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指导>

曹操经典诗词短歌行教学设计

慧珍分享

  你知道曹操的《短歌行》是一首描述那个英雄人物的诗歌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短歌行》教学设计以供大家阅读。

  《短歌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短歌行》是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的诗歌是高中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第一阶段单元内容包括:《<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主要是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汉魏晋五言诗是学生在学习了《诗经》和《离骚》的基础上接着学习的,可以看得出来,教材有意让学生按照诗歌发展的历程学习古代诗歌这一时期的诗歌在许多方面都有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新诗体、新流派和新的表现手法相继出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的典范

  《短歌行》是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诗人以真实,新鲜、有力的情感吸引和打动读者,所以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同时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另外,对于作品的思想感情及人物形象的评价,要让学生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出发,立足文本,而不能凭自己的臆想乃至好恶去曲解作品此外,作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体现了最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教学时应该发掘诗文里积极的、优秀的内涵为主,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和教育为以后学习唐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知识与能力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和阅读能力在本单元学习开始之时,我已经对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做了大体的介绍学生在这样一个知识背景之下,加上已经学习了《诗经》,对于理解《短歌行》的思想内容并不存在太大的困难,所以在课堂上,经师生的共同探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学生应该能够通过反复诵读、比较鉴赏和联想把握诗歌的意境与思想内容

  2、学生特点

  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学力水平较为平均,学生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课前自觉预习、课上积极学习他们善于思考,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喜欢沉默,不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贴切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各更充分参与课堂学习

  三、设计思想

  1、围绕语文素养核心

  充分重视语文学科特有的人文内涵和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生命关怀,以更完整和更丰富的方式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学生展开文化思辨和生命探询,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坚持课堂开放性

  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极其有限的,特别是到了高中阶段,课堂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和发展要求这就要求高中的语文课堂是充分开放性的,让学生可以以课堂为平台,获取更多的知识

  首先,课程内容是开放性的,能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文化信息,引导学生吸纳和辨别各类文化

  其次,学习思维是开放性的,不局限于引导学生获取有限的、固定的知识,而更多地引导学生锻炼思维、开拓思路,为获取更多的知识做准备

  最后,教学形式是开放性的,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但不片面追求形式,而是从实效出发,选择最恰当的手段和形式

  3、文学阅读是一种再创造

  对任何文学作品中的形象的审美都是一个读者再创作的过程,因此,对于作品的理解可以是多样化的教师不应该限制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不应该剥夺学生的再创造权力,把阅读异化成被动接受教师的理解,而应当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正确地、深入地理解作品,以获得富有个性而又不偏颇的个体理解

  4、阅读教学是一种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为各个对话主体(教师、学生、作品)创造合适的对话情境,使他们实现较充分的对话,从而使教学产生意义结合本课内容,教学可以针对以下几点做努力:

  (1)学生与文本对话:挖掘此诗的“诗眼,”领悟诗的感情基调“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忧思”贯穿全诗,抓住此诗眼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

  (2)与曹操对话:首先将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把握曹操的思想感情;接着分析诗作,把握曹操的“忧”,从诗歌中直接感受他因何而忧,从而进一步探掘出他的忧不是简单消极悲悯,而是有一股建功立业的慷慨之气;最后得出结论:忧人生的实质是重人生,忧贤才的实质是重贤才,这种“忧”有一股慷慨之气

  (3)师生共同对话:在充分的独立阅读的基础上,阅读者间进一步对话,有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使对作品的阅读产生现实意义

  四、教学目标

  了解汉魏晋诗歌的基本特征,体会曹操诗歌的风格,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反复诵读,疏通诗意;小组合作,讨论鉴赏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引导学生自觉珍惜时间,树立远大志向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深入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并体会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

  难点:领会作者运用典故和比兴手法表达感情的技巧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导入

  导语:同学们在初中都学过曹操的《观沧海》,大家一起背诵一下(学生齐背)这首写景抒情的名作,抒发了曹操气吞山河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宏伟政治抱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著名歌行体诗作《短歌行》,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英雄,看他在这首诗中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板书:短歌行曹操)

  2、作者与背景介绍

  关于曹操同学们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讨论)《三国演义》把他塑造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戏剧舞台上他是白脸奸佞之臣英雄人物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要客观的评价历史人物曹操对国家、社会的贡献还是很大的(同学评价很公正)

  教师总结: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德,小名阿瞒政治上他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当丞相期间实行屯田制、唯才是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文学上,他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他们的诗风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风骨”代表作有《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还有今天我们要学的《短歌行》

  背景介绍:(幻灯片)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曹操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历史上著名的横槊赋诗的典故就来源于此我们其后要学习到苏轼的《赤壁赋》,其中有“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表达了苏轼对曹操这位英雄的仰慕与敬佩

  3、反复吟诵

  那么这首宴饮诗歌饱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找同学感受(找三名学生体会作者情感诵读教师评价)学生齐读感受作者情感

  4、合作探究(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给同学们三分钟时间,大声朗读诗作,并根据课下注解,弄懂诗意不懂之处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不懂之处集中在作者引用诗经与用典之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幻灯片)学生讨论热烈基本能理解诗意(在学生的评价过程中适时穿插进朗读,使学生的感悟和理解与文本有效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5、深入探讨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师引导问题预设:

  (1)通过前面的讨论我们已经大体感受到了曹操的“忧思”,那么在大战前夕曹操为何而忧?找出文中能表达忧内容的句子(学生通过小组的进一步合作和交流,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明确:人生短暂、贤才难得、功业未就

  (2)作者是沉浸在忧中不能自拔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极的忧么?那是怎样的一种忧?

  明确:是有雄心壮志之人没有实现自己理想之忧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渴望建功立业而未得,这就不能不产生苦闷和感慨,但是,这种苦闷与感慨,也只有对事业和理想执着追求的人,只有不满现实而又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人,才可能产生,它绝然不同于没落阶层的颓废和感伤那是英雄人物的苦闷与忧愁,是在沉郁的忧愁之中激荡的一股慷慨、积极向上的精神有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那么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是否也要借鉴学习曹操这种忧患精神、这种积极向上精神以忧患当做自己前进的动力同学们读这首诗的时候一定要有一种英雄对酒当歌的豪迈、实现壮志的慷慨激昂,雄浑的气魄再找同学读一遍再齐读一遍(男女生分读,各四句,由女生先读)

  小结: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在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积极进取的精神,以放歌纵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诗人没有陷在消沉的情绪中不能自拔,而是在对统一天下大业的追求中获得了超越

  6、拓展训练

  (1)关于诗眼诗中诗眼为“忧”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

  (2)练习:找出白居易《江南好》的诗眼并鉴赏找出王安石《泊船瓜洲》的诗眼并鉴赏(幻灯片)

  7、作业(幻灯片)

  (1)背诵《短歌行》

  (2)以下两题,任选做一题:

  ①阅读鉴赏李白的《将进酒》,品味其与《短歌行》在情感上的异同,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

  ②曹操的求贤观对现代生活有什么启示,对你有什么启发?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短歌行》原文欣赏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82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