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小学学习方法>三年级方法>三年级语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课文(2)

嘉馨分享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

  要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

  2、知识要点:认识本课生字。

  3、能力训练:

  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领会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起爱潮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所以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故事。(课件出示材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

  附近阅读材料:

  妈妈的礼物

  有个孩子,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生。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么得到了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儿个儿在街头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倾吐了自己的哀伤。

  老爷爷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

  “那……我怎么不知道呢?”孩子诧异地问。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的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聪明的耳杂,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走遍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改造世界。这些,这难道还不够吗?”

  师:读了这个故事,谈谈你心中的感受。

  (生自由谈)

  师小结:一篇文章你们都读出了不同的体会,确实,这个故事很感人,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儿女那深沉、无私的爱,下面就让你们在这种爱的渲染下继续学习第17课。

  (板书:可贵的沉默)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在课前利用课外阅读引入课堂,配与觉悟的轻音乐,渲染课堂气氛,调拨学生的情感之弦。

  二、朗读感悟,唤发爱意

  1、全班齐读课文。

  2、师:读了课文,老师先问问你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们是怎么向你祝贺的?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3、小结:

  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幸福、自豪,图中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课件出示句子),就读你们带着这种幸福的感受读一读课文的开头。

  (师读问话部分,生读答话部分)

  4、让学生上黑板自由写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体会。重点体会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

  (学生比动作)

  5、师:连老师也被他们的幸福所感染了,请接着读8~9自然段。

  (指名读)

  师:此时此刻,教室里的场面是怎样呢?

  (相机板书:热闹)

  师:从这一段中,“我”知道孩子们是──快乐幸福的。

  师:对,因为他们感受到爱。

  (板书:感受爱)

  师:你从哪句话看出他们感受到了爱?

  (用线条划出)

  (学生自由找、说)

  通过指名读、精读让学生更深地体会父母之爱。

  师小结:父母之爱有如浩瀚的大海,如此深沉而不张扬;如此平实而真挚,世界上没有比这父爱母爱更伟大、更无私的了,在此,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最熟悉的歌,我们听听。

  (课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你从歌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感悟)

  教师生动而深情的赞颂,再加上一首感人的歌曲,相信同学们已沉浸在爱的海洋里。

  量:(过渡)对!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我”觉得还不够。

  (课件出示重点句:我想去寻找在他们心灵深处的这极为“珍贵的东西”。)

  师: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下面的文章会告诉你们答案。

  (齐读11~14自然段)

  利用孩子好奇好胜的心理,先设疑,再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感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在解决答案之前,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有几个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

  预设1:

  有许多同学都知道父母的生日,教师便顺势表扬,与图2中的小朋友对比,引出下文的学习。

  预设2:

  许多同学沉默了,则采访:你这时在想什么?

  (让学生说出心里话)

  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中的小朋友全都沉默了。

  (板书:沉默)

  他们由原先的热闹变沉默了,猜一猜,他们在想什么?

  (生自由说)

  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更有助于感悟课文。

  师小结:对!他们在沉默中思索着(析书:思索),在沉默中,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好;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之爱;在沉默中,孩子们产生了爱父母的意识,因此说这沉默是──(生回答)

  (相机板书:可贵的)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了吗?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回报父母、关爱父母)

  由热闹──沉默两种反差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远比自己对父母的回报多得多,从而让他们对父母更充满感激、关爱之情。

  师:(过渡)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回报这深沉的爱呢?孩子们又是怎样回报父母之爱呢?

  (快速浏览15~17自然段)

  (指名说读后感悟,相机板书:热闹)

  师:孩子们的回报给父母带来了什么?

  (快乐、幸福)

  师:你从哪看出?

  (生划出)

  师:对呀!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礼物,一个甜甜的笑声,一句简简单单的祝福,都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都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

  (板书:回报爱)

  这一环节,把爱由浅层次引入深层次。

  三、课外延伸,掀起爱浪

  师:学完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说说你的心里话,也可以把它写在书上或小纸片上。

  (师展示个别作品)

  注重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说写的结合,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悟,把学习语言与塑造人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师:是啊,父母对我们这么疼爱有加,你们打算怎么回报呢?

  (生自由说)

  师:在这里,我就借用一句广告词儿:“心动不如赶快行动。”母亲节、父亲节快到了,你们就赶快筹备礼物吧,但愿你们的礼物会给父母带去幸福、快乐,给周围更多的人带去爱!

  (板心形:爱)

  结束语:

  最后,让我们一起满怀觉悟地诵读一首诗,让我们在诗中结束我们的一堂课。

  (配乐)

  附诗一首(材料2):

  献给我的父母

  我在春天赞美百花齐放

  我在秋天歌颂秋的收获

  在感恩节里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儿行千里母担忧

  我的眼里满是泪水

  我要带给我的父母深深的祝福

  现代教育讲求课程资源的整合,本课尝试了利用课前阅读(材料1)和课后感悟读(材料2),适时进行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因为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生动的图像、动听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自然而然将学生带入情境,从而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欲望,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猜你感兴趣:

1.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可贵的沉默课文

2.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可贵的沉默课文

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词语盘点

4.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

5.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同步练习题

6.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7.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

8.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七课可贵的沉默词语盘点

3249708