骨子里的淳朴。

  一生报效祖国,毕生积蓄回馈社会,这就是正能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要向卢永根同志学习,学习他的爱国情怀,学习他的坦荡胸怀,我们要向这位中华民族的楷模学习,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国热情的中国人!

  2019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心得

  感动中国中,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说的便是卢永根教授。

  2017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8809446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卢永根院士已经87岁高龄,而这也不是他心血来潮的决定。

  在水稻遗传研究领域,他提出的水稻“特异亲和基因”新学术观点,对水稻育种实践产出了重要作用。在1949年,他从香港来到了岭南大学农学院,并从此扎根广州,作为一名老党员,他的家国情怀影响了很多人,很多年轻人也正是在卢永根的感召下,学成归国,这种爱国精神将持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卢永根院士的一生中,一直坚定为国奉献,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科学家的爱国情怀,他的精神深深的感动了每一名《感动中国》的观众,点燃了我心中的爱国主义火焰,他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践行初心的生动示范。

  2019时代楷模卢永根事迹体会

 

 2017年3月21日,华南农业大学卢永根院士及夫人徐雪宾教授郑重地在捐赠协议上签下名字,两人共捐赠毕生积蓄合计880万余元给华南农业大学,成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

  这是华农校史上最大的一笔个人捐款。

  当时卢永根已生病住院,为此次捐赠,特意从医院来到银行。仅在其中一家银行,转账业务就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徐雪宾教授回忆夫妻二人商量捐款的经过:卢永根身患重病住院,徐教授聊天时问起身后对存款如何处置,卢永根只说了一个字“捐”;徐雪宾心领神会,马上回答:“好!”——两个字的简单交流,毕生积蓄处置完毕,夫妇俩伟大的精神和人格充盈其间。

  捐赠时的慷慨与老两口平时生活的节俭恰成鲜明对照。

  “很多人不知道,在卢老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卢永根的学生、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刘桂富说,卢永根夫妇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家具,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在他们家房子里,找不到一件新式的家具,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蚊帐用的是竹竿,几张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这些简易的家当,已经陪伴他们半个多世纪了。“不舍得扔,这些东西没有用烂,还能用,物还没有尽其用。我认为生活过得好,不是单纯地追求所谓舒服,我很注重建立一种比较好的生活方式。不可能万事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卢永根说。

  在入院治疗前,年过八旬的卢永根夫妇家里没有全职保姆,都是自己打饭或做饭。卢永根几乎每天都到办公室,忙碌地回复邮件,拿起放大镜读书、看论文。一到中午,他就拎着一个铁饭盒,叮叮咚咚地走到莘园饭堂,和学生一起排队,打上两份饭。每份饭有一个荤菜、一个素菜和二两饭。在饭堂吃完,卢永根再将剩下的一份饭带回家给老伴徐雪宾。

  对祖国深沉的爱,贯穿卢永根的一生。卢永根常把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名言挂在嘴边:“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他曾三次到国外探亲和访学,在异国丰厚的物质生活面前,他选择学成归国。

  改革开放后,卢永根到美国探望病重的母亲,以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留学。在美期间,美国的亲人竭力说服他留下来,但被他坚决地拒绝了。众人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他不选择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原因,卢永根坚定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他曾公开发表文章说,“真正爱国的青年科学家都应扎根祖国。外国实验室再先进,也不过是替人家干活。”

  卢永根的导师丁颖教授被誉为“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之父”,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而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也在2017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一门三院士”,传为佳话。

  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借助国外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卢永根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推动了华农的跨越式发展。

  对即将出国深造的每一位教师,卢校长都要与他促膝谈心,勉励他们早日学成归国。“学成报国,学成归国,这是最根本的”。

  追忆

  他的房间里找不到一件新式的家具

  “很多人不知道,在卢老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卢永根的学生、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刘桂富说,卢永根夫妇家中使用的都是老式家具,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在他们家房子里,找不到一件新式的家具,铁架子床锈迹斑斑,挂蚊帐用的是竹竿,几张椅子,用铁丝绑了又绑,这些简易的家当,已经陪伴他们半个多世纪了。

  卢永根院士夫人徐雪宾教授昨日表示:感谢党七十多年的教育,使卢永根院士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新中国的建设者、把一切献给党的共产主义战士。使他永远活在他的亲人学生和朋友的心中。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询问他不选择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的原因,卢永根坚定地说,“因为我是中国人,祖国需要我!”他曾公开发表文章说,“真正爱国的青年科学家都应扎根祖国。外国实验室再先进,也不过是替人家干活。”

更多内容请点击下一页

197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