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随笔>

关于科学课的教学随笔

晓红分享

  科学课主要通过发散思维,创造独特性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行探究、讨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科学课教学随笔,希望您喜欢!

  科学课教学随笔篇一

  一、要多给学生提问的勇气

  《科学》这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内容学生易懂也爱学,可有的离他们很远他们不懂就不爱学,这就要我们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的真情实感。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探索,研究。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问题提不到要害处,教师要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敢于提问的勇气,而后再给予点拨和启发,让他们带着成就感体面地坐下。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二、教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提问

  小学生不会提问,是因为他们不知针对所学内容,不知从哪入手,提什么样的问题。起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提问,用语言铺垫教学生学会提问的方式 ,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法可循。当然,在示范提问的基础上,教师还应注意启发引导,让学生多尝试从多角度提问。如 :

  1.从课题上质疑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五年级科学第四课《根和茎》,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学生:谁能分清根和茎?你能说出几种啊?为更好地理解植物的根和茎做了铺垫。

  2.从课题的重点,难点处质疑

  对课题重点、难点的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教学。如教五年级第八课《仙人掌的刺》一课,一个学生提到:“为什么说仙人掌的刺就是植物的叶子呢?”其他学生听后哄堂大笑,当我反问他们怎么解释时,他们却哑口无言。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和莲的叶子荷叶相对比的讲解,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明白了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叶子发生变态的原因了。

  3、从看到的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编者匠心独具所在。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第十三课《冷水和热水》一课,有这么一个实验:向烧杯中加入280毫升热水(80度左右)向锥形瓶中加入80毫升的冷水.将锥形瓶放入烧杯中,用纸板盖住杯口,在纸板上打两个小孔将两个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测两个容器中的初始温度和每间隔1分钟的温度变化.(到5分钟时;到8分钟时)在实验前让同学说一说将要出现的结果. 同学们只说出了两个结果:温度一样,热水比冷水高一点。我说冷水比热水温度高点,同学们说“那是不可能的.”我说“那好吧我们来试一试再说。”同学们都非常好奇,认真的看和记录,结果正是冷水高一点,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积极性上来了,纷纷讨论为什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4、从实验中的显示现象质疑

  不论是哪种科学实验,都会有不同的现象显现,学生对实验现象尤其敏感,鼓励学生对看到的实验现象提问,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5、从操作的实验仪器中质疑

  科学课很大一部分的讲解,是要借助实验仪器来完成,学生看到实验仪器是很好奇的,鼓励学生对教学仪器产生的疑问提问,同样会起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的作用。

  总之,合理的提问,有意的提问,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有效合理的提问。

  科学课教学随笔篇二

  探究式学习主要强调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为此,学生须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建立起来的科学事实、科学原理、科学定律,使之认真思考,进而提出问题,并寻求理解。

  探究式学习可以很好地把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它集中在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一定是有一种积极的情感的。

  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不应该是一个老师下达指令去实践的操作者,应该是一个猜测、探究与验证的思想者。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应该有个性的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权利。这样的活动才会更加激发起学生在探究的欲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更能获得很多探究的方法和积极的情感,这对学生将来的持续发展及终身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体现了一种科学价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单纯被动地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实践性的探究活动重新构建的过程。

  科学课主要通过发散思维,创造独特性的特点,引导学生自行探究、讨论。如《各种各样的叶》一课,我给学生提供了两片不同植物的叶子,让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找出了形状、颜色、大小、小虫子、叶脉、边缘、叶柄粗细等不同时老师启发学生,你还能用什么方法去找不同。学生找出了薄厚、品种、气味等不同。从看、闻、听、摸、尝等各种方面来观察叶子。鼓励学生多想些方法来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在不断的讨论、思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在科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分组制定工作计划,分组试验和调查,需要讨论合作学习。由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差异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吸收和学习别人的观点,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质疑。从而得到深层次的理解,使合作的意识得到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科学课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实践着。我们要有效地运用探究式学习进行科学课教学,使学生能主动的不断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让学生在探究中相互倾听、相互质疑、相互交流、思维相互碰撞,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这是科学课的追求,是所有课堂教学的追求。

  科学课教学随笔篇三

  在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兴趣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一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如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多媒体的运用、增强学习的兴趣性,体验学习的成功感等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兴趣激发灵感,是发现的先导,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就会积极生动、专心致志而且津津有味地去认识科学事物和象。

  如在教学《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时,我组织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昆虫有什么特点,这时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特点与爱好,去挑选自己喜欢的观察方法与角度,如有的学生选择观察昆虫的眼睛、有的选择观察昆虫的触角、有的选择观察昆虫的吃食,有的选择观察昆虫的活动等。当学生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时,学生对观察会细致,对动手实验会更积极,思维更活跃,发言更热烈,想象更加丰富多彩,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3198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